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T和CBT整合模式的在线模糊隐喻及补救机制

2013-11-06李运河

关键词:隐喻语义语境

李运河

(菏泽学院 外国语系,山东 菏泽 274015)

RT和CBT整合模式的在线模糊隐喻及补救机制

李运河

(菏泽学院 外国语系,山东 菏泽 274015)

RT和CBT的整合模式阐述在线隐喻的工作原理,对隐喻模糊语义的生成做出解读。在概念整合过程中,受喻者的合成空间与施喻者的合成空间不同步,模糊隐喻在主体双方理解的语义冲突中产生,交际者为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启动补救机制予以便确定施喻者的交际意图。这一尝试性探究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模糊隐喻;补救机制

引 言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受到交际诸因素的制约,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其语义理解易趋于模糊。隐喻的模糊性指隐喻语言的不精确性和非界定性,涵盖含糊、概括、歧义等现象。研究者对语言的模糊做过界定,但是意见不一。我们不纠结于模糊语义的概念阐释,本文旨在讨论在线的即实时交际中的模糊隐喻现象,文中所谓的隐喻模糊是指受喻者在交际语境中没有能够准确理解施喻者原义而引发的隐喻语义的不确定。另外,我们接受隐喻的认知观[1],将隐喻概念视为宽泛概念,把明喻、转喻、换喻、提喻和反语等与传统的隐喻均列入本研究视野,因为它们都涉及到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可纳入隐喻的心理空间映射论给予阐释。

隐喻的认知研究推动研究者探索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特别是隐喻意义的建构与推理。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主要用于阐释实时隐喻过程中的隐喻现象,它们是交际中实时创造的隐喻,其隐喻固着度不高,要求受喻者的认知与施喻者的交际意图同步或者基本同步,那样才能取得最佳语境效果[2]。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意义构建过程中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及认知语境的重要作用,而关联理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RT)认为交际以关联为总则,语言交际过程是在动态的认知语境中寻求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的平衡以获取最佳语境效果,对隐喻有重要启示,但是它止步于阐释抽象推理原则及规律,缺乏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法[3]。本文将二者整合的模式用于阐释在线隐喻的推理过程,进而探讨新模式观照下的模糊隐喻生成原理及成功交际的补救机制。

一、RT和CBT整合模式

Sperber amp;Wilson[4]认为,隐喻认知主体在认知语境中超越直接语境,发展原隐喻并取得更多语境隐含;说话者寻求最佳关联过程中会对交际言语做出不同忠实程度的解释,这一过程不需要特殊的理解能力或者程序,其结果是产生出很多语境效果。语境的构建是RT话语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隐喻主体从认知语境中选择并恢复相关信息,将其适用于推理过程。语境假设同新信息结合从而产生语境效果,隐喻投射过程正是源域信息和目标域信息结合产生新的隐喻意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CBT视角下的输入空间I1(源域)和输入空间I2(目标域)的映射。

概念合成理论不是专门的隐喻理论,但因为其对隐喻的强大解释力,极大丰富了概念隐喻理论。根据Fauconnier[5], CBT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问题是心理空间的建立、映射与合成机制。Fauconnier认同Lakoff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 但认为它们只是概念合成过程中的两个输入空间, 除此之外, 在隐喻性映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类属空间对两输入空间进行映射, 反映了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 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内容。合成空间在隐喻性映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对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概念进行整合操作的中介地带。两输入空间在这一中介地带相互映射, 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等方式形成层创结构, 并构建隐喻意义。Fauconnier amp; Turner[6]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言语意义的构建和解读看成概念合成的产物,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做出详细阐述。CBT应用于隐喻分析,特别是在线隐喻过程的意义构建与推理机制彰显较强阐释力。

我们将RT和CBT的基本理论整合,吸收各自理论核心思想,勾勒出新的整合模式:

图1 RT和CBT的整合模式

语言形式指施喻者传递的在线隐喻表达式,其意欲表达的概念意义进入概念合成,发生隐喻的心理空间融合。隐喻的心理空间融合是在概念合成模式中进行的,即输入空间I1(源域)和输入空间I2(目标域)在类属空间的作用下发生映射,进入合成空间,产生层创结构,即施喻者和受喻者均接受的隐喻意义。在概念合成过程中,受喻者激活自身的认知语境,试图寻求交际隐喻对语境的最大关联,从而取得最佳认知效果,即受喻者的认知与施喻者的认知基本同步,推导出施喻者意指的隐喻意义。

