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2013-11-04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李占喜
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华南农业大学
李占喜
本文对前人有关“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的学术观点做出反思性回顾,认为: 该方面的讨论,有必要从翻译实践层面的探讨提高到理论建构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并在“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内,结合“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运用文化意象翻译语料进行分析例证,尝试提出“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旨在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其从传统译论要求忠实于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当前译论主张发挥译者主体性意识矛盾不安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
译文读者认知和谐;语用翻译策略;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文化意象译例分析
一、引言
国内外翻译界有关翻译策略选择的学术论文,经常可以在学术期刊上看到。研究常常集中在: 对翻译实践进行反思回顾式的经验总结;采用某一理论框架,对一些语料做出分析,探讨哪一种翻译策略更好;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实用文本的具体翻译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翻译策略选择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予以剖析等。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同翻译策略选择背后,在其大脑深处究竟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出具体的翻译策略;或者说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就目前所接触到的相关文献,好像没有学者对此做出深入探究。本文拟从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李占喜 2005, 2007b)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尝试的探讨,旨在把翻译策略的相关研究提升到一个理论建构的层面,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策略研究与回顾
从传统翻译理论来讲,翻译策略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大不同的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方法孰优孰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国外研究概述
Steiner(1975)主张意译,认为: 翻译的正确道路,既不应是直译,也不应是模仿,而应是意译(paraphrase);所谓意译,就是译者有一定限度的自由,他要时刻看到作者,这样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但他主要是紧跟作者的意思而不死抠字眼,他可以对作者的意思加以引申,但不能改变。 Dryden(1680/1697/1992: 12)认为: 通过意译,作者的精神可以得到传播,而不会遭受损失;好的翻译好比是“写生”;最理想的情况是,译作不剥夺原作的权威,而能向我们表明假如原作本来就是用我们的语言创作的,它会是个什么样子。
随着语言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快速发展,翻译学者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给予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以不同的术语命名。Nida(1964: 159)借鉴转换生成语法和交际学观点提出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Newmark(1981: 39)吸收释意学的观点,提出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House(1997: 66-69)借鉴功能语言学和翻译语境化再现(translation as re-contextualization)的观点,提出的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Venuti(1995: 19-20)吸收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观点提出的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Gutt(1991/2000: 132-167)根据关联理论提出的直接性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性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等。笔者认为: 这些理论术语的翻新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审视传统上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使翻译策略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使我们的相关认识不断深化。
(二)国内研究概述
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策略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20世纪20、30年代,反对直译的学者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40、50年代,有学者(朱光潜 1946;林汉达 1953;周建人 1959)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 到了70、80年代,学者对直译和意译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许渊冲(1978)认为: 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就意译;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时,可以直译,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时,可以意译。王佐良(1979)主张: 要根据原作语言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其中该直译的就直译,该意译的就意译;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能全局在胸而又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朱、林、周、许、王的观点,均参见罗新璋 1984)。这些观点比20、30年代,乃至40、50年代的观点在理论上都更加成熟了。
进入21世纪,翻译界学者对翻译策略的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并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葛校琴(2002)认为: 国内归化、异化的讨论出现“贬归化、扬异化”的势头,而其认识基础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范畴,是取归化还是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做分析而一味地跟风。孙致礼(2002)认为: 翻译策略选择的原则是: 可能时尽量异化,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达自如,归化时不改变原作的“风味”, 特别是不导致文化错位;译者应该树立另一个概念: 归化主要表现在纯语言层面上,在文化层面上,应保留最大限度的异化, 孙致礼(2003)提倡“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的翻译实践操作原则。王东风(2002)认为: 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谓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只是论争的战场由语言层次上升到诗学、文化和政治伦理的高度,在这新的层次和新的高度上,期盼更有建设性的对话。
(三)笔者简评
国内外有关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运用层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译者具体翻译策略选择的背后,在其大脑深处,是什么促使他选择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有效地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或者说他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把翻译策略的相关研究从翻译实践层面的经验式探索提升到翻译理论层面的理论建构,这也许会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起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三、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的研究理据是: 李占喜(2005, 2007b)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 1986/1995)和顺应理论(Verschueren 1999)以及社会心理学理论(Heider 1958; Festinger 1957; Kelly 1987)的基础上提出的“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
(一)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与其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正确认知处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之后,译者是以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际的。译者调动其现有的认知资源并发挥其主体意识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以及在译语认知语境中以变异、协商和顺应的方式进行语言选择。在找到与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之前,以及在做出合适的语言选择传达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前,译者的思维运作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译者找到最佳关联,以及他的语言选择满足了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这时译者的认知资源才会得到最佳配置。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与原文作者或原文话语进行的跨文化对话是一个寻找关联、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该过程是根据原文中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以及百科信息和译者的审美素质来完成的。译者在原文话语中寻找关联,在大脑中构建语境假设并体味出相应的语境效果,从而充分理解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在这一释意的过程中,译者会努力正确认知处理与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
