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绩效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07刘清泉周发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组委会成员案例

刘清泉,周发明

(1.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岳阳414006;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绩效管理案例教学就是运用历史数据、文档材料、观察与访谈等方法收集组织绩效管理的数据信息,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对组织的绩效管理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通性结论的教学方法[1]。课程案例教学要求以组织的绩效管理实际案例为经验基础,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找到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同时检验、发展或修改现有的绩效管理理论。通过案例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运用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的能力。

绩效管理案例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和课内活动来驱动的。整个教学过程如同一个黑箱,投入了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内外部资源,产出具有运用绩效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如果要求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效果负责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教师只是投入要素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单个教师要同时管理几十或上百学生的案例学习需求情境,也是不太现实的事实。因此,案例教学活动的推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各环节的角色定位与任务要项,通过基于任务的同学之间持续对话与交流来做出群体决策。而基于案例教学系列活动的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做出判断,并与任务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可以为改进学生的案例学习行为提供依据。

一 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学生本人或同学通过各种评价活动(如观察、讨论、作业批改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以及存在的困难,为教师调整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或学生改进学习行为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这种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尤其是提高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形成性评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本人。区别于结果性的课程评价,使学生受制于班级排名等竞争性因素而产生的对失败恐惧心理,形成性评价首先要求学生自己知道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标准,根据学生自我设定的学习标准来评介自己或同学的学习状况、找到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改进自身的学习努力提供依据。这种基于学生自我学习目标和标准,借助及时的评价活动来追踪学习进程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建立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信心,收获学生的自尊。

形成性评价更多是依赖学生本人或同学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自已或同学,当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时,就能整体上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状况做出诚实和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向学生提供了包括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目前的学习状况以及目标与现状的差距等三个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让学生在下一步学习中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一旦学生积极地参与这种自我或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就形成了高质量的教学互动文化,开发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

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明确各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自己表达他们对各教学环节的目标和标准的看法,并把这种表达看法的机会整合到教学计划之中。教师主要是发挥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学习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融入学生思想的教学目标和标准,是通过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点。

二 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

案例教学流程是围绕案例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从而将案例教学目标分解成各环节的次级目标。这些次级目标相对容易达成,能让学生确知案例分析的进度和在何处需要加强,从而尝试到阶段性成功的机会,避免尚未成功而产生的挫折感、建立学生案例学习的信心。绩效管理案例教学流程设计包括组织保障、课前案例分析、课中案例讨论和课后案例报告等环节。

(一)组建案例教学组委会

案例教学组委会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的整个课程案例教学组织单位,一般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任主席,组建由4名学生成员组成的案例教学组委会,负责案例教学的班级分组、课外课内组织、分组点评与考核。

案例学习组长的选定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主题招标或者组委会指定等方式,再由组长组建5~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组委会负责对案例学习小组的整体考核。组委会4名成员分工负责为各学习小组的课前案例分析提供帮助,组织课堂案例讨论,并课堂点评汇报小组和非汇报小组的案例讨论课堂表现,最后汇总各小组的案例分析相关材料。

(二)课前案例分析

案例设计与阅读是课前案例分析的第一步。由各组组长根据成员专业实习期间所在实习单位的绩效管理实际来设计案例[3],并将案例材料分发给组员。组员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就案例设计本身、案例陈述、情境界定、结论与论证、行动计划等方面进行独立分析判断。

案例分析会是在各小组组长负责下进行的。首先是各组员就案例设计本身、案例陈述、情境界定、结论与论证、行动计划等方面进行观点分享,由小组组长综合形成案例分析的框架性文件。其次是组长确定负责案例再设计、案例陈述、文献综述、结论与论证、行动计划、课堂汇报成员,并明确会后信息交流的方式。

案例成果汇总会要求对小组课前案例分析进行阶段性总结。由组长综合各成员分工工作结果,协调安排案例材料整理与课堂汇报。汇总会也是建立小组案例学习文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员阶段性案例学习行为的观察与提练,确定要传播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避免有氛围没文化、有内容没情感。