上述隐喻模式似乎完美无瑕,然而,人类的认知极其复杂,在线隐喻概念的推理过程往往并非如此简单,隐喻主体的能动性、认知语境的复杂等因素决定了模糊隐喻出现的概率。

二、 整合模式中的隐喻模糊

(一)整合模式下模糊隐喻的生成

RT 和CBT整合模式中,隐喻模糊语义的出现源于概念合成环节,即受喻者的层创结构与施喻者的层创结构发生断层。CBT的概念合成理论在适用在线隐喻推理时需纳入施喻者和受喻者各自的心理空间映射模式,在RT原理的作用下,受喻者和施喻者均意图寻求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促使受喻者尽力推导出施喻者意欲表达的隐喻意义。如果二者的层创结构和谐,即说明交际成功;如果二者的层创结构相异,则导致交际失败。

施喻者和受喻者的层创结构无法融合导致隐喻误解和隐喻义不确定两种情形,我们对隐喻误解的修正机制另文阐述,隐喻义的不确定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那么,图1修改成模糊隐喻产生的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结合图2,我们RT和CBT整合模式中概念合成环节的工作原理修改如下:

首先,施喻者启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 I2映射,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并且通常更加抽象的常见结构和组织,同时规定核心的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发生直接的、部分的而且是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此后,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受喻者听到或者看到隐喻符号,启动内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 I2映射,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并且通常更加抽象的常见结构和组织,同时规定核心的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发生直接的、部分的而且是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此后,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如果符号的隐喻度较低,受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与施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交融,则受喻者无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就可完成隐喻理解过程;如果符号的隐喻度较高,受喻者和施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不交融,则模糊隐喻生成,致使隐喻主体双方交际暂时失败。如果任何一方不启动补救机制,则交际中止;如果其中一方或者第三方启动补救机制,则交际继续进行,并有可能反复数次,直至取得最佳交际效果。

受喻者和施喻者的认知无法同步,导致施喻者交际意图无法完成,受喻者试图但是没能取得最大交际效果,模糊隐喻产生。

(二)概念合成中隐喻模糊的影响因素

人类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模糊,那么,隐喻语言也总是与模糊相伴,隐喻中的“类似”或者“相似”都是模糊概念。模糊隐喻产生的原因无法系统梳理,文化背景、上下文、话语信息缺省等均可导致隐喻模糊。王寅[7]指出,隐喻意义与字面意义可以视为一个连续体,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可能是兼而有之,二者具有程度性和模糊性;另外,本体和喻体既有矛盾又有相似,而矛盾性和相似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就必然使隐喻说法有程度之别,所产生的隐喻义也就有模糊性。

我们结合整合模式的概念合成环节,从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及认知语境三个方面对影响隐喻模糊产生的因素做进一步剖析。

隐喻的工作机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因此,这样的工作机制为其语义的复杂和模糊铺设了基石。首先,隐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喻体意义和本体或者语境的冲突,语义冲突也称为语义偏离,指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它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其次,隐喻过程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的相互作用,即映射,而映射的结果是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心理空间中概念的整合。第三,隐喻的映射和整合过程发生的基础是相似性,相似性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出来的,其程度决定隐喻性程度的不同。最后,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原因在于隐喻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异常搭配不仅勾起了通常的联想关系和相对应的想象,还同时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搭配构成意象的想象,而这种双重影像的特点是隐喻话语形象生动的主要原因。这种工作机制的复杂性也使隐喻程度较高的隐喻蒙上语义不确定的面纱,需要受喻者做出进一步的认知推理去理解。

一般来说, 隐喻的理解分两个阶段: 一是隐喻的识别, 二是对隐喻意义的推断。在语言的实际交际中,诸多隐喻无法从信号符号中做出明确判别,受喻者在交际现场需要主观判断其表达的概念是字面义还是比喻义,从而根据逻辑推理做出进一步反应。事实上,两个阶段上都有模糊现象出现的可能:第一阶段对字面义和隐喻义的错误判读会导致受喻者对语义的不确定,第二阶段隐喻的多义性可能致使隐喻主体双方认知不同步造成语义不明朗。例如:

(1)沈冰刚从云南来到北京,由北京的朋友林夏陪伴,期间,沈冰好奇地提出一些问题,对沈冰的一些问题林夏感到幼稚。

林夏A:“你真是从古墓出来的啊!”

