负压采血管在门诊实验室检查中的应用
2013-11-11丁传玉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门护组安徽马鞍山243000
丁传玉(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门护组,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为了解健康,协助诊断,抽血实验室检查在门诊就诊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代人对健康非常重视,定期进行体检的人较多。传统抽血方法是用5 ml和10 ml一次性注射器,受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和针筒的影响,造成护士对穿刺部位静脉血管把握不准,易发生穿刺失败或血流中断,使采集的血标本不足或重复性穿刺[1]。每例采血所需时间长,标本不合格重新采集,易造成操作者及操作台被污染。从2009年7月起门诊采血窗口采用负压采血管采血,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1年7月每天8:30~9:30之间需采血实验室检查者520例,其中男300例,女220例,年龄7~78岁。将采血者随机分为注射器组和负压采血管组,两组实验室检查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注射器采血采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及开放式玻璃管;负压采血管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组成,静脉采血针带有瓶塞穿刺针套,中间为软管。
1.2.2 采血方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与开放式玻璃试管进行采血,采血者为15年以上主管护师,采血部位在左右肘部浅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采血后卸下针头,根据需要分别注入抗凝管和普通管中,试验组采用负压采血管和一次性双针头采血针,一端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将带有保护针套的针头插入所需的负压抗凝管和负压普通管中,血液因负压作用,自动匀速流入试管中。
1.3 观察指标:①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过程顺利,采血量足够,反之因各种原因需再次穿刺者均为不成功;②平均每例采血所需时间,负压采血管采血从静脉穿刺进针开始到拔出采血针为止,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时间从静脉穿刺进针开始到注射器内血液全部注入试管为止;③标本不合格,因采血量不够、出现溶血、标本翻到等需重新采血;④操作台及操作者有无血液污染。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采血方式的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采血方式的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采血方式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比较:负压采血管平均所需时间(15±3)s,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平均每例所需时间(30±3)s。
3 讨论
负压采血管采血所用的采血针体积较小,类似头皮针,减轻被采血者恐惧感,比较容易接受,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和年轻女性。一次性采血针采用带针柄的7号穿刺针头,因7号针头针梗长,针头斜面大,易穿通血管,减轻了进针阻力,穿刺针的针柄比注射器针筒更容易操作,而且穿刺针连接软体塑料管,所以进针角度很容易增大到60°,据有关文献报道,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增大为60°时,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小,进针压强大,速度快,表皮受损范围小,所以患者在静脉穿刺时感觉无痛或微痛[2]。
负压静脉采血法改变了传统的采血方法,避免采血过程中的推拉挤压,标本原始性不被破坏,避免溶血发生[3]。而注射器采血过程中,如用力过猛,易发生溶血,用力过轻,易凝血堵塞针头;开放玻璃试管不易放置,容易倾倒,增加了标本重新采集的几率,对照组由于溶血、采血量不准确、标本倾倒等使标本重新采集的有27例,重新采集率达10.38%。
负压采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比注射器采血高3.08%,注射器采血穿刺时灵活度差,采血过程中血液不能自动回流,操作者需同时完成进针和回抽动作,操作起来较负压管复杂,从而影响穿刺成功率。
负压采血管采血标本合格率高,负压采血管是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无污染,抽血时血液利用负压自动匀速注入试管,无气泡、无溶血,能够准确定量采集血样,血样与抗凝剂的比例准确,减少溶血现象,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且负压管头盖与试管组成封闭系统,便于运输、保存,可防止试管翻倒。
负压采血管具有简便、节时的特点。负压采血管平均所需时间(15±3)s,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平均每例所需时间(30±3)s,大大缩短了门诊采血高峰时排队的时间。负压采血管不易造成操作者及操作台污染。负压采血管包装精美,试管上端贴有双层标签,不需另用胶水贴标签,避免了原标本与实验室检查单一旦分离易混淆出错现象发生[3]。
负压采血管与注射器采血相比,具有干净、安全、简单、快捷、准确、可靠,减轻患者恐惧与疼痛、利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提高了实验数据的精确性,避免了抽血所引起的院内感染,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医务人员,对门诊采血及住院患者采血都值得推广使用。
[1] 廖春红.采集动脉血标本使用不同型号注射器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33(1):75.
[2] 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2):356.
[3] 刘金华,刘存湘,冯传秀.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