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中国-东盟”峰会讲话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2013-11-01郭换换
郭换换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峰会”指“某一行业或范围内,高层领导人或者主要成员参与商讨的会晤”[1]。国内外学者从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等角度对峰会进行了研究[2,3]。有些学者从语言角度对讲话中进行了探讨,其研究多集中在语用策略及新词翻译策略等[4]。然而,探讨领导人是如何通过话语参与建构国家形象及身份建构的研究尚属空白。
1997-2011年期间,中国东盟双方相继举行了14次领导人峰会。会议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历届峰会都发表了不同形式讲话。笔者以中国国家领导人1997-2011年期间“中国—东盟”峰会上的讲话为例,利用语料库与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其讲话中的不同类型词汇的选择和协作使用,阐释并回答中国国家领导人通过讲话这以话语形式“建构了什么样的国家身份”及“如何通过话语建构了国家身份”两大问题,以此揭示话语、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话语与国家身份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语言不仅反应社会现实,而且建构和重构社会现实,理解社会行为必须首先理解语言”[5]。该领域的讨论更多涉及的是理论层面上的解释,没有真正涉及语言实践层面。而 CDA视“话语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功能”[6],希望通过分析语言揭示身份建构和理念建构,探讨现实中的权力关系。为此,有学者指出“可以把 CDA研究引入到国际关系相关研究之中,使其成为后者进行具体话语分析的有效工具”[7]。事实上,二者的结合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如何通过话语对国家身份进行建构,CDA则是希望揭示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的实现条件。
实现二者的真正结合,关键是如何将具体的语言符号与抽象的国家身份建构联系起来,使其一方面揭示国家身份建构与语言运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又为分析语言建构国家身份提供理据。为此,基于对 vanDijk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socio-cognitiveapproach)—“话语与社会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是需要通过‘认知’这一中介”[8]的认识,以语言、社会现实及互动等为核心要素,同时考虑认知的相关因素,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来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图1)。
图1 话语与国家身份建构综合分析框架
从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看出,处于其中心位置的是以“想象共同体”[9]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认知空间,并上下连接话语实践(讲话)和社会实践(国家身份建构),从而成为该模式的“中介体”。具体来说,国家身份建构是一种特定社会实践,话语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互构关系。然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社会认知因素是这种互构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社会和历史语境是话语实践的重要要素。基于该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家领导人通过话语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身份,并进一步分析该国家身份是如何通过话语来进行建构的。
二、语料及分析过程
文章语料为中国国家领导人自1997至2011年间历届“中国—东盟”峰会上的讲话,全部来自中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该自建语料库有13个文件组成(在第12届峰会上没有发表讲话),包含16 775个形符(tokens)和2 051个类符(types)。“语料库软件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呈现语言,这往往能够使研究者去发现一些经常被忽视的语言型式。”[10]研究采用的语料库软件分别为中科院汉语词法分析系统 ICLCLAS及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3.2.1。同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技术,对“中国—东盟”峰会上的国家领导人讲话中主题词、词丛及搭配分别进行检索分析,辨别具有显著特征的语言型式,探讨国家领导人讲话如何通过话语对国家身份进行建构。
(一)主题词分析(Key words)
单篇或多篇文本中具有超高复现频率的词被称作主题词。该研究中,利用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作为参考语料库与自建语料库进行对比并提取主题词,如表 1所示。
表1 主题词提取
Flowerdew指出“词汇重复和模式化是建构语料主题的最明显方式”的观点[11],表1中这10个主题词实际上构成了所有讲话的主题。如果试着把这些词语排列起来,再加上几个附加词,便可以得到如下内容:中国东盟双方(在各)领域共同发展(和)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充分表明了中国国家领导人致力于与东盟发展合作、友好、和平的关系。
(二)高频词汇的历时分析
表2显示,讲话中对“中国—东盟”之间关系的建构在总体趋势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关注点仍然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发展(仅是频率排列位置的差异)。第一届讲话中出现的“东盟”“中国”“合作”“发展”在以后的历届讲话中都有出现。这些主题词的出现设定了国家身份建构所遵循的“话语秩序”(orderofdiscourse);其余几届的讲话中出现的新的主题词(第二届中的“金融”、第三届中的“农业”及第九届中的“禽流感”等)构成了国家身份建构的“新话语”。新老话语的互动最终构成了讲话中参与国家身份建构的话语。
