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术”学习在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证研究
2013-11-08李波,陈阳,吴明
李 波,陈 阳,吴 明
(1.南京大学 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2.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0;3.南京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93)
“语言技术”学习在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证研究
李 波1,陈 阳2,吴 明3
(1.南京大学 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2.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0;3.南京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93)
语言与思维、行动有着紧密联系,在体育特殊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将有助于特殊群体学生科学的思维和行动,研究主要从“语言技术”训练的三个方面:师生对话的技术、说明及解释的技术、语言读解及分析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实际应用的方法,认为科学的“语言技术”学习可以培养特殊群体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体育特殊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语言技术;特殊群体学生;实证研究
0 前 言
体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是围绕运动技术的“教和学”的过程,所以当谈到“技术”时,我们都会联想到运动技术。当谈到语言时,我们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作为“教”的主体──教师,也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有关语言表达、运用、交流的能力。但是,对于特殊群体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会因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地完成运动技术的学习。那么,如何能让特殊群体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懂得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掌握技术、理解技术,并通过体育实践,加深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交流互助能力。在此,本研究提出了“语言技术”学习的概念,这似乎不应该是体育教学的范畴,但实际上它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正确自我评价、建立自信、融入集体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南京大学保健班乒乓球专项课学生(28名,均为男性)。
1.2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8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时间:18周。
实验方法:由同一名教师采用统一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三段式”语言技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8周后,由专门教师对两个班统一进行四项技术测试。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8.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所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语言的定义
《辞海·语言文字分册》对语言作了全面的概括:“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从语言的定义可以看出,一方面,语言已经不是简单的沟通工具,而是能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表达意愿、传递思想、建立理解、引起共鸣的复杂工具;另一方面,因为思维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特定的语言训练,可以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这对于生活、学习及工作都是有益的。
斯皮尔金说:“思维不只有认识上的目的,而且还有交际上的目的。它借助语言来实现这种目的。思维的这种双重目的体现在语言的双重职能中。”不仅思维有着双重职能,语言也有着双重职能。语言即有思维的功能,又有表达的功能。语言的结构反映了思维的类型和过程,从这一点来说,语言技巧的运用既受着思维的制约,又反作用于思维。
因此,如果说体育教师的语言是以学生为交流对象,以教育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为目的而采用的语言形式。那么,对于特殊群体学生而言,学生语言则是以教师、学生乃至自己作为交流对象,以学习体育知识、建立合理交流、形成体育思维而采用的以口头语言为主的广义语言形式。
2.2学生语言的类型
学生语言的类型主要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又分为学生的物体语言、体势语言、时空语言等。
学生的有声语言根据使用词语的情况,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但书面语在体育教学实际中应用较少,因此,在本文中讨论的有声语言主要是学生的口语。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体育技战术知识,针对所学实际内容,有意识采取的口头语言表达。
学生物体语言是指只有表义作用的随身携带的物品,如学生的服装、所持器材等。这些物品没有直接参与表义,但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体育课或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因此,即有一般物品的应用价值,又有语言的表义功能。
学生时空语言就是利用时间和空间因素来辅助表情达意的一种暗示性的语言。时间语言表达某种态度,可以调节师生之间关系的亲疏,空间语言显示某种关系,可以调整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
学生的体势语言就是利用人的姿态、手势等来辅助表情达意的一种人体语言。也称为动作语言。
对学生无声语言的进行分类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体育的教与学都和人体发生着紧密联系,或者说必须在人体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体势语言是学生语言中最重要的辅助语言。因此,学生的物体语言和时空语言在本文中将不作研究。
通过对学生语言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以实践为主的特点,本文将以学生有声语言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辅之以无声语言(体势语言)的研究和分析。
对于学生语言的分类,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语言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但无论如何划分,学生语言的主体必须是特殊群体学生,客体则可以是教师、同学或者自己本身,其目的必须是以有利于知识掌握、有效地建立科学思维为宗旨。
2.3语言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作用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能动地认识反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根据思维媒介的不同形态,思维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客观的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
具体形象思维,又称表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并在想像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
