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训练与提高
2013-11-09黄志诚
黄志诚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3)
1 心理坚韧性训练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重要意义
心理坚韧性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心理技能,是其比赛获胜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许多专家认为,心理坚韧性是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特质,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心理健康维度,如 Bowe(1994)认为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包括竞赛特质焦虑、特质自信心、专注力、心理准备技巧、成就动机水平和领导技能 6 种因素;Golby(2004)认为,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强的个体行为特征主要有:无论面对怎样的运动情境,都能保持高度的专注;能忍受生理的伤痛;积极自律;追求完美与既定目标;高度自信心;比赛时拥有坚强的求胜意志;有较强的抗压能力等。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指标优于常人,如 Gould(1987)等人通过访谈101位大学摔跤教练发现,有 82%的教练认为导致摔跤运动员成功的最重要心理特征是心理坚韧性,并推测心理坚韧性和运动员的自我效能和动机水平有关;Dong sung与 Kang-Hun(1994)借用《Mental Toughness Test》(心理坚韧性测试)探讨优秀和非优秀女性运动员在心理坚韧性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在自信心、觉醒控制和正向能量上有显着性差异,优秀运动员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坚韧性。Jones 与Hanton 等人(2002)对10 位优秀奥运选手访谈认为,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就是拥有一种自然或发展而来的心理优势,能够适应运动情境中的种种需求,特别是在反映维持决心、专注、自信以及对压力的自我控制上。李静、刘贺(2009)的研究表明,越是艰苦的运动训练,或越是激烈的竞技比赛,对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要求就越高。
如上研究成果表明了心理坚韧性对运动员心理素质与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而言,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期,负面的心理应激以及错误的价值导向,容易造成青少年运动员在心理、认知等方面的扭曲,从而导致心理稳定性和坚韧性的下降;另一方面,目前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过分溺爱、娇宠子女的现象,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意志薄弱,导致他们既缺乏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的坚韧精神,又缺少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外,我国各级运动队训练目前普遍存在着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忽视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训练的现象,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发展,弱化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抗压承受能力和疏导调节能力。
鉴于如上因素的影响,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对于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群体的竞技比赛能力,具有迫切而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心理坚韧性训练方法简介
从多年带队训练与比赛的实践中,笔者意识到了加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坚韧性训练的重要意义。因此,从2012年7月起,笔者与教练组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心理坚韧性训练材料,结合队伍的特点,制订了一套完整的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坚韧性训练方案。
2.1 队伍情况简介
目前,笔者所在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跆拳道队共有教练员3名,运动员30名。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16岁;60%的运动员训练的年限在2年左右;参加过市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21名,参加过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16名。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文化课学习+专业课训练,其中,上午为文化课学习时间,下午为专业训练时间,时长为4课时,每课时1小时。
2.2 心理坚韧性训练方法及训练课程简介
2.2.1 心理坚韧性训练方法 教练组对心理坚韧性训练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并对心理坚韧性在理论和实践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探讨,通过平时的训练,总结出如下几种心理坚韧性训练方法。
(1)专注力训练。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脆弱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受外界的不当应激影响后,产生了错误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待,如外界舆论对于个人成绩的评价、队员之间的人际不协调等,都有可能造成运动员的心理失衡,因此,加强运动员的专注力训练,可以有效规避不良应激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扭曲。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一位运动员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皮层其余区域就会或浅或深地处于抑制状态,注意力就愈集中。通过专注力训练,运动员对于训练和比赛的专注度显著提升,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忐忑不安、紧张、怯场等现象得到明显地抑制。
