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近地自然风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013-11-08尹虎成舒照鹤潘广为张德怀解晓菲吴春发
尹虎成,舒照鹤,潘广为,张德怀,解晓菲,宋 林,吴春发,王 婧
(湖北省鹤峰县烟叶分公司,湖北 鹤峰 445800)
在白肋烟调制期,风是自然背景之下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上部叶调制期,自然条件下的干冷风甚至是形成青烟的最直接因素。在凋萎期,风的存在又是一个有利因素,能够加快水分的散失,从而减少烂棚的发生。在定向喷撒除草剂时,风也是一个形成药害的重要诱因。但是目前对近地自然风的研究还较少,以致于成为烟叶生产和调制中的一个不确定性变量,为此,对风在一天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数据在鹤峰县自动气象站,海拔539.8 m 采集。采集时间在白肋烟调制期 (8月10日至10月18日)共70 d。
数据采集方法,以整点后的1 h 为时间段分组,记录各时间段内发生近地自然风的情况。仅记录有无风及风的最大强度,而不记录次数和持续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风的时间分布
由表1 可以看出,有风日数最多的时段是13:30左右,最少的时段在22:30 左右。观测点1 h 的时间段内无风的平均概率为75%。
2.2 各时段无风的概率
由图1 可以看出,无风的概率最大的时段出现为22:00-23:00,随后持续减小直到18:00,之后是明显的持续升高的过程。
2.3 有风日数和累积风力强度之间的关系
风在各时段出现的日数 (X)和风的累积强度(Y)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2.404 9+1.494 6X。
风力强度在一天中的时间分布,虽然强度最大的平均值也出现15:00-16:00,但无明显的规律可寻。在观测地点,自然风主要以轻微风为主,没有稳定的强度和持续的方向性,以小气候下的杂乱气流运动为主。
表1 鹤峰近地自然风在各时段的次数分布
图1 鹤峰近地无风的概率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山间局地小环境所表现的“乱流”虽然看起来毫无章法,但是它与不同比热的下垫面,以及因为地形所带来的阳光局部不平衡,有理论上的直接关联。这种近地自然风和昼夜时间周期有着显而易见的规律性关联。白肋烟凋萎和变黄应保持相对湿度70%~75%[1],而当上部叶调制期,自然环境的相对湿度则低于这个标准。11:00-18:00 之间有风的概率较高,是防止干冷风形成青烟的重点时间段。白天6:00-9:00 出现风的概率较小,是适宜定向喷药的最好时机。当然这个时间段可能会有露珠,因此定向喷药的浓度可能要考虑露珠的稀释因素,6:00-9:00 则可恢复正常浓度。有研究也表明,喷洒除草剂最好选择在9:00 前或17:00 以后的无风、无降雨的天气进行[2]。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局地小环境在时间点上可能会有不同,但从理论上讲,山间气流仍会在这个规律中运行。
本次研究所录得的数据风力普遍较小,主要分布在1 级到2 级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视为局地小气候所形成的气流运动,这种运动通常是杂乱无章的。研究表明这种山间乱流有明显的时间规律。这可能是下垫面比热的不同,以及由于地形上的原因造成局地阳光分布不平衡,在局地形成空气温度的动态梯度,这种动态梯度在风向和强度上也是动态的,所以显得很杂乱无序。本研究可以代表无大型天气系统影响下,局地小气候环境形成的乱流所表现的时间规律性。
本次研究还发现一个时间段,那就是在有风日数上升的过程中,8:00-9:00 出现一个明显的回落。这可能是局地下垫面的比热、阳光分布不同,在风的形成上面留下影响的直接证据。即气象学上所说的“山谷风”。由于白天山坡上空气的增热比同高度处空气的增热强烈,山坡空气受热后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上空气辐射冷却,密度增大,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山谷中形成山风[3]。晚上,谷风渐小转变成山风,就会出现一个“风平浪静”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在本观测点就出现22:00-23:00。那么上午山风转变成谷风的过程,也就可以解释有风日数8:00-9:00 突然下降然后快速上升的现象。
[1]尹启生.怎样正确掌握白肋烟的调制[J].烟草科技,1987 (6):31-31.
[2]叶少锋.常用玉米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补救方法[J].天津农林科技,2012 (10):14-14.
[3]陈丹.农业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