语篇产出的交际过程是一个译者动态顺应译文读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使用译文语言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该选择过程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译者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得到的最佳关联的引导下,有意识地从译文话语构建成分的不同层面进行语言选择,在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前提下,来传达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或者对其信息意图进行操纵。同时,译者会从不同的心理角度顺应译文读者,换言之,在顺应的过程中,他会考虑译文认知语境中的社会、文化语境,语言语境,他的心理动机以及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等等。
在翻译过程中,作为读者和研究者阐释原文话语,作为作者的“替身”、再创造者和协调者产出译文文本时,译者会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态度应该是: 尽可能传达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作者信息意图的操纵都必须以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为前提。也就是说,当译文读者作为译文话语的能动接受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作者的意图时,这些话语能够在其大脑中产生认知上的一致性。因而,译者的译文选择和语用翻译策略必须聚焦于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对原文作者信息意图进行操纵,而不会让译文读者付出不必要的推导努力来获得: 1)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语境效果;2)译者为了迎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对原文作者信息意图进行操纵性重构而传达的语境效果。简言之,译者的译文选择不应该让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话语与译者进行交际时,在理解和欣赏原文作者的意图方面在心理上产生压力(李占喜2007a: 51-52)。
(二)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语言选择和语用翻译策略必须聚焦于传达作者的意图,或者对其信息意图进行操纵,而不会使译文读者——具有接受异域文化心理准备的译文话语的主动接受者——付出不必要的推导努力来获得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语境效果。并且,在译者操纵性重构作者的信息意图时,这些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会产生与作者试图传达的相似的语境效果,以便迎合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
在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中,译者一方,意欲使他的译文选择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这样就可以使他的译文话语为读者所接受,从而使他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译文读者另一方,阅读译文话语,在认知处理作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中,他们会努力寻求在认知上的和谐(李占喜2007a: 68-69)。
四、译文读者认知和谐: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在上述理论框架内,笔者尝试提出“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语用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做出语言选择,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一个动态心理过程。要确保尽可能少地出现文化亏损,在语篇释意的交际过程中,译者需要认知处理出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然后,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在它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在译文认知语境的不同层面进行语言选择,尽可能使译文释意性相似于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传达出作者意欲达到的意境效果,使译文话语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和接受能力相吻合,以确保以认知和谐为目标进行高度灵活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只有达到这一目标,译者不断进行的译文选择过程才会结束,他是否有效传达作者意图的心理压力才会消除,他期望其译文话语为读者所认可与接受的利益才会得到最大化的效果,他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源语文化的神圣使命,实现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简言之,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心理动机,能够促使译者以高度灵活的方式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有效地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意象的处理,由于中西方认知语境的较大差异,译者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对翻译策略做出灵活的选择,单靠直接性翻译和间接性翻译策略(Gutt 1991/2000)是不够的。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是语用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基调,在它的观照下,译者灵活地选择才能得心应手,从传统译论要求忠实于作者的神圣职责,和现代译论提倡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意识操纵原文话语矛盾不安的心态中,自然理性地走出来。
五、翻译策略选择的语用透析
下面,我们拟从构建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的指导性原则,以文化意象翻译语料为例证,对译者具体翻译策略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做出尝试性的分析与探讨。
(一)直接性翻译
译者不改变原文话语的交际线索和语义表征,以便保持原文的风格与情调。如果能够在原文和译文的认知语境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意象,且这种意象可以在中西方读者的大脑中激活相同的认知图式,译者便可以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例如:
(1)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无名氏: 《菩萨蛮》)
On the pillow we make a thousand vows, and say
Our love will last unless green mountains rot away,
On the water can float a lump of lead,
The Yellow River dries up to the very bed.
(许渊冲 译)
(2) 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the seas gone dry.
Till the seas gone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the sun
(Robert Burns:ARedRedRose)
我永远爱你,亲爱的,
一直到四海枯竭。
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
直到太阳把岩石消熔,
(袁可嘉 译)
在这两个例子中,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不用花费太多的推导努力,就可以找到作者试图传达的最佳关联: 主人公借助 “海枯石烂”这一隐喻表达“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该最佳关联会引导译者在译文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由于在中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存在有关“忠贞爱情”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假设,译者采用直译性翻译策略,成功地传达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让读者体味出作者试图传达的意境效果,从而确保了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
如果原文文化意象在译文认知语境中不存在,而译者能够确信随着译文读者阅读视野的扩大,结合具体的语境假设,他们能够明白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也可以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例如:
(3)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下腰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疼的。
(《毛泽东选集》)
The Americans have sprinkled some relief flour in Peiping, Tientsin and Shanghai to see who will stoop to pick it up. Like Chiang TaiKung fishing, they have cast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 to be caught. But he who swallows food handed out in contempt will get a bellyache.
