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连续弯箱梁桥的设计与分析

2013-11-09

山西建筑 2013年24期
关键词:新联梁桥纵梁

邓 涛

(长沙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湖南长沙 4101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路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也逐年增加,受地形影响的山区高速公路;受线形、现有城区构造物影响的城区高架路、立体式交叉等等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曲线梁桥相比于直线桥来说,对地形、地貌、现有构造物以及建设空间的适应性较强,能满足复杂的建设条件下线形的需求,同时,曲线梁桥还具有弧线优美、行车平顺、外观流畅明快、意境生动等美学价值,因此,在现有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

曲线梁桥虽具有以上优点,但由于这种桥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建设初期经验的缺乏,造成已建成通车的部分曲线桥梁发生了许多病害,如:内侧支座脱空;梁端向弯道外侧“爬移”;伸缩缝变形不均;梁体水平向变位使支座上下钢板错位;局部裂缝超过允许值等等。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东沙至新联高速公路新联互通D匝道桥的一段曲线梁桥的计算和设计过程,介绍了一些弯梁桥设计中常用的改善弯梁桥结构受力的方案,并验证了这些解决方案在弯箱梁桥设计应用中的有效性。

1 项目概况

新联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广州东沙至新联高速公路第S16标段中的项目,含A,B,C,D匝道桥及上跨主线桥,本文对平面半径最小的D匝道桥进行计算分析。该桥为21 m+36 m+21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面宽度为10.5 m,单箱单室,平面位于R=145 m圆曲线上,桥面横坡为6%;桥面纵坡为R=1 600 m的凸曲线上。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抗震等级按7度设防。

2 上部结构

新联互通D匝道箱梁采用C50,桥梁位于R=145 m圆曲线上。桥面布置:0.5 m(防撞栏杆)+9.5 m(行车道)+0.5 m(防撞栏杆),总宽10.5 m。箱梁为单箱单室(见图1),箱梁顶板为28 cm,底板为26 cm,中心位置梁高2 m,腹板宽为55 cm,桥面横坡通过调整腹板高度来完成。桥面铺装采用10 cm厚沥青混凝土。下部桥墩采用方柱墩配承台及桩基础,桥台采用双柱式台配桩基础。各墩台支座均为双支座,其中墩柱处支座间距为2.5 m,桥台处支座间距为4.5 m,墩柱偏心20 cm。

3 计算模型

本桥的上部结构计算采用《桥梁博士》V3.0程序的梁格法模块进行计算。根据20.92 m+36 m+20.92 m曲线连续箱梁,用空间梁格法进行有限元模拟。按照梁格网格的划分原则,纵梁单元划分(共52 个单元,1.42 m+50 ×1.5 m+1.42 m),2 根纵梁,横向间距4.95 m。纵梁单元编号1~104:纵梁1(1~52)、纵梁2(53~104)。横梁:53根横梁,纵向间距(1.42 m+50×1.5 m+1.42 m);横梁单元编号105 ~165。

梁格划分如图2,图3所示。

4 施工过程及预应力

箱梁施工采用分段浇筑。每段箱梁顺桥向一次浇筑完毕,沿梁高可分两至三次浇筑,先底板及腹板根部,再腹板和顶板及翼缘板,但墩顶横梁应一次浇筑。箱梁接段之间接缝及每段箱梁分层浇筑缝都应按施工缝处理。所有预应力束张拉都需在支架上进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张拉,张拉需上下左右均匀对称进行,张拉完后马上对孔道进行灌浆。该段梁全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方可拆卸支架。

纵向预应力束在逐孔设置支架现浇时预埋并张拉,顶板在腹板处采用12φs15.24 mm钢绞线,底板在腹板处采用12φs15.24 mm钢绞线,通束用连接器连长,短索采用5φs15.24 mm钢绞线,箱梁无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控制应力0.75fpk。

5 针对弯箱梁结构特点采取的措施

1)考虑到内侧腹板较低,外侧腹板较高。同时桥梁运行时,主梁内侧将有翘曲趋势。因此,本次设计考虑调整内外侧腹板预应力钢束的重心位置。将内侧腹板预应力钢束重心位置竖向上调,经过多次试算,两侧重心高差为11 cm。曲线梁内外侧腹板形成反向扭矩,构成预应力应力的预偏心,以求在配筋设计方面尽量抵消结构的扭矩效应。

2)将原设计独柱单支座改为独柱双支座,两支座间距为3.5 m。双支座形成抗扭型支撑,将上部结构内外荷载引起的扭矩向下部结构进行传递,减小曲线梁梁体受扭对上下部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

3)由于曲线梁存在较大扭矩,通常存在外梁超载,内梁卸载,造成内外侧支点反力相差很大,当活载偏载比较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内侧支座脱空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调整支座的中心的偏心值,改善主梁受力。本桥将下部结构支座中心线沿弯梁横梁方向向外侧平移20 cm。

6 计算结果

按照以上三点改善方案计算结果汇总如下:

1)承载能力阶段应力计算结果见表1,承载力极限状态见图4。

2)使用阶段正应力组合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使用阶段主应力分析:本桥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内梁最大主拉应力为-0.92 MPa,外梁最大主拉应力为-0.84 MPa。

表1 承载力极限状态桥梁内力与抗力 kN·m

4)支撑反力结果:箱梁墩台处支撑处均往曲线外侧设置20 cm偏心,桥台处支座内外侧反力分别为1 820 kN和1 630 kN,桥墩处支座内外侧反力为5 730 kN和5 050 kN(见图5)。

本桥通过调整箱梁内外侧腹板预应力重心位置、改单支座为双支座、修改支座中心与桥梁中心线之间偏心距离等等措施,所得以上计算结果,内外梁的内力,应力,支撑反力结果相差不大,证明这几项调整是有效而且必要的。

7 结语

曲线梁桥由于本身结构受力的特殊性,较同等跨径的直线梁桥要复杂,主要是因为主梁与受力支撑无法与结构支撑点位于一条直线上,曲线梁的受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弯—扭”耦合作用。因此要在设计和计算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东新路新联互通桥设计计算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可以作为同类桥梁设计的参考。

[1]姚玲森.曲线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3]邵容光.混凝土弯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4]孙广华.曲线梁桥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新联梁桥纵梁
一种辅助机构在汽车纵梁冲压自动化中的应用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新联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新联小学作品集1
重型汽车纵梁翻转工装的设计
拼宽后空心板梁桥收缩徐变分析及验算
基于Dynaform地板纵梁回弹解决方案
丰顺供电局给新联村送来“光明”
某跨海连续梁桥隔震研究
π型钢板应用于板梁桥加固的非线性研究
抑制汽车纵梁弯曲回弹的弯曲模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