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萧条的启示

2013-11-08卫晓宇

中国新时代 2013年3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巴德奥地利

卫晓宇

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时候,向公务员们推荐罗斯巴德著的《美国大萧条》一书。现在向我们的读者评介这本书,有点那个,但并不算晚——而且,你懂的,中国官员的信息未见公开报道前是“机密”,而对高级别官员“揣测圣意”更是大忌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发生了令人恐慌的暴跌,美国陷入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上台,一改前任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够的做法,实施了一系列新政,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挽狂澜于既倒。罗斯福的高招,用后来的经济学术语说,就是“凯恩斯主义”。

自由的市场经济败坏人们的道德,“看不见的手”靠不住,必须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经济加以管束——这种简化了的凯恩斯主义陈述很适合大众的理解和接受力,当政者再披上经过沉思、道德情操的外衣,为穷人说些穷人爱听的话,便赢得了大众的欢呼和眼泪。凯恩斯主义成了政府和主政者们应对经济衰退、提振经济的法宝。

然而,我们回看历史,经济学家中却只有奥地利学派预测到了美国大萧条(由于该学派不流行或不中听,他们对付经济萧条的理论也不那么受人待见)。奥地利学派被人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因为他们主张多用或只用市场机制,少用或不用政府干预。奥地利学派的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以史实和奥地利学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释美国大萧条,得出颠覆性的结论,与人们通常固有的认知相反: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引起的,而是政府干预过多造成的。经济危机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而是对此前政府干预市场带来的误导的一个总纠错。所以,政府要帮助市场快速地渡过危机,就是要促进市场纠错,让市场更自由,让市场可以更自由地纠错,这样危机很快就能渡过;如果政府妨碍市场纠错,去慌张救市,错上加错,就会把小危机搞成大萧条。

张维迎给此书中译本作序说:“当我们正在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建议所有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媒体人士,甚至普通大众,都读一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思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恰当,也有助于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从这次经济危机来看一下。

本书开始部分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此书英文本自第一版上市后,各次再版都与周期暗合),其后详述了1920年代通胀繁荣的出现和原因(读者可与今日中国经济政策比较)。再后可解答人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源于金融创新过度的看法。罗氏继承熊彼特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论,认为要有鼓励创新的环境,鼓励其他创新,从而解决目前危机。龟缩只能是短期内好像没问题,却不是过了难关。市场参与者会评估创新的成本收益并自己承担风险,牵涉到他者的风险可通过对冲机制化解,即利用市场机制去化解外溢风险。而政府不断扩张信贷、多发货币,通过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产生的是虚假的繁荣,但通过通胀维持增长必然不可持续,一旦假象被戳破,经济就会衰退萧条。因为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扭曲了市场的价格机制,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得经济动荡的风险加剧。泡沫破灭后,政府若再干预,既抑制创新,也可能鼓励道德风险行为而打击企业家精神,并加深萧条。即政府的干预加剧了经济动荡的幅度,并使得经济动荡变成常态。

《权力与市场》(美)罗斯巴德著新星出版社出版

《美国大萧条》(美)罗斯巴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书时间区间选择精确,史料和理论逻辑配合无间,节奏感清晰,敏锐机智,圆熟老辣,充满妙趣,令人愉快。为了理解政府与市场,可再说一下罗氏的《权力与市场》。《庄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中国历史上的“无为”,在经济发展中,就是政府少干预,多听市场的。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巴德奥地利
巴德巴小说《悲惨人生》的形象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最负责的友情
我在奥地利留学时的点点滴滴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火药桶
居高临下的祝福
军事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