(三)课中案例讨论

学习小组的课中案例讨论是在组委员组织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听取学习小组案例分析成果汇报。分享知识、传递情感、解释思想,为小组案例报告的形成群策群力。整个过程包括案例陈述与界定情境、文献综述与评述、案例结论与论证、行动计划、课堂讨论、点评与评分等环节。

案例陈述是对案例信息进行分解与整合,明确案例要探讨的绩效管理情境问题。学生在提出案例情境问题后,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工具,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案例信息进行分析的逻辑框架。最后通过立场陈述、运用定性或定量论据论证、提供行动计划来回答案例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最后,组委会组织全班学生在平等、分享、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对学习小组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并考核评价,确保广泛的分享与普遍的参与,推动案例教学进入一个全员参与的高度。

(四)课后案例报告

课后案例报告是学习小组案例学习的成果。由小组组长独自以简洁、严密的文字来展现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思考结果。案例报告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明确的立场陈述来统领整个案例报告,要求重点突出、避免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清晰。二是使用定性或定量的证据来论证。论证解决了行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有需要,还可以提供行动举措,以时间为顺序回答了怎样解决问题、执行决策或提高绩效的步骤。

三 两层次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开发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的认识,二是学生采取行动来弥补这种差距[4]。基于学习小组团队的绩效管理案例教学流程,第1个问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组委会对学习小组的整体评价来提供信息,以促进团队成员对差距的认识,并做出改进决策;第2个问题可以通过小组组长对成员的评价来判断,以促进成员明确努力方向、自我目标管理,并提高团队合作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组委会对学习小组的评价

案例教学组委会负责对学习小组的分组、课外课内的组织、分组点评与考核。根据课程案例教学流程,从案例设计与分析、案例讨论与总结、参与其他小组案例讨论等维度,根据每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各项指标的权重设计是基于上一届组委会的修改意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各项指标的评价是在相应环节结束之后进行,如在案例设计后进行相应评价,确保评价信息的及时性。评价方法采用绝对评价法中的等级择一法,这种非定义式评价尺度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开发容易、成本较低的特征,评价结果还可以在各组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可以让各小组认识到自身在各环节存在的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努力提供信息。

表1 案例讨论小组综合评价表

(二)学习组长对成员的评价

学习组长是整个案例教学单位的灵魂人物,最了解案例的信息、最了解团队的目标、也最了解各成员的案例学习行为,是对成员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基于组长对各成员的角色有清晰定位、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各环节的主要任务的假设,组长对成员的评价可以采用相对评价法中的配对比较法如表2所示,选择的评价要素主要包括任务完成度和团队参与度,在课前案例分析完成后分别对各成员进行配对比较,评价出不同成员对团队的价值,并以此作为团队成员积极改进自己案例学习行为,为下阶段小组课堂案例讨论做出更大的贡献。

表2 案例讨论小组成员配对比较考核表

基于组委会对学习小组的整体考核信息和组长对成员的考核信息,各成员的案例分析的最终考核结果可以运用强制分配法来确定。也就是根据小组的考核信息,将小组成员分别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考核等级上,实现形成性和结果性评价的统一。

四 结论

绩效管理是经管类本科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处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地位,案例教学是检验绩效管理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发挥案例教学组委会的组织管理作用,基于学习小组的案例教学单位,将课程案例教学按课前案例分析、课堂案例讨论和课后案例报告3个环节层层推进。开发两层次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同学的评价作为案例教学流程管理的内在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内省式反馈,因而在案例学习过程中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1]杨杜,等.管理学研究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89-190.

[2]BLACK P,WILIAM D.Inside the black box[J].PHI DELTA KAPPAN,1998(10):139-148.

[3]王又花.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5):102-103.

[4]BLACK P,WILIAM 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8(5):10-17.

猜你喜欢

组委会成员案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