以上两种思维方式可以说在体育的技战术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教师示范、观看录像、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直观感受技战术的要领、结构,在形成直观动作思维的基础上,对体育技战术(客观事物)的表象进一步内化和改造,从而使体育技战术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就表现在新形成的表象和表象的组合中,由此建立个体的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这种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学生语言在这三种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进行直观动作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时语言不一定参与,所以称为非语言思维。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时不能离开语言,所以称语言思维。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儿,能够对事物进行初步概括归类,其实就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因为没有语言能力,当然就谈不上有语言思维了。但一个人只有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才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思维,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抽象思维都起着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本文所说的思维主要指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必须使自己的思维达到高度的抽象,从而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得到巨大的发展。科学理性的思维是我们认知客观世界的前提和保障,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用声音把思维固定下来,再现出来,同时又加工改造着思维。思维在获得语言表现之前,具有非线性和非离散性的特点,无法明确地、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也无法分解成一个个明晰的单位。语言遵循线性原则,用声音组成的词语把原来非离散的思维层层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并用语法把这些单位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固定、展现和改造了思维。上一次思维活动的成果经语言固定后又成为下一次思维活动的起点。如此往复,以至无穷,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就不断地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特殊群体学生在执行其语言功能时必须同时加工和表征各种体育信息,必须处理支配用于表达行为者和体育实践的各种信息,决定信息的顺序及连接方式。学生语言强化了构成认知活动基础和过程的多重性,以及完成了许多过程同时进行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特殊群体学生不能有效进行运动实践的不足,因此,语言是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科学思维的重要而有效的工具,在体育技战术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思维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
3 何谓“语言技术”学习
我们在技术教学时,都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技术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让他做技术示范没有问题,但让他给同学进行讲解时就会很枯燥,或者不得要领;当然技术掌握得不好的学生在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则更加不准确,甚至无法表达。但是,如果一位学生能很好地用语言对所学技术进行表达,那么他在技术学习时往往事半功倍,效果非常明显。相比较技术好,但不能用语言进行准确表达的学生和技术和语言能力都较强的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后者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轻松。
另外的现象是:在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时,对于“引拍”技术,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手臂直接向后引出,身体并不转动;或者手臂引出后,身体转动,但重心并不移动;或者手臂引出的方向不正确。上述例子说明,学生如果没有接触过特定文化的实践活动(体育运动),那么在初次进行相关概念的解码时就会出现偏差。我们的许多知识是通过语言途径获得的,语言提供并储存了我们的知识。不仅如此,语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认知的取向。这就说明:①语言对运动认知具有特定的引导作用; ②特定文化环境造就的认知制约着语言的意义;③语言和运动认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交叉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关系。
因此,我们将“语言技术”学习引入体育特殊教学中,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语言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有效辅助特殊群体学生理解并学习相关体育知识。按照常规的技术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语言及身体示范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相应的身体练习。身体的互动并不能代替语言的互动,如果只有教师语言信息的输入,而没有学生语言信息的反馈,这种技术学习其实是不完整的。因此,就会造成学生在运动认知上的不全面或不深入,也就容易出现上述的现象。因此,“语言技术”学习就是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语言技术”教育,提高学生运动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及效率的目的。
“语言技术”学习在实际应用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简称“三段式”教学):①师生对话的技术;②说明及解释的技术;③语言读解及分析的技术。
①师生对话的技术。这一技术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特殊群体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或自己的观点进行清晰、完整地表述,并在表述中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提问?从而全面、真实地把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阶段就是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什么”的问题。
②说明及解释的技术。这一技术是让特殊群体学生对自己完成情况或为什么这样做(比如正手攻球技术)进行解释和说明,学会系统地、有层次地整理自己的思路,进而探求其技术原理,正确把握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怎么做”的问题。
③读解及分析的技术。这一技术是让特殊群体学生对所学内容、自己或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理由。通过这一阶段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也就是让学生学会“为什么”的问题。
上述三个内容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合理的形式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学习,“语言技术”教育对于提高特殊群体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十分有益,特别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了解体育作为科学的本质也是十分有益的。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3.1对话技术的训练
对话技术的训练,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也可以在教学间歇进行实施,或者利用理论教学时安排一些内容进行训练。我们先看如下的对话(以正手快攻技术学习为例):
* 教师:击球前你要先完成什么动作?(以右手为例)
* 学生:引拍。
* 教师:谁引拍?
* 学生:我。
* 教师:请用第一人称完整表述。
* 学生:击球前我要完成引拍动作。
* 教师:朝什么方向引拍?
