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升机,到底行不行?雅安地震直升机救援启示
2013-11-04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2013年4月20日10点3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居民周志兴在尚未完全倒塌的家中听到了空中轰鸣的旋翼声。尚未完全从突如其来的地震所带来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他循声走出了“门”——一堵尚未完全倒塌的墙。随后,这位六十五岁的老人生平第一次亲眼看到真实的直升机。
两个多小时之前,一场7.0级的地震改变了芦山的一切。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舟曲泥石流,直升机一直是灾后救援的重要力量。直升机救援水平不仅是国家直升机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能力的重要表征。或许正因如此,此次雅安地震的震后救援中,直升机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成绩:不断提高的救援能力
芦山,一个有2300 多年历史,以司马相如古驿道和三国大将姜维墓等古迹而闻名于世的小县城因2013年4月20日那场大地震来临,和与它毗邻的宝安县一起,成为直升机救援的关注焦点。
直升机救援是一项伴随着危险的工作。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低能见度以及随处存在的跨山电线,都会对直升机和飞行员造成致命的损伤。这一点,在五年前的汶川地震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直升机双机降落偏辟乡镇,一片空地显得很紧要。
2008年5月12日,汶川震后两小时,成都军区陆航团2 架直升机飞往汶川时,进入山区河谷后浓雾渐起。直升机爬升近2000 米仍飞不出云层,强行摸索飞行10多千米后被迫无奈返航。两天后,也就是5月14日,经过6 次尝试后,直升机终于在汶川机降成功。此外,汶川地震中失事的邱光华机组,就是在浓雾中采用目视跟进飞行,又遭遇低云和强气流,在上升拉开距离过程中失踪的。
芦山、宝兴的地形条件与汶川相似,城镇所在的河谷两侧,山峰多在海拔4000 米左右,宝兴县所处峡谷宽度在300~1000 米,比汶川地区峡谷略宽。震区山地多跨山电线,极易给直升机造成损失。此外,最大的飞行障碍还是高山河谷气候带来的雨雾和湍流,其中雨雾因素占大部分。
成都军区十三集团军陆航旅正在装载救援物资。
因此,芦山、宝兴震区的救灾直升机面临的困难也主要是两条:只能在峡谷中飞行,航线容量极小;雨雾影响能见度,无法着陆。5年之后,当年汶川直升机救援的主力之一,成都军区陆航团已经扩编为旅,所拥有的直升机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在经历了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之后,中国军队的直升机救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然而,面对全新的挑战,中国直升机能交出的,又将是怎样的答卷呢?
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第13 集团军某陆航旅的休假飞行员全部自动结束休假,其中28 岁的飞行员张尚年是推迟了婚礼,紧急归队。当天上午9:18,地震发生后1 小时16分,成都军区陆航旅两架直升机起飞,10 时25分便从震中传回现场视频。成都军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直升机大队的米-17 也于9:26 进入芦山上空勘察起降点,当天共开辟4个临时起降点。当天11:13,成都军区参谋长周小舟乘直升机降落芦山县金花社区,15:15 第一架救援直升机在太平镇降落,16:51 便将李克强总理送入灾区。陆航旅则全天出动15 架28 架次,前运60 人,后送重伤员12 人。与芦山同为地震重灾区的宝兴县则于21日凌晨便开辟出直升机起降场,21日上午9:06,第一架直升机在宝兴降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月21日,我成都军区陆航女飞行员张博在蒙蒙细雨中驾驶米-17 直升机,一天之内三进三出芦山县太平镇震区,被网友誉为“巾帼英雄”,成为此次灾难中的一段佳话。
在震后的黄金72 小时内,成都空军累计出动直升机80 多架次,空运590 人、物资100 多吨;陆航旅累计出动直升机37 架132 架次,空运385 人,物资20.7 吨。
相比于汶川,中国直升机在芦山地震中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也值得肯定的。
评价:肯定进步 面对不足
一架直升机将一位紧抱患病婴儿的母亲,从偏辟乡镇空运到成都。
直升机降落在宝兴县狭窄的公路上。
面对成绩,公众予以更多的是肯定的声音。然而,相关的质疑和不解,也屡屡出现于媒体和网络。其中,“救援直升机数量偏少”是舆论讨论的焦点之一。在新浪微博上,不少网友贴出了英军、美军的直升机救灾的相关视频和数据。成都军区官方微博“雅安芦山抗震救灾”上,有数千条留言和回复涉及救援直升机数量偏少的问题。在4月25日国防部的例行记者会上,诸多主流媒体也向也向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提出了“为何救灾开始军方没出动更多直升机”的问题。对此,发言人杨宇军解释:“面对这样的灾害,我们必须从满足抢险救灾急需出发,合理确定兵力规模。此次救灾,就是根据震区高山峡谷地形、救援作业面窄等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关兵力的。”
直升机数量之外,在震后黄金72 小时内,宝兴县灾区救援直升机连续两天出现无法降落的情况,也引发了公众的讨论。4月21日下午16:45,两架直升机因降雨无法在宝兴县城降落,不得不返航;4月22日下午15:00,宝兴县灵关镇直升机起降场上,一架米-17 直升机又因积雨云无法降落,最终遗憾返航。面对这两次事件,一名宝兴出生的网友专门在网上发出帖子,认为造成直升机无法降落的原因在于宝兴的地形和地面条件,“全县只有灵关镇勉强符合直升机降落的条件”。
除了直升机数量和降落问题之外,此次救援中国产直升机的“缺席”,也让许多军事爱好者和航空爱好者惋惜不已。从诸多的媒体报道来看,在芦山、宝兴震区救援行动中大展身手的依然是美制的“黑鹰”直升机和俄制的米-17 直升机,国产直升机难见踪影。有消息称空军曾派出武直9 和直8 协助救援,但因载货量和性能有限,应对极端天气状况的能力也不够,这两款直升机均不能发挥重要作用。于2010年开始装备的武直10 和武直19两款全天候攻击直升机,均配备有地形跟踪雷达、昼夜观瞄系统和头盔显示器,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此前曾有军事评论员认为此次芦山震后,这两款直升机至少可用于灾区的侦察。然而,在后续的众多媒体报道中,这两款直升机也不见踪影。
