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是情绪的语言
2013-11-01
细细体会这些不同的哭泣,你仿佛能感受到人在不同宣泄下的情绪。人类需要眼泪,因为眼泪是我们情感的真切流露。各种流泪表现是通过人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的各种器官放松、舒缓,使我们的泪腺松弛、展开,然后伴着情感而涌出。眼泪的形成和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情绪产生和转换的过程,如很多人都有过在悲伤时痛哭一场后的放松感。
但人们往往认为流泪是软弱甚至无用的表现,尤其对于男人而言。在中国,“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是打小被灌输的。所以,女孩一哭,父母安慰,男孩一哭,父母训斥。男孩从小就知道哭泣是丢人的事儿,是软弱和无用的表现。男孩在成为男人以后,已被塑造得流血不流泪,有泪肚里咽,不愿轻易流露情感了。
“男人流血不流泪”似乎是一种世界现象,不过,这是自19世纪以来的世界现象。历史学家回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只有男人的情绪是值得褒奖的,眼泪并不一直是女性的标记。尤其是在18世纪的戏剧中,剧中男性人物因感情、同情或爱情而时常哭泣,甚至痛哭,这是“男人味”的眼泪。直到19世纪以后,眼泪才赋予“女性”的标签,男人的眼泪不再被允许,不再被提倡。
其实,男人不哭,成本太高。人口寿命的统计数据表明,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高5~10岁。比如,有一项对重庆市百岁老人的统计,该市有百岁老人996人,最高寿的是118岁,其中百岁女性有786位,男性有210位,女性是男性的3.7倍。专家认为,女性长寿的秘诀,除了其职业、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外,善于啼哭、经常唠叨也是其寿命长于男子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一项几百名男性和女性的调查研究后发现,人们因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人们在哭泣后,在情绪强度上一般降低40%。那些不哭泣,没有利用眼泪把情绪压力降低消除的人,结果是影响了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男儿有泪不轻弹”作为一种品格,当然可以推崇,但从健康角度看,男人当哭之时不妨哭。
就连乔布斯也经常哭,据“BOSS”秀中的一位嘉宾说,在《乔布斯传》中,描写了乔布斯在不同时间的157次哭,有时候,他不是婴儿般地哭,而是号啕大哭,倒地痛哭。男人在悲伤痛苦时强压泪、装平静是对身心的摧残,科学家认为,这几乎是一种慢性自杀。当然,他们也同时提出,长时间的哭泣对身心也不利,15分钟的情绪释放比较合理。
英国有一个痛苦俱乐部,每个人进去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哭来充分发泄内心的情感。哭得千姿百态的人,出来时却判若两人,脸上是那样的放松和满足,犹如雨过天晴。
(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面由心生:情绪养心术》 作者:蒋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