(2)自我暗示与自我谈话训练。自我谈话与自我暗示是心理技能训练的一种,通过自我谈话与自我暗示,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自我内驱力与平衡力。其中,自我谈话包含认知功能和动机功能,认知功能帮助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和策略,动机功能,帮助运动员控制唤醒水平、放松、集中注意、降低焦虑、保持信心等。在训练和比赛前、中、后,教练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谈话与自我暗示,增强内心的驱动力与平衡力,更好地应对外界压力与挫折的影响。
表1 心理坚韧性训练课程
(3)放松训练。训练强度的过载,是运动员产生生理疲劳并进而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实际训练比赛中,要注意通过放松训练,使用多种放松方法帮助运动员实现劳逸结合。经过实验证明,放松训练能够有效地减缓和提高兴奋度,改变肌肉紧张强度,消除疲劳,还能控制人的心理稳定状态。在训练过程中,教练组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如下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放松训练、肌肉放松方法、腹式呼吸导引放松训练、自我暗示放松训练、音乐调节放松训练。
(4)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对运动情景的扩容,包含着运动员可能面临的各种情景,如被动情景、优势情景、伤病情景等。通过模拟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在各种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情绪,以适应各种训练和比赛环境,促进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和认识能力,提升对多种情景的容忍度与适应度,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例如,可让运动员在平分、落后、领先、裁判偏袒对手、观众倾向对手等情境下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培养队员正确应对比赛过程中的外界因素,获得稳定的心理状态,提升技战术释放水平。
2.2.2 心理坚韧性训练课程 通过对多种坚韧性训练方法的借鉴、综合与改进,笔者所在教练组制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训练课程。系列课程共持续进行20周,每周在训练中穿插实施2堂心理坚韧性训练课,总课程长度为160课时。每堂课的具体安排为如表1所示。
除了课程的实施外,教练组对于心理素质较为薄弱的运动员,进行了1对1的跟踪辅导,通过对其在训练、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和运动员家长的沟通,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1对1访谈,力求实现队伍整体的成长。
表2 不同性别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表2 不同性别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性别 人数 积极性 抗压性 耐痛性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男女T sig 16 14 26.94±2.86*22.85±3.10**87.72±7.43*43.20±4.82 27.42±2.84*23.43±3.06**88.20±7.37*43.22±4.85 3.12±0.41 3.65±0.33 2.21 0.041 3.40±0.38 3.81±0.31 2.131 0.047 4.21±0.36 3.87±0.21 2.64 0.006 4.22±0.28 4.07±0.51 2.71 0.007
2.3 实施课程前后运动员心理坚韧性比较分析
在系列课程实施前后,为了检验课程的实际效果,教练组借鉴了心理坚韧性的测评工具,对实施课程前后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指标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具体的测评过程如下。
2.3.1 测评工具 使用台湾学者黄崇儒先生编制的特质运动心理坚韧性量表(Trait Mental Toughness Inventory for Sport;TMTIS)。该量表分为3个维度:(1)积极性,指运动员在艰苦的训练情境中,积极进步、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在比赛时拼命追求胜利和荣誉的态度。共16个题目,如“比赛时不管输赢,我都会奋战到底”。(2)抗压性,指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遇到有压力的情境,可以有效处理的能力。共11 个题目,如“比赛时如果觉得压力很大,我还是会很专心”。(3)耐痛性,指运动员在感觉到身体状况不佳或是体力上不堪负荷时,可以忍受下来的能力。共5 个题目,如“比赛时候如果受了轻伤,我会忍住伤痛、坚持下来”。采用Likert(利克特)5 点计分方式,从1分(非常不同意)到5 分(非常同意)。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运动心理坚韧性越强。
2.3.2 测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课程实施前与课程实施后,实施2次问卷调查与收集,并对2次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调查方法是让所有运动员集体统一参加测试,通过教练员解释与问卷指导语结合的方式,指导被试者填答问卷。课程实施前的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课程实施后的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2.3.3 测评结果 测评从性别、年龄与训练年限3个层面分别进行,对课程实施前后青少年心理坚韧性的提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从性别层面看,在课程实施前后,男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与抗压性均弱于女运动员,而耐痛性则强于女运动员。课程实施后,男女运动员在积极性、抗压性和耐痛性3个维度上,都有了提高,其中积极性的提高最为显著,而耐痛性的提高则较不明显。(表2)
表3 不同年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表3 不同年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年龄 人数 积极性 抗压性 耐痛性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13~14 15~16 F sig 12 18 3.32±0.44 3.92±0.32 3.34 0.009 4.11±0.47 4.17±0.36 3.98 0.014 3.21±0.47 3.45±0.23 5.09 0.063 3.52±0.28 3.81±0.41 4.87 0.085 3.93±0.46 4.37±0.38 0.689 0.371 4.12±0.26 4.48±0.33 0.924 0.426
