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112例螺旋CT的诊断价值
2013-11-04朱爱国王玉凤
闫 宇 朱爱国 王玉凤
(泰山医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6) (长江大学医院医疗保健中心, 湖北 荆州 434023) (葛州坝中心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013-06-21
朱爱国(1960-),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通讯作者:闫宇,E-mail:1048624184@qq.com。
眼眶骨折112例螺旋CT的诊断价值
闫 宇 朱爱国 王玉凤
(泰山医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6) (长江大学医院医疗保健中心, 湖北 荆州 434023) (葛州坝中心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112例经螺旋CT轴位扫描,并在平扫基础上进行冠状位、多曲面及三维重建而确诊为眼眶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病例资料。结果:112例眼眶骨折分为3型,Ⅰ型爆裂骨折52例,占46.4%;Ⅱ型直接骨折20例,占17.9%;Ⅲ型复合骨折40例,占35.7%。轴扫显示106例,3D+MPR显示112例。结论:螺旋CT可完整显示眼眶结构并能准确诊断眼眶骨折,对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眼眶;螺旋CT;诊断价值
眼眶骨折伤情较急,需及早明确诊断,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价,才能及时有效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同时具有多位置、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的特殊功能,能精确显示眼眶骨结构和软组织的情况,是确诊眼眶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现回顾性分析5年来收集的112例眼眶骨折病例资料,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讨论分析,以便能及时准确诊断,给临床评价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112例,男100例,女12例。年龄15~61岁,平均37岁。均于外伤1周内进行螺旋CT检查。受伤原因为车祸92例,钝物击伤20例。临床表现:眼周疼痛、肿胀淤血、复视、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或突出等。
1.2方法
检查使用GELightc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行眼眶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双眼目视前方,扫描基线,听眶线。成像参数准直器宽度为2~3mm,螺距1,重建间隔1~1.5mm,利用3D成像工具进行冠状位重建、MPR重建、3D重建,所有图像均经3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讨论分析评价。
2 结 果
本组112例患者中爆裂骨折52例,复合骨折40例,直接骨折20例。根据螺旋CT轴扫描,冠状位重建,3D+MPR重建扫描显示病变的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扫描方式显示112例眼眶骨折直接征像
3 讨 论
3.1眼眶骨折的分型
眼眶骨折通常分为眼眶爆裂骨折和眼眶外部骨折[1]。眼眶爆裂骨折是外力(钝性外伤)作用于眼球及眶内组织,使眶内压力骤然升高,由于眶壁诸骨大多菲薄,导致眼眶内侧壁及下壁发生骨折而眶缘无骨折;眼眶外部骨折指外力直接作用于眶壁而发生骨折。爆裂骨折时骨折处经常由于眶内脂肪和结缔组织的脱出而影响,羁绊下直肌或内直肌造成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2-3]。
3.2眼眶骨折的CT表现
直接征象:表现为眼眶骨质的连续性中断、变形、骨片移位;间接征象:①“泪滴征”。眶底壁骨折内容物疝入上颌窦内,CT表现为上颌窦腔顶部出现高、低等类圆形混杂密度影,主要为脂肪和软组织密度,“泪滴征”对诊断眼眶底部骨折有特异性。②筛窦“塌陷征”。表现为一侧筛窦塌陷,眼眶内容物充填,内直肌牵引向塌陷方向移位。③其他表现,如眶内气肿、眶内血肿、鼻窦积液、视神经变形不对称、眼球突出变形等。
3.3眼眶骨折CT检查体位选择
眼眶因结构复杂,重叠较多,平片漏诊者较多,CT检查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4]。轴位扫描能更好观察眼眶内外侧壁的骨折以及内外直肌形态,但对于眶顶壁裂隙骨折因扫描层面与眶顶平行往往难以显示。冠状位重建可完整显示眼眶轮廓,易于观察眶顶、底骨折。近年来3D及MPR重建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轴扫的不足,3D可显示眼眶的立体结构,可以在几幅像中显示部分骨折的形态,对于眼眶异物可以多轴位观察,多平面重建图像并能直接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程度以及骨折移位、脱位与眼肌病变情况[5-6]。3D+MPR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术前计划及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检查表明对于大部分的眼眶骨折CT轴扫肌冠状位重建已能明确诊断,故应作为眼眶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3D+MPR能为临床提供更直观的资料,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1]史大鹏,李舒茵,石玉发.眼科影像诊断学[M].2版.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95.
[2]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1.
[3]高鹤舫.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27(1):16.
[4]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4-156.
[5]徐跃.医学影像设备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6-278.
[6]吴恩惠.医学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2.
R814.42
A
1673-1409(2013)30-0027-02
[编辑]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