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牵线,图书为媒——叶飞与王于畊

2013-11-01

现代阅读 2013年11期
关键词:张茜叶飞政治部

黄桥战役结束,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叶挺未到时,陈毅任代总指挥,胡服(刘少奇)任政委。此时,新四军北上发展苏北的先锋大将叶飞在战场上威风八面,下了战场却发生了变化,要么发脾气,要么就闷头一言不发。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1914年生于菲律宾一个华侨家庭。他5岁回国,在厦门读中学时就参加革命,后在闽东创建闽东苏区和闽东独立师。新四军成立后任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奉命东进后,叶飞和他的部队在大江南北的抗日战场上连战连捷,所向披靡,成为新四军的一支主力部队。这时叶飞才26岁。

陈毅听说叶飞经常发脾气这件事,笑着说:“不好了,要解决叶飞的问题了。”说完他让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带上服务团的名册,叫上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三人扬鞭催马赶到了叶飞的驻地。叶飞正闷坐在屋里,忽然看见陈毅等三人直奔而来,以为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急忙问:“陈司令,又有什么紧急任务?”

陈毅笑了笑:“是有个紧急任务,下面反映你性情大变,脾气暴躁,我看不是,是你该成家了。我们3个人是来做月老的。”

叶飞没想到陈司令竟然是为他的事情特意来的,心里热腾腾的,脸上飞红,辩解道:“他们瞎扯嘛,没有的事,我很好!”

陈毅不听叶飞的解释:“说吧,小叶你想要什么样的,是美女,是才女,服务团的人尽你挑。”

朱克靖把花名册往桌上一放说:“小叶你挑吧。论美女我们服务团有四小名旦,论才女我们有三大才女,你表个态吧!”

叶飞看到陈毅、朱克靖这样认真,不是开玩笑的,也不由得认真起来,想了想说:“我还是喜欢有才的,才女吧!”

朱克靖翻开花名册:“好,要说才女,第一是王于畊,写过两个大剧,工作能力强……”

没等朱克靖介绍完,叶飞就打断了说:“对,就是王于畊!”

陈毅很奇怪地问:“你以前就认识王于畊?”

叶飞说:“不认识,刚到云岭时,我就见过服务团出的墙报,王于畊写的文章不但文字流畅,而且也很有思想深度。我还看过话剧《繁昌之战》,听说她也是编剧之一。”

陈毅哈哈大笑:“原来你早注意她了。来之前张茜也专门推荐王于畊,这不都想到一起去了。”陈毅转过脸对钟期光说:“老钟,回去就把王于畊调过来。”

陈毅对叶飞说:“我们把人调过来,成不成就在你了。我主张抗日持久战,恋爱速决战。”说完陈毅三人大步迈出指挥所,跨上马急速奔去。

钟期光回到海安政治部,就把王于畊找来。钟期光看看眼前这个精干的女兵,觉得叶飞的眼光真不错,他笑了笑说:“我们准备把你的工作调动一下。”

王于畊心里一慌,紧攥着手问:“到哪里去啊?”

钟期光说:“你也长大了,该到更大的世界闯一闯了。这次调你去战斗部队,去一纵,具体工作到那再定。”

王于畊一听是调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脱口而出:“我不去!我到战斗部队什么都不会,还是留在服务团。”话刚出口,王于畊自己也觉得有些过分。没想到钟期光主任一点不生气,耐心地说:“女兵虽然不能到连里、营里,但你在旅里、团里还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现在部队宣传、组织、青年、民运都缺干部。”说着话锋一转,介绍起一纵司令员叶飞了,然后更是希望王于畊在个人问题上往前迈一步。

王于畊这才明白,这次调动还有着另外的目的,她本来就慌的心,更加乱了,什么话都不说了,最后推说:“容我再想想。”一溜小跑地跑回了驻地。这一晚上王于畊失眠了。

第二天,政治部通讯员送来了钟主任连夜赶写的一封信,王于畊拆开一看,仍是那样耐心、委婉的口气,三页有两页是介绍叶飞的,一页是钟主任的劝导。

这时她的好朋友张茜也来找她了。张茜说:“还记得我们在云岭杜鹃花旁的谈话吗?”