* 学生:后方。
* 教师:请准确表述。
* 学生:右侧后方。
* 教师:引拍时身体要完成什么动作?
* 学生:右转。
* 教师:请准确表述。
* 学生:稍右转。
* 教师:身体重心如何移动?
* 学生:移到右脚。
* 教师:请加上身体动作完整表述。
* 学生:身体右转的同时,重心从两脚之间移动到右脚。
* 教师:请从引拍开始,尝试有条理地进行完整表述。
* 学生:我在击球前,首先向右侧后方引拍,同时身体稍右转,重心从两脚之间移动到右脚,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
* 教师:表述得很好。
上面是对话技术训练在实际应用时的节选(作了适当删减),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进行拓展和深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经过对话技术训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是含糊的、不明确的,表述时多以单词或词组进行回答,往往只针对提问进行回答,而不会将前后问题联系起来一起表述和思考,表现在完成动作时,就是完整的技术被人为地分成几个不相联系的部分。经过对话技术训练的学生,动作技术在经过自己语言进行完整表述之后,在完成动作时会比较自然地将技术与表述联系起来,动作完成比较流畅和自然。
在进行对话技术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尽量让特殊群体学生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②要求用完整语句表述,不能用单词或省略句进行表述。目的是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表述要具体、明确,不用不确定的词语。目的是培养特殊群体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
④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完整表述,而不是部分表述。目的是让特殊群体学生明确学习的主体是什么,抓住主要矛盾,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⑤要求特殊群体学生主动对话并加以拓展,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进行对话技术训练时,难点主要是学生对第一人称进行表述不适应;多以对动作的表象理解进行叙述,而不去探究其本质原因;叙述多不完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述及动作认识就会逐渐统一,训练效果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3.2说明及解释的技术
这一阶段的学习是让特殊群体学生在上一阶段简单陈述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相对合理和科学的解释。这一阶段可以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比如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引拍为何是右侧后方,而不是右侧下方或右侧前方?”、“身体为什么要随引拍一起右转?”、“重心为什么要落在右脚上?”、“拍形为什么要垂直或前倾?”等等。学生则根据提问给出一定的说明和解释,也就是让学生懂得“做什么”的基础上,还要懂得“怎么做”,而不只是一味地模仿。
既然是训练,我们在实施时也就不能想当然地进行,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
“程序”既是事件发展的步骤和次序。在“语言技术”学习之初,按照运动技术完成的时间顺序进行训练比较合适。也就是按照图1所示,第一步是对第一个技术进行解释,第二步则对与之衔接的第二个技术进行解释,同时把两技术的联系进行说明,依此类推,完成整个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图1
比如,引拍技术与击球技术都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按照这一时间序列进行解释的同时,也是学生理清思路的一个过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语言表达不清晰,有思维方面的问题;如果表述的对象错综复杂,在表达者的头脑中又混成一片,说出来的话自然杂乱无章,这样的经验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没想清楚,当然说不清楚。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①把一切需要回答的知识、事实、观点或结论说清楚;注意回答的条理性和要点的排列顺序,要点要解释得充分而且清晰。 ②决不要涉及那些非必要的内容,尤其不允许涉及与所学无关的内容。
前一个注意事项是如何掌握知识的问题,后一条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判断和选择,养成科学的态度。
3.3读解及分析的技术
当特殊群体学生了解了“学什么”、“怎么做”之后,在实际操作时,可能还会出现“架肘”、“球下网”、“攻球无力”、“动作不协调”等问题。而这一阶段的“语言技术”训练,就是要让学生找出问题----寻找原因----给出解释----提出建议----解决问题。这一阶段我们并不一定要求特殊群体学生一定能做出规范的动作,而是让他们能真正理解动作本身。这一阶段的训练则由一系列或若干个“为什么”构成。可以配对、分组或者请学生示范,集体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首先要让特殊群体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其实就是读解的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从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 示范者完成的是什么技术?为什么?
* 这个技术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 这几个部分是如何衔接完成的?为什么?
* 示范者技术是否正确?为什么?
* 如何纠正?为什么?
在观察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提高读解的速度、精度。特别是不能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比如,有的学生在攻球时,攻球次数和速度都还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技术是正确的,当再继续学习复杂技术或提高技术时,不正确的技术就会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能读解出这样的问题,并能进行客观地进行分析。
* 教师:示范者完成的是什么技术?