通过历届讲话主题词历时分析得知,“合作”在历届讲话中使用频率高(仅次于“中国”和“东盟”)。由此可以得出,国家领导人十分注重与东盟各国建立及发展“合作”;“合作”的反复运用,建构了中国作为东盟各国“合作者”的国家身份。探讨中国国家领导人通过话语建构“合作者”这一国家身份的。该分析主要包含节点词“合作”的“词 丛分析”、“索引分析”两大部分。
表2 历届讲话主题词历时分析
(三)索引分析(Concordance analysis)
以上分析得知,“合作”是历届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峰会上讲话中使用频率较高且与国家身份建构相关的主题词之一。为了获取更多关于“合作”共现的数据信息,对该主题词的三字词丛(cluster)进行考察,见表3。
表3 主题词“合作”的三字词丛
表4 “领域的合作”索引行
表3反映出诸如“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与合作”等表达的多次反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有必要对其索引行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这些词丛背后所隐藏的涵义。以下着重考察位居前两位的高频率词丛—“领域的合作”“交流与合作”的检索行,见表4。
“领域的合作”的索引行表明了中国—东盟之间未来发展的核心——“多领域的合作”,其包括:“防务”“非传统安全”“可再生能源”“社会和民生”和“金融投资”等多个方面。此外,“合作”的话语通过“推动”“扩大”、“加强”和“更加重视”等词进行构建,更是表明了中国政府致力于与东盟发展的合作关系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
在接下来对“交流与合作”索引行的分析中发现,与之共现的词汇(尤其是动词)主要有:“增进”“加强”“促进”及“推进”等等,见表5。
表5 “交流与合作”索引行
根据Halliday关于概念功能的论述,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来体现;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12]。以上动词都属于“物质过程”的范畴。这些及物性系统的运用,表明了中国政府加强与东盟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决心及信心。
主题词“合作”的奠定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主基调,几个索引行的分析体现了“中国—东盟”之间合作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中国领导人从而通过讲话这一话语实践形式建构了“合作者”的国家身份。
三、讨论与结语
语料库技术有利于探求领导人讲话的语言特征,CDA能帮助研究者深刻地认识讲话这一话语实践与“国家身份建构”这一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以上分析得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其讲话中呈现了一个“合作者”的国家身份形象。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不是全新的东西,是中国社会历史话语的延续,是与当前国际关系主流话语及社会历史语境结合的产物。
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可从van Dijk所倡导的“话语—认知—社会”机制中得到解答:国家身份建构是一种特定社会实践;话语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互构关系;然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社会认知因素是这种互构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一旦一个国家身份的构建成为一般化的看法,它就成为了双方共享的理念及共同记忆。从而,通过共同记忆这一“认知”中介,话语实践和国家身份建构这一社会实践实现了互构。
[1] 曲伟,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96.
[2] Akira Kojima.The G8 Summit and Japan[J].Asia-Pacific Review, 2001(1): 99-106.
[3] 王光厚.美国与东亚峰会[J].国际论坛,2011(6):29-33.
[4] 郑艳.从“最高级会议”到“峰会”——谈英语外来词译法及效率原则[J].语言学,2006(8):159-161.
[5] 尤泽顺.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分析[J].东南学术,2011(5):240-248.
[6] 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9.
[7] 郑华.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福柯“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5(4):56-62.
[8] van Dijk T A.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 sociocoginitive approach[A].In R.Wodak, Meyer, Michael.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nd Edi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009: 162-186.
[9] Anderson B.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 New York: Verso 1983:4-7.
[10] Huston S.Corpus Linguistics[A].In K.Brown.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C].Oxford: Elsevier, 2006: 234.
[11] Flowerdew J.Identity politics and Hongkong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nt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of Hongkong first Chief Executive[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4(36):1551-1578.
[12]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5: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