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伽利略
2013-11-01
经过不断锤炼自己的观点,伽利略最终完成了《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部伟大的著作。伽利略在书中用证据来比较亚里士多德体系与哥白尼世界体系。1616年,他被传唤至宗教裁判所就是由这个事情引起的。宗教裁判所告诉他,哥白尼理论是异端。
伽利略完成《对话》用了6年的时间。他称之为《对话》是因为他利用了文学写作中流行的戏剧形式对话。伟大的哲学家帕拉图就是利用了这种有力、引人关注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伽利略在一封私信中写道:“我在《对话》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我为哥白尼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1630年5月,伽利略带着手稿到达罗马,并亲自将其交给了监察官。他很清楚监察官将会检查什么,所以他很自信一切将会很顺利。
神圣法院主事(首席监察官头衔)最初的反应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随后就改变主意,说将要保留此书更长一段时间。
此书能否在佛罗伦萨出版取决于教皇的监察官的同意。佛罗伦萨的监察官知道这件事很棘手,就向修道院院长请示,修道院院长又向教皇征求意见。
伽利略对结果依然充满信心,但他知道出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于是就让出版者先开始工作,结果证明伽利略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从他带手稿去罗马的那一年,就得到了教皇监察官的同意。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对话》的序言和结语由教皇监察官代劳的话,这本书就可以出版。伽利略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服从。然而他暗地里把他们写的序言和结语改成了铅字,别人就可以看出这些不是原文的内容。
1632年2月书印出来了。当书运到罗马的时候,很多人对书中的人物津津乐道,对号入座地进行猜测。一些人猜出来书中说的就是他们,因此他们觉得受到了伽利略的怀疑和嘲讽,这让他们非常生气。很多人要求禁止《对话》的发行,但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教皇的监察官已经阅读并通过了官方的审查,所以禁止这本书就是对监察官工作的质疑。
佛罗伦萨的监察官对这本书的审查通过感到了恐慌,要求印刷者召回,禁售出版物加大了宗教裁判所的工作量,因此教皇乌尔班八世决定建立一个专门审查书籍的委员会。
《对话》开始在罗马流行,教皇的耳目嘀咕书中的一个人物“辛普利耶”就是以教皇为原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哥白尼。乌尔班八世想听到的正是这样的话,于是伽利略被传唤到了罗马的宗教裁判所。教皇想让他明白教皇在这个世界上是至高无上的。
在佛罗伦萨,伽利略立刻称病卧床不起。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被带到罗马去受审。伽利略马上就是70岁的老人了,必须要忍受着病痛。在寒冬里从佛罗伦萨长途跋涉到罗马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折磨。
他这次去罗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押送过去的。由于托斯瓦纳宫廷的帮助,这位首席数学家没有被关在罗马教廷的监狱里,他们允许他住在托斯瓦纳驻罗马使馆里。他显然受到了监禁,不许接待外人来访,也不能跨出大门一步,防止他把异端邪说的病毒传染给别人。
两个月后伽利略受到了审问。有关他的案子的传闻被人们添油加醋地传来传去。有些人建议在人们面前审判这位老人,并要求动用刑具。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1633年4月到6月,伽利略受到了宗教裁判所的4次审问。刚开始只有2个男人和1个修女在记录,后来达到了12个人。
很明显,宗教裁判所在第一次审问中想给他定“异端”的罪名,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伽利略的《对话》是已经上交给监察官,并得到了同意的。他们看一招不行,又出一招。说他们警告了伽利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宗教裁判所开始查找他曾经违反他们规定的证据。
这次伽利略表现得很顺从。他拿出一封信。信中说他来罗马是自愿的,并说他们已经向他解释了哥白尼的观点与《圣经》是冲突的,哥白尼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觉得假设的理论是可以被讨论的,《对话》讨论的就是假设的理论。
当伽利略认识到现在情势的严重性时,他有点低头了。他必须得说宗教裁判所想听的话:“在书中我没有坚持也没有辩解地球是运动的,太阳是静止的。恰恰相反,我反对哥白尼的观点,以为哥白尼的证据是不牢固的、不确定的。”
审问结束后,他就被带到了禁闭室。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关在罗马教廷的监狱,而是住在了宗教裁判所的套间。尽管是囚禁,但是仍然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托斯卡纳大使一直很关心他,尽力向他们施压。为了寻求释放他,让他有个舒适的地方住,他们之间展开了谈判。一个牧师被派了过去,想让伽利略明白如果他不妥协,将会有遭受折磨的危险。
3个星期过后,进行了第二次审问。这给了他准备妥协的机会。当他受审回来后,伽利略说他用了更多的时间去重读《对话》。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观点太强词夺理了,缺乏证据;整本书就是无聊的产物;他自愿续写《对话》说哥白尼是错误的。这些听上去是伽利略所谓的屈服,其实他不想让别人确信他的悔悟。他最想要的就是让这本书传下去。多亏托斯卡纳宫廷的施压,下一次审问将会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进行。
10天之后,伽利略又回到了被告席。他带去了写好的辩护状和1616年贝拉明写给他的信。他继续主张自己没有违反宗教裁判所的规定。教皇决定伽利略必须再受审一次,这一次要好好地审问出他写《对话》的意图。宗教裁判所宣布为了审出他的“意图”,他们可以按照规定,使用包括折磨在内的任何方法。《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被禁止出版,这意味着它已经被列入了教会禁书。
1633年6月21日进行了最后一次也是最重大的审问。他们审问他写作此书的意图是什么。从一开始伽利略就注意到了这两个有冲突的宇宙观点,但是他说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当教会向他挑明托勒密体系学说是正确的时候,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宗教裁判所警告他要么选择说实话,要么选择受折磨。伽利略重申没有坚持哥白尼的观点,即使受到禁止后也没有坚持这个观点。
第二天他返回法庭等待判决。教会宣布他由于坚持异端学说而获罪,但是将会赦免他。赦免的条件是,他得承认“涉嫌异端”。判他关在罗马教廷一段时间。作为赎罪,他在3年内每周需要背诵7篇《赞美诗》。必须要宣读写好的忏悔书。
尽管他们需要什么东西,伽利略就准备什么东西。他在忏悔书中坦白自己通过欺骗的手段使监察官通过了《对话》的审查。于是,伽利略穿着白袍跪在他们面前宣读忏悔书。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对伽利略的判决显然过重。但是在当时这个判决还是较轻的。1600年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当教授的时候,宗教裁判所折磨乔达诺·布鲁诺,然后用火刑把他烧死在了罗马。布鲁诺的获罪是因为他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布鲁诺深信自己的信念,为此他时刻准备着死亡。
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一直都在讨论伽利略在面对宗教裁判所的时候是个勇者还是个懦夫。他当然明白公开宣扬自己的观点会遇到危险。当《对话》出版的时候,锡耶纳大主教皮科洛米尼警告他的理论将会成为异端。他告诉伽利略:“你已经逐步地消除了那些掌握科学的人的疑虑。他们不想干别的,只想回归圣洁。”
(摘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伽利略 达尔文》 作者:[英]Ina Taylor 等 译者:王蕾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