* 学生:正手攻球技术。
* 教师:是否存在问题?若有,什么问题?为什么?
* 学生: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架肘,因为他两脚平行站立,引拍时上臂直向后拉,肘高、肩高。在正手攻半高球和离身球时击球路线出现错误。
* 教师:如何改进?
* 学生:主要是让肩放松,站位应右脚稍后,身体略右转;引拍时,前臂横摆。还可多打些离身球,让肩部放松。
* 教师:分析得很好。
学生的读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不断加强,对于及时发现技术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图2
图2显示的是学生语言技术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发挥功能的一个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原有的教与学的反馈通道上,“语言技术”学习的增加,使原来的单一反馈通道变成了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反馈通道,增加了信息量,扩大了信息交换的频率,让信息更加及时地得到反馈和交换。关键是通过语言技术训练,信息处理和反馈更加准确,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语言技术教学”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反手推挡球次数统计检验一览表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反手推挡球技评统计检验一览表
经过18周的统一教学后,由一名教师负责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四项测试:1min钟反手推挡球(次数)、/min正手攻球(次数)、反手推挡球技评、正手攻球技评。
从表1看出,1min反手推挡球次数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023,Sig. (2-tailed)=0.981,Pgt;0.0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是本次测试对象是男生,而男生在球性和球感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存在一定的优势,而推挡球技术相对男生而言不是太难,因此,在只规定时间和次数的测试中,这种技术上的差异就得不到充分体现。这个推断通过技评的测试得到了证实(见表2)。表2的数据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技评分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595,Sig. (2-tailed)=0.014,Plt;0.05),说明在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两个班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班要强于对照班。
在1min正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技评两项测试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都存在显著性差异(t=2.394,Sig. (2-tailed)=0.022,Plt;0.05;t=2.366,Sig. (2-tailed)=0.023,Plt;0.05,见表3、表4)。这种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语言技术教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正手攻球技术比较难以掌握,此时仅凭借先前的基础已不能胜任学习的要求,学生自己对于技术环节、技术特点必须有清晰地认识,才能把握技术关键,有效率地进行学习。进行语言技术学习的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真正理解技术,这样不仅能有效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效率自然就高。而没有经过语言技术学习的学生,虽然很认真,但相互之间不交流,在没有清晰理解技术动作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地模仿,往往变成了错误动作的强化,不仅效率低,而且增加了技术纠正的难度。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组织教师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对技术学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方面进行了语言面试,总体认为实验班学生语言表述比较清晰、准确,能找出问题的关键,并能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乐于交流。当然这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判断,在后续研究中也希望针对此进行客观测试和评价。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正手攻球次数统计检验一览表
表4 实验班和对照班正手攻球技评统计检验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语言技术”学习就是通过训练,培养特殊群体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表达、质疑、分析、阐释,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准确的概念和科学思维的一个过程。
4.2 “语言技术”学习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师生对话的技术;说明及解释的技术;语言读解及分析的技术。三个阶段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的问题。
4.3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项技术测试表明,除了1min推挡球测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三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特殊群体学生不能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的情况下,语言技术教学有利于特殊群体学生理解技术、学习和掌握技术,对于培养特殊群体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其特定的作用。
4.4 “语言技术”虽然不能代替实际的运动技术学习,但扩展了作为体育特殊教育中教和学的联系通道,对于特殊群体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体育相关知识、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2] 胡壮麟,美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松田恵示.スポーツ文化と教育[M].学術図書出版社,2009.
[5] 船川幡夫.学校保健教育[M].杏林書院,2011.
[6]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7] 崔凤祥.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
[8] 罗智波.高校残疾体弱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状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11):9-10.
[9] 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SpecialGroupsofStudents“LanguageTechnology”ResearchinPhysicalEducation
LI Bo1, CHEN Yang2, WU Ming3
(1.Nanjing University, Sports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0093, China;2.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90, China;3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The language, the thought and the motion are very importa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dialog technology, the explanation technology,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technology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training, may train the student to find that the problem, solves the question ability, has the influential role regarding the sports teaching.
language technology;special groups of students;research
1004-3624(2013)02-0065-05
G807.4
A
2012年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课题(2012037)
2012-11-06
李 波(1972-),男,四川犍为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