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6所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11-09仇慧钰
仇慧钰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合肥市第九中学、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合肥市第十七中学、合肥市第二中学、合肥市第三中学、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6所普通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相关因素进行调研。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超星图书馆、博硕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上的资料;检视学校体育相关的工作文献和资料等,奠定理论基础,保障课题研究走向真理深处。
1.2.2 问卷调查法 每所高中操场对参加活动的学生随即抽取200人,共计1 20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1 200份,剔除不合格179份,有效问卷1 021份,其中男生542份,女生479份。通过问卷调查广泛了解合肥市区普通高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及在校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及做法,以使本项研究更加科学、严谨。
1.2.3 访谈法 在获得6所高中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从事研究学校体育教学的专家以及从事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及管理的学者进行访谈,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专家指导意见相结合,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4 数理统计法 针对本研究相关调查问卷的数据以及有关量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运用Spss 11.0等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2.1.1 项目现状 男女有别,表 1 显示了选择不同项目的男生与女生的比例差异,参与阳光体育运动选择篮球的人数比例最高,其次是羽毛球,再次是长跑、乒乓球、足球和其他,最后是武术、健美操、排球和网球。调查显示,各校高中生的体育兴趣与所选择的项目多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以及教学内容相关。说明学校的场地设施和教学内容的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体育兴趣的选择范围和终身体育项目的养成。
同时,U 检验显示,在武术、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项目上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U<0.01),排球上更为显著(U<0.05)。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对抗性相对小些的项目适合女生活动,而且女生对形体有着一定的锻炼需求,这就使得选择健美操的比例相对男生高出很多,而男生对篮球、足球和武术等对抗性较强或运动量较大的项目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与需求。
2.1.2 场地器材现状 统计表明,在所调查的6所中学中,有1所学校拥有400m田径场,没有学校拥有300m田径场,有5所学校拥有200m田径场;平均每所学校拥有3.17块篮球场、1块足球场、1.33块排球场、6.5个乒乓球台、0座体育馆、平均每所学校拥有81.7个篮球、90个足球、71.5个排球、61付乒乓球拍、66.67块体操垫、跳绳121.67根、跳高架1.5付、跨栏架40个;被调查的6所学校共有234个教学班,平均每所学校拥有39个教学班,按每周5天正常的教学每个年级每节课同时应该有3个班级进行体育教学。通过合理的安排合肥市6所普通高中学校,场地器材能基本满足体育课的教学需要,重点高中的场地器材相对充足一些,但都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各校体育场馆设施的配套建设,如体操房、体育馆、排球场等已成为制约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因素。
表1 6所高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情况表
2.1.3 评价标准与实施现状 合肥市6所高中自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校都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和要求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标准。在被调查的6所普通高中学校都拥有1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其中拥有6万元测试仪器的有3所学校,其他的学校为3万元的测试仪器。由于各个学校只拥有1套仪器,使用过度频繁,维护保养工作跟不上,导致部分仪器损坏、灵敏度降低或不能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学生测试的场所面积较小。同时通过访问得知,合肥市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的体质近3年来已普遍提高,其中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为96%,良好率为79%,优秀率为33%,各个学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都能准时上报。对测试不合格的同学,有2所学校进行短期练习后给予补考一次,其他学校不做要求。测试的组织等工作均由教师自己来进行。因而,调查发现这些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2.2 各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2.2.1 主观问题 首先,从领导重视度来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在合肥市得到的应有的重视。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各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的重视,导致影响难以真正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其次,从教师水平上看,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校有关体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体育教师来展开的。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的认识程度深浅、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教学水平高低都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各校的贯彻和落实。通过调查得知,6所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中,有74%左右为大学本科,24%为专科,2%为研究生学历。以上资料显示,教师的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年龄层次也高低不等,所受的教育和教学理念也各不相同。这就直接造成了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内涵的理解有深、有浅,在贯彻执行的时候会因这些不足影响和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最后,从学生认识角度上看,阳光体育运动内容的制定是以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最终目的,它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但是,受高考的压力,部分青少年学生依然不重视课外体育锻炼,不能认真主动地参加课外活动。这一因素的存在也影响和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得以有效开展。
2.2.2 客观问题 近年来,虽然合肥市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设施,但招生规模扩大与体育场馆的建造比较不相吻合的矛盾仍然突出,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无形中成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瓶颈。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也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先决条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场馆、设施的依赖性很大,没有了场馆和器材的保证,学校健康教学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更是很难实现了。调查显示,6所高中体育设施均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项目开展的也不是很完整,课外活动组织不完善也是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锻炼重要因素之一,限制了对阳光体育的广泛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合肥市普通高中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已全面启动,但还存在着领导重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
3.1.2 从调研显示,阳光体育运动经费投入不足且单一。
3.1.3 体育场地器材能满足体育课教学的需要,但是难以满足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且校内外缺乏联系缺少互动。
3.1.4 合肥市6所高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阳光体育运动,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频数相对较低,锻炼时间较短,与每天锻炼1小时还有一定差距,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3.1.5 影响合肥市普通高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占有比例较高的依次是学习负担过重、缺少场地器材、无空闲时间、缺少运动伙伴、缺乏运动指导等,男、女生在阳光体育运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女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态度和参与状况不容乐观。
3.2 对 策
3.2.1 合肥市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出对应的对策,根据各校的实施情况推广经验、总结教训。引导各校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当成一件重大的事件来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3.2.2 体育锻炼器材、设施、体育场地等是学生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物理基础,为了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广泛的开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锻炼设施的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优美、健康、阳光、安全的锻炼环境。
3.2.3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合理组织教学形式、科学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水平,调动和激发学生愿意学、开心练的热情,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阳光体育文化风尚。
[1]李爱民,刘欣然,黄玲.对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4):500-502.
[2]周志俊,周坤.安徽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73.
[3]周光耀,代江.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阳光体育运动[J].知识经济,2007(8):177-178.
[4]梁立启,栗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探蹊[J].运动,2011(9):100-101,103.
[5]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17-19.
[6]赵欢春.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15-17.
[7]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2007(6):81-83.
[8]赵昀.成都市中小学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与期望调研[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9]刘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1(2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