面对种种质疑,专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针对直升机数量的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沛清认为,直升机在救援时往往受地形和海拔限制。每一种直升机都有不同的设计性能,如果这种直升机是按照在低海拔地区使用而设计的,那么它就很难在高海拔地区正常飞行作业。
军事评论员吴戈则认为,此次芦山、宝兴震后救援工作中,陆航出动直升机37 架132 架次,平均每架直升机出动3.56次,扣除天气和航路的影响,这样的出动频率并不低。之所以公众认为直升机数量不足,根源在于我国直升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外军有一定的差距。
吴戈认为,面对四川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地面条件,无数次救灾经验表明,直升机出动的效率比规模更重要。2004年日本新潟地震发生半个多小时后,自卫队的飞机就相继飞往灾区,可调用的飞机达180 架。2006年美国洛杉矶地震后十余分钟就有媒体直升机直播灾情。德国保证国内救援直升机15分钟到达事故现场。相比于国外发达的直升机救援体系,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差距,迎头赶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认为,在灾害救援上,我国的直升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救援机型不配套,因此应该加大直升机的研制力度。
军事评论员朱江明则指出,相比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期,中国军队直升机的装备量已经达到1000 架的水平,虽然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已经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朱江明认为,从本次雅安地震救灾中前线反应的情况来看,直升机部队的反应速度和出动频率均远高于汶川地震,“4·20”当天就出动了直升机部队参与救援。然而可惜的是,军用直升机的应急改装工作仍旧没有进步,现场曾出现运载医护人员进入灾区无法找到合适着陆场而被迫返航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加装救生绞盘/吊篮等专用装备解决的。同时,当地具备直升机垂降训练的医护人员几乎没有,具此类专业素质的特种部队成员很少利用自己的专长协同航空部队行动。对于这些不足,需要我们有客观的认识。
未来:硬件与软件并重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直升机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全社会所认识。今天,不仅各军区下属的陆航团纷纷扩编为旅,军用直升机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随着通用航空的发展,民航直升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次芦山、宝兴地震后,4月29日,东方通航天津机组的直升机也飞往灾区参与救援工作。据估计,未来十年,中国民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将超过1500 架,在2020年有望达一万架左右。仅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计划15~20年左右建成以直升机为主的24 小时航空救援体系,就计划投资300 亿元,购置约1050 架直升机。目前,国家为支持和加快直升机产业发展,在“十二五”转型升级规划中明确将包括直升机在内的通用航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使得中国的直升机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芦山、宝兴地震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说明未来中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与挑战。
军事评论员吴戈认为,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未来发展,除了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之外,加快航电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直升机的作用。吴戈指出,目前国内直升机在装备上与外军有着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国的MH-60K 和MH-47E等特种作战直升机能在夜间30 米高度低空飞行,靠的是APQ-174(V)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多模态雷达。CV-22 特种作战倾转旋翼机的APQ-186(V)还增加了低功率/低速度地形跟随/回避,以及地形测绘方式。
此外,包括云雾在内的低能见度中安全降落的装备近年也发展很快。目前,湾流公司率先在公务机上采用三维合成视景系统(SVS)将全球跑道和障碍物数据库与全球地形数据、实时交通信息,以及飞行数据叠加。即使在海拔4000 米的山峰上空的云层中穿行,驾驶舱外象罩着一堵白色的墙,飞行员仍可胸有成竹。
陆航女飞行员张博在灾区。
直升机灵巧躲避过危险的灾区高压线。
霍尼韦尔公司为美军开发的系统将94 吉赫毫米波雷达的实时图像与机载地形和障碍数据库融合,从而无惧沙尘和云雾。加上先进的飞行控制律,它将使美国陆军经过电传操纵改进的UH-60M 直升机自动完成进场着陆。美国海军的系统则用多条光纤激光束上观空速、风向和风速,下观高度和地速。欧直公司为 NH90 直升机订购的激光避障系统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可发现700 米外5 毫米粗的电线,并能区别障碍种类,按威胁程度排序和记忆。这些国外大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借鉴。
朱江明则认为,作为高技术装备的一种,直升机设计、性能、航电及武器装备等硬件固然重要,飞行员训练、后勤保障及配套体系以及灵活、及时的指挥体系等软件,也不可或缺。比如,从汶川、芦山两次震后救援来看,中国直升机飞行员在技术上,与美军高水平飞行员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几次直升机无法安全降落的事件,都与地面引导系统有关。因此,未来中国直升机的发展,需要硬件与软件并重。此外,两次震后救援中,来自俄罗斯的米-26 重型直升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重型直升机的研发,有可能成为中国直升机产业的重点。
总之,面对成绩,我们有理由自信:面对种种问题和不足,我们也无需气馁。中国直升机产业未来发展的契机,就是在不断遭遇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