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同语的审美价值及其翻译

2013-03-15王晓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习语句式语义

王晓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英语同语的审美价值及其翻译

王晓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同语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根据位置和作用将其分为五种形式。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同语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反复。它的句式均衡,节奏分明,表达有力,带给人模糊而又蕴藉的审美体验。从同语的内部语义关系出发,总结英语同语翻译的三原则。

英语同语;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审美价值;翻译

同语,新颖别致、生动活波、短小精悍,一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以及口语中运用得相当广泛。英语中的同语是一种特殊的反复,是世界多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格式[1]。

一、英语同语现象纵览

依据同语的位置和作用将其分为五种形式。

(一)同语判断

在两个相同词语中间加上“be”的某种形式,组成“N+be+N”或者“N+be+N and N+be+N”的判断形式。用来表示强调、让步或说明。例如:

例(1)和(2)属于单提式,即在一定上下文中单独提到的同语判断。例(3)和(4)属于同语判断的对举式,即由两个相互对比或对称的结构构成。后者由两个对偶式的同语组成,突出两类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别,在概念上泾渭分明,不能混淆。这种对举式体现了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二)同语施受

此结构中的施动部分和受动部分是相同的名词。其基本形式是:“N+V+N”或者“N+V+N, N+V+N”。例如:

例(5)和例(6)属于单联式。例(7)和例(8)属于双联式。双联同语施受比单联略胜一筹的是它在同语施受的基础上采用了对偶手法。它常取相似或相对的两种事物,双双构成同语施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强化同一事理。

(三)同语同位

两个相同的词语同时用做两个不同动词的宾语,以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基本形式为“V1+N+V2+N”。例如:

例(9)-(12)可以称为同语同位。这种句式都用动作承受者相同的句式来表达事理,所言事物均得到了有力的强调。

(四)同语接续

从合成词或派生词中分解出词根,与原词接续,从而组成一种特殊的句式,即“NX+N(其中NX代表合成词/派生词,N代表词根)”。这种句式格式新颖,表义手法巧妙、幽默。例如:

例(13)-(15)属于同语接续。它的特征是从合成词或派生词中分解出来的新词与原词属于同源词。

(五)同语重叠

一个连接词(多为and)连接两个相同的词语,即“N+and+N”。同语重叠使语意得到强调。句中相同的音响叠现,也格外好听。例如:

另外,个别习语中还用介词来连接两个相同的部分,如“Measure for measure.”“Gold is the sovereign of sovereigns.”等。后例较特殊。其中sovereign是被修饰成分,sovereigns是修饰成分。

二、英语同语现象的本质

英国语言学家Levinson在他的《语用学》一书中把“War is war.”[2]这样的句式叫做tautology。其特征是,两处的词性和字形相同。在上述18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其实每个句子中都含有反复(repetition)。例(1)-(8)属于首尾重复(epidiplosis)。例(9)-(12)属于同形重复(ploce)。例(13)-(15)属于同源重复(paregmenon)。例(16)-(18)属于同形重复。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你是你,我是我”“人心换人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山外青山楼外楼”等。张弓先生在他所著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第一次将这种句式作为一种辞格提出来,即同语。他下的定义是:“主语、表语同一词语构成压缩性的判断句,叫做同语式。”[3]此外,他还提出同语的另外一种形式,即主语、宾语的词语同形,而宾语的含义却比主语更复杂些。吴士文在《修辞格论析》中给同语重新下了一个定义:两处或多处的词性、字形相同,在内容上多为各有所指而又围绕一个中心的现象[4]。Levinson提到的“tautology”与汉语中的“同语”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表意功能上都存在许多共性特征。因此,我们把英语中类似的现象也叫做英语同语。从本质上说,它就是一种特殊的反复[5]。

三、英语同语的审美价值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同语句式均衡,结构对称,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带给人模糊而又蕴藉的审美体验。这里,我们专门讨论同语的审美价值。

(一)均衡美

均衡美是语言文字的均匀平衡显示出来的美感。同语的均衡美突出在它的形式上。形式上的对称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因此,同语在形式上的均衡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例如:

我们把以上两例建立在如下的坐标中(图1)。

图1 均衡美示例图

A、B两点分别代表前后N(iron/ truth);C代表“whets”或“is”。已知AC = BC,那么,ΔABC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对称图形。因此,同语能给人带来一种均衡美。