(王佐良 译)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作为潜在译文读者的王佐良很容易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美国佬坐观哪些中国人心甘情愿地上当,吃他给予的嗟来之食”。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采用了直接性翻译策略,其译文话语释意性相似于作者的信息意图,虽然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没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但是“playing willingly in someone’s hands”的交际意图已经隐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因此,采用直译性翻译策略可以传达出作者的信息意图,其交际意图可以在英语的上下文语境里靠译文读者推理得出。译者的译文话语选择考虑到他传达汉语文化意象到西方认知语境的心理动机,同时也顺应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这样,便可以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促成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二)直接性翻译与增加脚注
如果原文话语中的文化意象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 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不能充分传达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那么,译者可以在直接翻译的基础上,采用加脚注的翻译策略。例如:
(4)Falstaff: I am as poor as Job, my lord, but not so patient.
(Shakespeare,HenryIV)
福斯坦夫: 我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大人,可是却没有他那样的好耐性。
注: 约伯(Job), 以忍耐贫穷著称的圣徒,见《圣经》《约伯记》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做出语境假设,在原文话语明示的基础上寻找关联,要付出较多的推导努力才能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约伯很贫穷,以忍耐贫穷而著称”。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这个最佳关联假设引导译者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语言选择,采用了直接性翻译策略。译文话语的选择顺应了他译介“Job”这个西方文化意象的心理动机。采用加脚注的翻译策略,说明译者考虑到汉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这样,译文读者脑海中会显现一个相似于作者的认知图式,因而不用付出太多的推导努力,便可以通过译文话语体味到作者试图传达的意境效果,汉语读者的认知和谐便随之得到满足,同时也缓解了译者传达作者交际意图的心理压力,使他的译文话语为读者更好接受的心理动机得到最大化的效果。
(三)直接性翻译与增加文化蕴涵
译者可以凭借他的百科知识,在译文中增加译文读者不熟悉的文化蕴涵。例如: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选集》)
The old saying,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 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s.
(王佐良 译)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做出语境假设,与作者进行心理对话,找到与其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人多智广”。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这一最佳关联假设引导译者在英语认知语境中做出语言选择。 王佐良采用了直接性翻译,并增加文化蕴涵“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the master mind”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话语释意性相似于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相吻合,因为,在英美读者的大脑中产生了类似于英语谚语: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Collective wisdom is greater than a single wit”的意境效果,从而确保了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
(四)音译
采用音译翻译策略传达文化意象时,译者必须注意它的可接受性。否则,他必须给音译加上适当的脚注,以便译文读者可以接受。例如:
(6)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吗?
(《毛泽东选集》)
The fourth indictment against stereotyped Party writing is its drab language that reminds one of a Piesian….If an article or speech merely rings the changes on a few terms in a classroom tone without a shred of vigor or spirit, is it not like a Piesian, drab of speech and repulsive in appearance?...
(王佐良 译)
作为潜在英语读者的译者,王佐良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不难理解毛泽东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把缺乏生气、语言无味、干巴巴的党八股文章比喻为瘪三: 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长相极瘦、让人讨厌的城市游民形象,传达出毛泽东对党八股文章的批评讽刺口吻。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该最佳关联引导译者在译文认知语境中作出语言选择,他采用了音译的语用翻译策略,传达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文化意象。虽然译文读者不知道Piesian是一个什么样子,但译者能确信“Piesian”在译文话语上下文语境中的文化形象,这样,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可以在整个译文中得到传达。 译文读者因而能够较好地认知处理Piesian的文化形象及文化蕴涵,其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得到满足,认知和谐得到保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译者再采用加脚注的语用翻译策略,便可以既让英美读者了解到“瘪三”的独特文化意象,又可以让其结合译文话语的上下文细心品味毛泽东对党八股文章的批评和讽刺,那么,他传达作者意图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就可以进一步确保和加强。
(五)直接性翻译和间接性翻译的合用
遇到文化典故,感到仅靠直接性翻译不能传达作者的意图时,译者可以综合使用直接性翻译和间接性翻译两种策略,前者传达作者的信息意图,后者传达其交际意图。例如:
(7)Men sent flowers, love notes, offers of fortune. And still her dreams ran riot.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y! What a door of an Aladdin’s cave it seemed to be.