表4 不同训练年限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表4 不同训练年限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后心理坚韧性得分(±s)比较
年龄 人数 积极性 抗压性 耐痛性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前 训练后1年以下1~2 3~4 F sig 7 19 4 4.17±0.33 4.48±0.25 4.08±0.43 2.92 0.064 4.22±0.14 4.62±0.36 4.31±0.16 3.25 0.031 3.01±0.32 3.55±0.21 3.83±0.17 3.89 0.003 3.44±0.35 3.81±0.31 3.94±0.12 2.33 0.007 3.52±0.43 4.27±0.16 4.47±0.21 5.84 0.026 3.92±0.41 4.46±0.26 4.11±0.26 5.02 0.047
从年龄的层面来看,年龄大的运动员在积极性、抗压性、耐痛性3方面都高于年龄小的运动员。课程实施后,2个年龄组的学院在3个维度的指标上都有了提升。其中,13 ~ 14岁年龄组的运动员在积极性维度上提高最为明显;而15 ~ 16岁年龄组的运动员在抗压性维度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3)
从训练年限的维度来看,训练年限在1年以下的运动员和训练年限为1 ~ 2年的运动员,在课程实施前后,3个维度指标的得分均有了增长,而训练年限为3 ~ 4年的运动员,其积极性与抗压性在课程实施前后有了增长,但是其耐痛性维度的得分下降。(表4)
3 教练员在心理坚韧性训练中的角色分析
3.1 调整执教风格,建立合理的心理距离
教练员的执教风格,对于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培养具有重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教练员与运动员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如果“心理距离”过远,彼此会显得冷漠,产生误会,严重影响运动队各方面的工作。如果“心理距离”过近,教练员可能会丧失权威、尊严和号召感。因此,教练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队的教练员,应该调整自己的执教风格,与运动员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心理距离。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教练员的执教风格可以分为权威领导式、放任领导式与民主领导式3种。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知觉到的教练员权威行为和放任行为越多,其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心理适应能力越差;相反,青少年运动员知觉到教练员的民主行为越多,其心理压力就越小,心理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教练员通过建立民主领导式的执教风格,与运动员在训练中、生活中更多地进行“亲和的”“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有助于与运动员建立起更为合理的沟通机制和心理距离,帮助运动员疏导内心、调节情绪,从而提高运动员对内外部不良应激的抵抗能力。
3.2 转变执教态度,以运动员的全面成长为目标
研究指出,由于现有培养机制的影响,地方体校大多采取与青少年运动员实际不相符合的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手段,以拔苗助长的形式追求短期效应与金牌效应。青少年运动员经受着超负荷的体能训练,或许会在短期内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忍受着由此带来的身体上、心理上的创伤。生理性的损伤与强烈的身体不适感,都会对尚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形成极大的障碍,也必然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将来可能达到的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此外,不同训练年限的青少年运动员在积极奋斗、抗压性及忍受伤痛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呈现出训练年限越长,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奋斗心理越弱,忍受伤痛和抗压能力越强的趋势。不科学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强度,将会导致青少年运动员过早地失去进取心,从而导致心理坚韧性的急剧下降。因此,对于尚处于运动生涯初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应该更加关注其全面的发展,除了运动成绩,其心理水平、认知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也应该成为教练员关注的对象,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大强度训练来提升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不追求短期的成绩效应,而是以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竞技生涯为依据,按照其所处的训练阶段,为其设计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设立符合实际的训练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为其身心的全面成长打好基础,才能够为其今后的成长提供挖掘潜力的可能。
[1]Hardy.J., Hall.C.R.& Hardy.L.A note on athletes' use of self ' talk.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04(16).
[2]李静,刘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9(5):83-86.
[3]黄崇儒.运动心理坚韧性概念的建构与测量[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4.
[4]王锋.激发优秀运动员比赛和训练动机的方法的访谈研究[J].现代阅读,2012(10):61-66.
[5]陈麒.教练员领导方式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615-616.
[6]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