(二)音韵美

节奏是构成音韵美的一种主要韵律手段。节奏即由匀称的音节、整齐的句式、协调的轻重读音节、规律的音顿等所形成的抑扬顿挫的语音旋律。有规律地反复,是形成节奏感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同语特殊的句式,它的节奏非常严整。句子音节抑扬错综有致,各个意群长度和语速大致相等,句子前后的音步数基本一致。如果把整句或前后两部分视作一个或两个诗行,这些同语的节奏则与英诗的各种格律基本一致。

我们可将例(20)的节奏划为“-ⅴ-ⅴ-ⅴ-”,构成扬抑格格律。例(21)中同语部分可划为“ⅴ-ⅴⅴ-”和“ⅴ-ⅴⅴ-”。此节奏构成抑扬格和抑抑扬格格律。因此,同语具有的严整的节奏无疑给听读者带来了音韵美。

(三)力美

我们已经知道,英语同语本质上是一种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连续或间隔使用同一词语。无疑两次使用此词语比只使用一次的所产生的力度更强。例如:

例(23)可以改写成“She was handsome in her times; but she cannot eat her cake and have it.”。两个句子意思完全相同。然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her cake”在改写后的句子中只出现了一次,而在例(23)中却出现了两次。不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所言事物“her cake”均得到了有力的强调。并且形象而有力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互不相容的事而又两边都占了便宜。例(24)中“nothing”也使用了两次,使听读者感受到语气在增强。

(四)含蓄美

所谓含蓄,指作者不把自己的认识、思想情感明白说出,而是含在句子中,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意境深广而语言简练,是含蓄的重要特色,也正是同语修辞功能的重要体现。同语以少胜多,由此及彼,以有限来表现无限,达到了含蓄美的艺术要求。例如:

例(25)是一行诗句。其寓意相当丰富。诗人为了表达一种意境,超常规地连续使用了三个类似同语的句子。“玫瑰”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所知道的。但连续使用的三个同语是诗句体现出了一种含蓄美,促使人们去思考,去揣摩它深层的含义。同语正是以简驭繁,使句子显得深沉而含蓄,充满了潜台词,为读者提供了发挥想象的空间。例(26)中虽然只使用了三个单词,但我们由此却引发了很多的联想。在英美文化中存在着对女性的各种偏见,因此,我们会想到它的负面含义,如胆小、依赖、小气、唠叨、敏感;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我们也会联想到它的正面意义如温柔、细心、体贴等。因此,同语这种以少胜多的表现效果是任何一种修辞所不及的。

(五)模糊美

Leech把常见的语义分成七种类型:概念义、联想义、社会义、感情义、反映义、搭配义和主题义[6]。同语判断中N一般为普通名词(common word)。在同语中,一般来说,N除了本身的概念义外,还有其它六种意义,特别是它的联想义。例如:

例(27)中“coward”可能被附加上“懦弱无能、因循守旧”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联想意义。那么,这种隐含意义自然使N变得模糊。这从理论上说明了表语的含义实际上比主语更复杂些,能引起听众、读者的深刻思考,耐人寻味。

根据格赖斯话语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同语判断提供的信息量不足,违反了数量原则,于是人们只好根据句子的不同语境去推导不同的语用含义。例如:

例(28)中人们大致可以领悟到:孩子是乖巧的,具有可塑性和适应能力;例(29)则是另一种情况,孩子可能是任性的、顽皮的、有破坏性的,但毕竟是孩子,因此对他们要宽容。

就逻辑观点而论,同语是故意违反定义规则的(定义不能同语反复)[7]。逻辑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则: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如果定义项中直接地或间接地包括了本来不明确的被定义项,那么定义项就是不明确的,用一个不明确的定义项去明确被定义项,其结果还是不能达到明确被定义项的目的。这种N是N的句式,由于定义项不能说明被定义项,定义项总没有出现能解释被定义项的新信息,因此在此角度应视为违反了逻辑。但这种形式在修辞上却取得了一种模糊美。例如:

例(30)中同语部分的主语“men”是一个概念性的指称,其语义为+[human]-[female]+[adult];宾语“men”则表示“men”这一个范畴的本质特征,是“men”的具体表现。因此,这句话就可理解为“说话人认为对象是个men,即not female,那么他就具有men,即-[female]的所有本质特征,如+[strong]+[valiant]+[vigorous]+[ adventurous]等。

四、英语同语的翻译

同语结构简单,每种表现形式中的N都会出现两次且多为普通名词。这种特殊句式为增强语言含蓄与模糊的修辞功能提供了方便,却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带来了困难。从不同形式同语的内部语义关系出发,我们总结了英语同语翻译的三个原则。

(一)前N与后N之间的等同关系

如果同语中前N与后N语义相同,我们就可以直译,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式结构完全对等。例如:

(31) Then was then, and now is now.(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

(32) A lie begets a lie.(谎言生谎言。)

(33) He that knows nothing doubts nothing.(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什么也就不怀疑。)

上述三个例句中前N与后N的语义完全对等,因此我们都使用了直译。其译文和原文是完全对等的。且译文仍然保留其同语的特质。

(二)前N与后N之间的相交关系

如果前N与后N的语义有相交部分,我们翻译仍然采用直译。但通常要添加一些副词如“总”、“毕竟”、“到底”、“始终”、“总归”、“终究”、“就”、“仅仅”等。这些副词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是原文丰富的语义在译文得以完全显露。例如:

(34) A lie is a lie, no matter how ancient, a truth is a truth, though it was born yesterday.(谎言终究是谎言,无论它多么古老;真理毕竟是真理,哪怕它昨天才诞生。)

(35) Fools will be fools still.(傻瓜总归是傻瓜。)

(36) Truth is truth.(真理就是真理。)

我们可以体会到,上述三个例子中,前N与后N所传递的信息量不等值,但有相交部分。前N是指称性话题,而后N则是对N的本质属性加以说明的述题。这三句话都带有说话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说话人对此的态度和评价。为了在译文中仍然保留说话人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在翻译时添加了副词“终究”、“毕竟”、“总归”和“就”。这些副词的加入时译文中的前后N仍保持不等值。

(三)前N与后N之间的相离关系

前N与后N之间的相离关系一般出现在某些习语当中,如“as sure as eggs is eggs”。从内部语义上我们找不出前后“eggs”有什么联系。此时,我们把此类前后N的联系认为是相离关系。我们在翻译这些英语习语时,首先考虑同义习语借用法。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部分习语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相符[8]。遇到这种情形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借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例如:

(37) Like cures like.(以毒攻毒。)

(38) The blood will have blood.(血债血还。)

(39) Measure for measure.(针锋相对。)

但是某些习语或谚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在中文中找不到与之相对的部分来翻译,这时我们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不必刻意追求形象对等。如“Claw me and I’ll claw me.”。按字面意思可以翻译成“以牙还牙”。且刚好在中文中也能找到此成语。但是我们不可望文生义。它的真正意思是互相吹捧,朋比为奸。

同语因它的特殊句式和审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类似于“N+adv.+be+N”的句式。它实际上是上文中提到的同语判断“N+be+N”的一种变式。它们的结构略有不同,但语义表达、语用价值以及修辞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别,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张爱玲.汉语名词复现型同语反复格式探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1):152-156.

[2] Levinson,S.Pragma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11.

[3]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63:138.

[4] 吴士文.修辞格论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92.

[5] 刘清波.英汉“同语式”的语用修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01-104.

[6] Leech. Semantics[M]. New York: Penguin, 1974:9-23.

[7] 候广旭.汉英谚语结构与修辞比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56.

[8] 潘国英.论同语的语用修辞功能的实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6):77-79.

(责任编辑、校对:朱 燕)

On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Tautology

WANG Xiao-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Huna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 China)

English tautology, a special manifestation in English, is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according to its places and functions. The English tautology is found to be a special repetition in essence by analyzing many examples.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musical in rhythm, which makes people feel fuzzy and implicit. Finally three principles i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tautology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ner semantic relationship.

English tautology; manifestatio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value; translation

H315

A

1009-9115(2013)06-0051-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6.014

2013-06-05

王晓丽(1981-),女,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51-

猜你喜欢

习语句式语义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语言与语义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特殊句式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