(Dreiser:SisterCarrie)
男人送花,送情书,送时运给她。 可她梦幻无边。 这一百五十块钱!这一百五十块钱!真像藏着神灯的山洞为阿拉丁打开了门。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做出语境假设,在原文话语的词汇信息和有关 “Aladdin’s cave”的百科信息中,不难认知处理出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作者以讽刺的口吻描写Sister Carrie欲望无边的虚荣心理”。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在这一最佳关联的引导下,译者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选择“阿拉丁山洞”传达了作者的信息意图;同时采用间接性翻译策略做出译文选择“真像藏着神灯……为阿拉丁打开了门”,在汉语读者的大脑中可以激活有关“阿拉丁藏宝洞”的认知图式,读者因而体味到作者试图传达对Sister Carrie欲望无边的生活态度所持有的辛辣讽刺的意境效果,从而其认知和谐得到很好的满足。
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不能够使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与汉语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因为,在汉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没有这样的文化意象;间接性翻译策略补偿了仅靠直接性翻译作者的信息意图可能会产生的文化亏损。
(六)转换文化意象
当译者不能够重铸译文认知语境中没有的文化意象时,可以放弃该文化意象,用译文类似的文化意象取代之,以便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也就是说,在其大脑中产生出相同或类似的意境效果。例如:
(彭光谦 译 )
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在与作者跨文化心理对话过程中,不难认知处理出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劝告读者或者听话人从前人所犯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避免自己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这一最佳关联引导译者在译文认知语境的句子层面做出语言选择。(8a)顺应了译者传达西方文化意象的心理动机;(8b)顺应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在其大脑中可以激活诸如汉朝刘向 《说苑·善说》: “《周书》曰: ‘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刘万国、侯文富 2002)的认知图式,读者因而可以体味到作者试图传达的意境效果,其认知和谐也得到了较好实现。
(8a)虽然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但在汉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是不可接受的,(8b)是汉语认知语境中一个很好的文化意象,充分地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但却会与原文的文化氛围产生不和谐。 虽然作者的信息意图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文化亏损,但更重要的是: 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译者传达出了作者试图达到的意境效果;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使译者传达作者意图的心理压力大大缓解,其意欲使译文话语能为汉语读者所接受的心理动机得到最大化的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间接性翻译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性的翻译策略,来解决靠直接性翻译不能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文化意象的难题。译者应尽可能地采用直接性翻译策略,没有过分的必要一味地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因为,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越来越频繁,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会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渐缩小,我们应该视译文读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异域文化”的接受者,相信他们的阅读视野会不断扩大,对于文化意象的理解过程不会像译者想象的那么漫长。(李占喜、何自然 2006)
六、小结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译者语用翻译策略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认为: 语用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做出语言选择,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一个动态心理过程。 在处理文化意象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调动其现有的认知资源,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努力认知处理出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然后,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在它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在译文认知语境的不同层面进行语言选择,尽可能使译文释意性相似于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传达出作者意欲达到的语境(意境)效果,使译文话语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和接受能力相吻合,以确保其以认知和谐的方式进行灵活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译者应该努力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另一方面,如果不得不转换原文的文化意象,他必须确保其译文话语能够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也就是说,可以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或者类似的意境效果。只有这样,译者不断进行的译文选择过程才会结束,他传达作者意图的心理压力才会消除,他意欲其译文话语为读者所接受的利益才会得到最大化的效果,他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源语文化的神圣使命,实现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Dryden, J. 1680/1697/1992. Metaphrase, paraphrase and imitation. Extracts (“Preface to Ovid’s Epistles”(1680), and “Dedication of the Aeneis”(1697))[A]. R. Schulte & J. Biguent (eds.). 1992.TheoriesofTranslation[C].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31.
Festinger, L. A. 1957.TheoryofCognitiveDissonance[M]. Evanston: Row, Peterson.
Gutt, E. A. 1991/2000.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Heider, F. 1958.ThePsychologyofInterpersonalRelations[M]. New York: Wiley.
House, J. 1997.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AModelRevisited[M]. Tübingen: GunterNarr.
Kelly, G. S. 1987.PrinciplesofSocialPsychology[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Newmark, P. 1981.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Nida, E. A. 1964.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 Leiden: E. J. Brill.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Steiner, G. 1975.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andTransl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nuti, L. 1995.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Verschueren, J. 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葛校琴. 2002.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 中国翻译 (5): 32-35.
李占喜. 2005. 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 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 博士学位论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李占喜. 2007a. 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A]. 第十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论文. 南京大学.
李占喜. 2007b. 关联与顺应: 翻译过程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占喜. 2008. 文化意象翻译中亏损现象补偿的关联论视角[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8): 13-17.
李占喜,何自然. 2006. 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 40-43.
刘万国,侯文富. 2002. 中华成语辞海[Z].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罗新璋. 1984.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孙致礼. 2002. 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走向异化[J]. 中国翻译 (1): 40-44.
孙致礼. 2003. 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 中国翻译 (1): 48-51.
王东风. 2002. 归化与异化: 矛与盾的交锋?[J]. 中国翻译 (5): 24-26.
H059
A
2095-5723(2013)03-0085-07
(责任编辑 侯 健)
2013-08-22
通讯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