沈冰B:“什么古墓?”

林夏A:“古墓派小龙女!”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4)

在汉语交际环境下,“古墓”一词的第一顺序意义应该是真正的有年份的坟墓,因为这一字面义是中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义。如果字面义与语境冲突,交际者会考虑其隐喻义。“古墓派”出自武侠小说,其适用语境受到制约,听话人很难启动认知语境假设联系到该意义。(1)的认知语境假设过程为:

沈冰B:询问——语境假设:自己从真正的古墓或者类似古墓的地方出来。

林夏A:回答——新信息:古墓派小龙女。

施喻者林夏A将“古墓派”简化为“古墓”用于交际,意图通过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交际意义;沈冰B启动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无法确定“古墓”是字面义还是比喻义还是其他意义,因而产生疑问。

即使受喻者明知道施喻者表达的是隐喻义,如果认知主体的认知语境假设不同步,其隐喻义对听话人来说也是模糊的。例如:

(2)石小猛被迫跟女友沈冰分手后,思想逐渐趋于极端偏激,他和朋友吴狄在老地方餐馆聊起感情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慨叹。

吴狄A:那感情呢!人是讲感情的。

石小猛B:我现在就给你解释解释什么叫感情。感情就是上辈子的人上吊用的裤腰带。

吴狄A:呸!

石小猛B:它就是上辈子的人用来苟且的遮羞布。你知道上辈子的人为什么不快活吗?他放不开,这两样全都放不开,所以他不快活。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16)

如果发话者石小猛B仅仅用“上吊用的裤腰带”和“用来苟且的遮羞布”作为源域的概念去映射目标域“爱情”,听话者吴狄A和观众很难从源域的概念集合中瞬间寻找到发话者石小猛B意图表达的隐喻义,因为两个集合中的概念子集合并非唯一,要短时间从认知图式中发现合适的对应概念实属不易,因而,出现隐喻义不确定现象。但是,在发话者石小猛B提供相关信息“这两样全都放不开,所以他不快活”后,听话者吴狄A和观众对其语义豁然开朗。王文斌[9]得出结论,隐喻的解读是由另一认知主体来理解一个认知主体,隐喻及意义的解读需要受喻者与施喻者两者经验的交融和合流。

三、整合模式的隐喻模糊语义补救机制

模糊隐喻的出现导致施喻者和受喻者交际失败,在RT的作用下,隐喻主体启动补救机制,意图使认知语境发挥最佳效果。交际双方甚至第三方在交际中均试图寻求认知语境的最大关联以便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如此一来,语言现实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隐喻模糊语义的补救机制,通常有施喻者补救、第三方补救和受喻者补救。

根据RT原理,施喻者发出隐喻概念,总希望使听话人理解自己的交际意图。如果一旦交际失败,会启动补救机制作出解释说明,以便交际顺利进行。

(3)某个谈话节目主持人与听众在谈话:

主持人A:你的水性怎么样?

听众B:还可以。

主持人A:你呛过水吗?

听众B:没有,从来没有。

主持人A:你准备逆流而上吗?

听众B:不,我都在游泳池里游,不想也没有这个本事去漂流。

主持人A:噢,我说的是经济海洋里[10]。

听众B根据主持人前面两个话轮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主持人A问自己是否准备逆流而上,意图表达的是字面义。但是,主持人A为了使交际意图取得效果,马上提供补救信息,明确指出自己表达的是隐喻义,从而确保听众B推理出言语的交际意义。

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并非总是两个人或者两方人,还会有第三方参与,那么,就会出现交际现场第三方参与补救的情形。例如:

(4)程锋看到石小猛的女朋友沈冰后一见钟情,由衷发出慨叹。

程峰A:人生得一丸子足矣!

