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锥形束CT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2013-11-09夏东彬牛志青张宗德
夏东彬,牛志青,张宗德,赵 昊
(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河南 南阳473013)
茎突综合征,又称茎突过长征或Eagle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的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1]。过去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摄茎突正侧位和曲面体层片,但因茎突和周围骨质重叠,难以清楚显示茎突及茎突全长和形态。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利用三维重建和MPR,可以清楚观察茎突的形态,并精确测量其长度。我院对茎突采用CBCT扫描,测量其长度,结果表明CBCT对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其中女31例,男24例;年龄23~68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单纯咽部疼痛13例;同时伴有咽部异物感12例,伴有反射性耳痛8例,伴有头颈部转动不利或头痛5例,伴扁桃体发炎或类似于咽喉炎7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卡瓦公司的CBCT机,患者取坐位,行三维(360°全方位)锥形束扫描;扫描基准线与牙合平面平行;FOV 14cm×8.5cm;高分辨力重建;重建容积14cm×8.5cm;获取时间8.9s;扫描参数:5mA,120kV;双侧茎突同时测量长度,即从茎突基底部至尖部的骨性距离。
2 结果
55例均清晰显示茎突,茎突长度1.6~6cm,其中43例58侧茎突>2.5cm,最长6cm。34例中,两侧过长15例(见图1~3),一侧过长28例。长度在2.5~3cm有28侧、3~4cm有14侧、4~5cm有11侧、5~6cm有5侧。其中25例行手术切除,术后对比实际长度与测量长度,最大误差为0.2cm。
3 讨论
3.1 茎突属颞骨一部分,起于颞骨下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其尖部通常位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和咽神经位于其内侧[2]。所以,茎突的长度、方位异常刺激周围血管神经,是造成临床症状主要因素。普遍认为茎突的长度为2.5cm,人群中4%~28%超过这个长度。据报道[3]当茎突长度超过4cm时,产生症状的可能性为73%,双侧茎突过长较多见,但双侧有症状较少见。本组55例中,43例茎突长度超过2.5cm,25例有较重临床症状,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症状消失。
3.2 通常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X线平片(茎突正侧位片和曲面体层片)。曲面体层片是颌面部X线检查的常规手段,能清楚显示茎突影像,因其影像放大率的关系,无法测量茎突长度。茎突因其位置特殊,传统X线平片投照时可引起影像放大和扭曲,以及茎突和周围骨质重叠,不能清晰显示茎突的全貌,使得茎突长度测量的准确性受到限制,影响该病的正确诊断。
3.3 CBCT与MSCT的最大区别在于MSCT的投影数据是一维的,重建后的图像数据是二维的,重组的三维图像是连续多个二维切片堆积而成的,其图像金属伪影较重[4-5]。而 CBCT采用锥形束 X射线,在单次扫描获得完整图像,从而获得颌面部三维数字图像信息。CBCT数据可在初次重建获得的轴位图像上行多向、MPR(见图1)及曲面断层(见图2)或三维重建(见图3)。除去茎突周围组织影像干扰,仅保留茎突影像,立体显示茎突长度、粗细和方向,既能显示茎突本身,又能显示茎突舌骨韧带的钙化。利用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可清晰观察茎突过长的立体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路径的选择。
3.4 CBCT具有以下优势:扫描范围灵活(可以扫描特定的诊断区域,也可以扫描全部的颅面部);图像精度高(与被投照物之间比例为1:1);进行实际测量扫描时间短(一般为8.9~24s);辐射剂量小(约为普通CT的1/40);空间分辨率高(最高达0.075mm)。
总之,CBCT重建能清楚、直观地显示茎突在三维空间的全貌,准确地测量其长度、角度,以及反映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是目前诊断茎突综合征准确、理想的检查方法。
图1 ~3 同一患者,男,42岁,双侧茎突过长综合征 图1 矢状面显示右侧茎突的全貌 图2 曲面体层片显示双侧茎突形态,右侧长49.42mm,左侧长58.12mm 图3 三维成像立体显示右侧茎突形态
[1]Beder E,Ozgursoy OB,Karatayli Ozgursoy S,et al.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surgical treatment for Eagle's syndrome[J].Ear Nose Throat J,2006,85:443-445.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7-418.
[3]吴运堂.口腔颌面骨疾病临床影像诊断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500-501.
[4]刘新田,裴爱国,亓立勇.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3):270-271.
[5]何展飞,黄德华,邢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