王于畊点点头。

张茜说:“那天你说要的是生死之交,那个人今天已经来了,叶飞是个很优秀的领导,他也是一个可以相托付的人,去吧。”说着张茜又掏出封信给王于畊说:“这是陈司令给你的信。”

陈毅的信仍是在介绍叶飞,然后是劝说王于畊,其中一句“走上新的征途吧,你要快马加鞭”,又深深地催发了王于畊的战斗激情,她体会到了领导和组织的苦心和信任,她得到了战友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她自己做了选择,一个永不后悔的选择。

王于畊是个做事雷厉风行又不事张扬的人,第二天她趁同室的人不在时,飞快地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跑进钟期光的房间,响亮地报告:“钟主任,我服从组织的安排,请马上给我办手续,我即刻就动身去一纵报到。”

钟期光哈哈大笑:“我说王于畊是好样的,够一个标准的军人,好,你马上就去一纵,直接向叶司令报到。”

王于畊马不停蹄地赶到一纵,叶飞正在焦急地等着,一看王于畊进门,不容她报吿,就忙让她坐下,马上冲泡了—杯热茶给她。叶飞说:“王于畊同志,欢迎你到一纵来,先歇口气。一会儿让警卫员黄中贵送你到政治部,我已经和他们讲了,你先住下来,熟悉下环境。我有个会完了,再找你详细说说。”接着对警卫员说:“你帮小王同志拿背包,送她到政治部去。”说完叶飞和几个参谋走了,黄中贵说:“王同志,你多坐会儿,等我把书箱子收好,就送你去政治部。”

王于畊一听到书,立刻来精神了:“什么书箱?我也看看。”出了门看见院子里铺满书,黄中贵麻利地把书收起来,一摞摞放进一个木箱。

王于畊一边翻,一边惊喜地叹道:“哟,这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还有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啊!”

黄中贵很得意地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说:“这是首长最喜欢看的书。”

王于畊一看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书页有些破旧了,看得出书的主人经常翻阅,王于畊心中忽然有种共鸣,似曾相识的感觉。她拿了本《战争与和平》第一卷对黄中贵说:“借给我看看,我还没看过呢。”

黄中贵急忙说:“不行,首长说不准借给别人。”

王于畊问:“为什么不可借人啊?”

黄中贵悄悄地说:“这些书都是他到处收罗来的,可宝贵啦。每打到一个地方,首长第一个就是找报纸,找书。首长说了,借书的人多半都是不还的,所以保护书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借人。”

王于畊笑了:“你们首长还真是细心。我一定还你,再说你这么多书,我还要换下—本,怎么能不还,我拿走这一本。你放心吧!”

这样王于畊隔三差五地就往司令部跑,叶飞也常在那儿等她,两个人就边翻书箱边谈,谈得最多的当然是书。

王于畊没有想到叶飞不但是个战将,还对文学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她开始钦佩他渊博的学识,以及过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天,王于畊又兴致勃勃地跑到叶飞处,黄中贵见了她说:“王大姐,首长到指挥部开会去了,起码要两三天才回来。”

王于畊听到叶飞不在,顿时有些怅然若失,无精打采地说:“我又不是来找他的,我是来和你换书的。”

黄中贵捂着嘴偷偷地笑着:“我知道你是以换书为由头的。”

王于畊嗔着说:“同志不要乱讲,不然我就走了。”

黄中贵认真地说:“王同志你要多来啊!自从你来了以后司令的心情好多了,原来要么发脾气训人,要么半天闷坐不坑一声。打完仗,他总是无精打采的。自从你来了以后,他的笑容就多了,有时还跟我们讲讲笑话。”

王于畊听了脸居然红了起来,“你哪来这么多话,快拿本书给我。”

王于畊的神情变化,早被精灵古怪的小警卫员看在眼里,等叶飞回来后,他就眉飞色舞地大讲一番。叶飞听了表面神色不动,心里却翻了几个过。

第二天上午,王于畊开完了会回到房间,看见黄中贵在门口不耐烦地来回转圈。黄中贵见了王于畊大喜过望:“王同志你才回来啊,我等你都快1个小时了。”说着把手上拿的一个信封交给王于畊说,“首长让我交给你的,他今天特别高兴,说只要我把信交给你就算完成任务了,就奖励我,放一天假,随便到哪儿去玩。我想到镇上去逛逛,可老等你不来,你看起码耽误了我1个小时。”

王于畊跑进房里,打开信封,信封里只有一张照片,叶飞头戴军帽,半侧着身,两个眼睛炯炯有神,背面写着“送给王于畊”和叶飞的签名。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王于畊却感受到叶飞炽热的情感,她知道可以生死相托的人来了,她也要担负起生死相托的重任了。

很快叶飞与王于畊结婚的报告送到了陈毅的桌子上,陈毅高兴地要通了叶飞的电话。

陈毅说:“叶飞啊!你抗日持久战打得好,恋爱速决战也打得好。我们同意你的报告了,转告王于畊,张茜也祝贺她。”

1940年11月29日,叶飞和王于畊、副司令张藩和彭克、参谋长乔信明和于玲举行了集体结婚,全旅部的干部都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婚礼。

(摘自人民出版社《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回忆母亲张茜、王于畊、凌奔》 作者:陈丹淮 等)

猜你喜欢

张茜叶飞政治部
Effect of the magnetization parameter on electron acceleration during relativistic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ultra-intense laser-produced plasma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de cycle perform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kinetic performance under stress loading*
叶飞在玉井
Phase-related noise characteristics of 780 nm band single-frequency lasers used in the cold atomic clock∗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爱琳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
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