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边陲一颗黑珍珠
2013-11-01
中国的城市太多了,东北边陲小城黑河,人口不足200万,不甚知名。但是,对于地理爱好者来说,五大连池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天然火山博物馆的魅力巨大。
在黑河机场一下飞机,马上呼吸到新鲜得令人沉醉的空气。这里的绿色植被茂密得不让烟雨江南,写意的白云在瓦蓝、深湛的天空徜徉,滚滚奔腾的黑龙江水气势雄浑却默不作声,带有俄罗斯风情的城市建筑和街道则告诉你到了中俄边界地带,到了“中俄双子城”。
北有黑河,南有腾冲。——这是单从火山地貌的观赏角度来看。倘若不到黑河,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福分。熔岩冷却后形成的黑色石海,波涛汹涌,从一座山坡蔓延至另一座山坡,蔚为壮观。不时会有一株白桦或爬地松出现,甚至还有野菊、刺五加生长其间。眼前这黑色景观的生成已经有70万年历史,而最近300年也有火山躁动,1719年小兴安岭南麓的火山爆发曾震撼康熙的清廷。
走着走着,不知哪一位睿智的同行幽幽地发出一声感叹:“人有什么可骄傲的?连一块石头都活不过!”一时间,忘记了烈日暴晒,也不再觉得口渴,久久凝视这些曾经燃烧过、沸腾过、奔流过、历练过的火山石,顿生一种敬意,也顿悟人生:淬火的石头或许更加坚强,黝黑的面色更显示阳刚。我们与其像小溪中冰冷、圆滑、滋润、闲适的鹅卵石一样度过一生,倒不如像这些火山石一样拥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拥有无比温暖的生命体验,拥有一颗炽热的灵魂。
傍晚,在一片深邃、旷古的静谧之中,我们终于看到了火山堰塞湖——举世闻名的五大连池的落日。这一幕情景定格在镜头里,也永驻心间。那是人间少见的温情脉脉,也是自然赋予的深情款款。我们分明是在见证天地之交的一份美妙,一份佳缘,一份情愫。
当落日与湖水拥抱时,落日的眼睛是亮的;当湖水与落日接吻时,湖水的面色是红的。
岸边水草婆娑,芦苇荡漾,归舟已经系缆,渔火尚未点燃,只觉凉风清爽在耳鬓,但见金星闪烁于高天。此时此刻,万籁俱寂,惟有远道而来如我等,甚是得意忘情,任凭开怀、放肆的嬉笑声打破宁静,搅乱薄暮暝暝。
沿着湖水漫步,直到星月满天是最惬意的。
一些平时开车、不常走路的人也尽情享受徒步的乐趣,谁让此地是绝佳的天然氧吧呢。
第二天早起,爬山,拾级而上,列队去拜谒难得一见的火山丘。五大连池风景地,一共有14座火山丘。总觉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选择珠穆朗玛峰虽好,但要选择黑河也很有寓意。五大连池正好象征奥运五环,而14座火山丘则预示近14亿中国人。况且这里阳光好、空气好、水质更好。药泉山的矿泉,被称为冷水碳酸矿泉,饮用可以治疗胃病,洗浴能够保养皮肤。难怪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专程来这里疗养,享受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火山丘看上去如同一口黑锅,锅很大,锅底很深,想象着坐在锅底很热,若被扣上此黑锅定受无尽煎熬与痛苦。然而,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在这口黑锅前照相,留影,毕竟,大家都是锅外人,小心翼翼地站立在锅沿儿上。
告别黑河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去游江,坐上一只船,去畅游穿过黑河繁华市区的黑龙江。俯瞰江流浩荡无际,内心波涛涌动莫名。我见黄河时毛躁少年,会长江时峻急壮岁,晤黑龙江时因循迟暮。蓦然回首,世事苍茫。人生能见几条江河,黑河从我心头流过。
黑河,东北边陲的美丽城郭,多想捧在掌心的黑珍珠。
(摘自《北京日报》 本文作者:彭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