胡容强B:一丸子?

吴狄C:是他(石小猛)给她(沈冰)起的名字。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4)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一俗话在汉语语境中无需交际者的过多努力即可理解,然而,程锋A话语中的“小丸子”是新信息,听话者胡容强B瞬间无法确定其意义。交际第三方吴狄C本着合作的原则,提供语境知识作为补救信息促使受喻者胡容强B取得最佳认知语境效果,正确推导出施喻者的交际信息。

施喻者自身启动补救机制的情形也很常见,因为字面义和隐喻义的区分、隐喻多义的辨别并不总是一次性交际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实际的交际语境允许受喻者提供两个甚至多个可能的解释作为选择。当然,这种交际形式通常会伴随一些语言信号而出现,如“你是说”、“对吗”、“噢,不是啊”,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儿子和其表妹的一段对话:

(5)儿子A(高中生)看到表妹B(小学五年级)正在坐在电视前聚精会神地看张惠妹唱歌,开始讲话。

儿子A:娇娇(表妹乳名)真是个小张惠妹。

表妹B(迷惑地):哥哥说我唱得像张惠妹?

儿子A笑而不答。

表妹B(立即反应过来):哼,哥哥笑话我,说我黑呢!

受喻者急于明白施喻者的真实表达,必然在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中竭力搜寻适当的概念去对应施喻者的意图,实践中会出现两次或者多次的猜测,试图补救对原义的模糊理解。

现在我们将上述模糊隐喻的补救过程归纳描述如下:

图3 在线隐喻模糊语义补救过程

上图中第一个环节为第一轮话语交际中施喻者和受喻者层创结构不同步引发的模糊隐喻(即隐喻意义不确定),交际进入第二个环节概念合成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第一轮概念合成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交际者启动补救机制,提供相关信息,比如喻底、元语言提示符、语境知识等,受喻者启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 I2映射,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并且通常更加抽象的常见结构和组织,同时规定核心的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发生直接的、部分的而且是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此后,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受喻者的层创结构与施喻者意图表达的层创结构同步或者基本同步,隐喻意义实现确定性理解,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交际进入第三个环节,即交际完成。

四、结 语

CBT和RT的有机联姻导致新的整合模式的诞生,它对在线隐喻的工作原理做出较为适切的阐释,并且较好地说明了模糊隐喻的生成原理。人类在具体语境中言语交际的终极目标是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那么,受喻者会尽力利用自身的认知语境知识理解施喻者意图传达的交际信息,施喻者甚至交际第三方也会本着这一原则予以合作,因此,在隐喻意义不确定的情况下,交际者会启动补救机制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当然,这类尝试性探究主要建立在假设和推断的基础上,尚有待更加充分的实证性研究予以佐证。

[1] Lakoff, G.amp;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 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 (3):37-43.

[3] 李丛禾.论隐喻概念的关联复合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1):26-30.

[4] Sperber D.amp; D.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1986/1995: 236-237.

[5]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6] Fauconnier, G.amp; M.Turner.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22 (2): 133-187.

[7]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62.

[8]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75.

[9] 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34-39.

[10] 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人艺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7.

《红学学案》出版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高淮生撰著的“学案体”红学史长编《红学学案》于2013年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这一“学案体”红学史长编的第一卷(拟撰写5卷),以当代红学“学人”为主线,以“具有突出学术个性和学术贡献之学人”为入选对象,由此“考察红学发展演进之迹”,试图客观而生动地呈现当代红学史之概貌。

该书“立案”考述之学人包括蔡义江、胡文彬、张锦池、吕启祥、李希凡、郭豫适、周思源、曾扬华、冯其庸、周汝昌、王蒙、刘梦溪等十二位,均为当代红学史上的名家。

该书堪称学科重建与学术转型时代的“建档归宗”之作,它的问世,将对于学科历史反思、当下问题检讨以及未来路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与特殊价值;同时,对于时下学风、文风以及中青年一代为学方向之改变,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H315

A

1009-105X(2013)02-0134-05

2012-09-06

李运河(1970-),男,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隐喻语义语境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跟踪导练(三)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