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强市新理念 加快文化建设新步伐
2013-10-31张丽欣
张丽欣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方向、坚持什么方针、坚持什么原则、推动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促进了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明确了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明繁荣的责任担当,同时也引领我们更加坚定地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科学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以“文化建设推进年”为牵动,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文化改革发展呈现强劲态势。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迎来了文化繁荣兴盛的黄金期,开启了实现文化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报告明确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四项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文化强市”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兴起我市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围绕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部署,强化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坚定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肩负起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第一,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点。要以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领导干部报告会为载体,组织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真正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坚定信念、廓清思路、破解难题、促进工作的过程。第二,着力推进学习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党员群众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体。要针对党员群众最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抓好面向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通过“党委书记上讲坛”、“哈尔滨讲坛”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面对面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要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社科理论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推动全市上下更好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凝聚起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承担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光荣使命,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主旋律,为推动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第一,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要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运用贴近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出版作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入脑入心。第二,大力弘扬哈尔滨风尚。弘扬城市优秀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利用“十佳公仆”、“身边好人”、“感动哈尔滨人物(群体)”评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平台,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先进典型,弘扬“哈尔滨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第三,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良好的舆论导向,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围绕省市委全会确立的重大工作部署,整合市属媒体和中省直及境外国外媒体资源,策划组织好各个阶段的主题宣传报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健全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三、围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把哈尔滨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一,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是指导和实现我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科学编制《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化文化发展布局和结构,形成错位发展、集聚发展新格局。第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要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发展路子,壮大文化产业“六大园区”、“四大基地”,重点推进文化大世界、哈尔滨“音乐之城”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第三,大力发展文化经贸。开展文化招商和文化经贸,是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走出去、引进来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市政府“招商引资年”要求,加大文化招商引资力度,助推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快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推进具有较强实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第四,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更强劲的动力。要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化与科技、创意、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第五,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一批具有哈尔滨特色的文化产品,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生动展现“音乐之城”魅力。
四、围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合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2013年是我市创城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工作繁重。我们要以更高标准、更快节奏、更强力度,坚决打好创城攻坚战。第一,依据测评体系,全面促进提档升级。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志愿者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测评体系标准,逐项查缺补漏,全面提档升级,巩固创建成果,针对创建短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力争各项任务尽快达标。第二,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提升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核心是市民素质的提升。要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道德讲堂等八项主题创建活动,通过教育渗透、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实现文明教育全覆盖,引导市民从我做起,养成文明习惯。第三,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创城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是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要建立定期议事、领导包扶、联动共建、督查通报、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各项制度,强化创城指挥部和创城办职能作用,发挥各成员单位、各区主力军作用,争取驻哈中省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人人创城、时时创城、处处创城的良好态势,实现创城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文化名城建设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制定出台我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文化大军。第一,培育领军文化人才。高层次领军人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实施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百名文化名家”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和造就覆盖理论、新闻、文艺、出版、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网络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努力打造冰城文化人才高地。第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力量。要配齐配强一批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者,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一批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造就大批基层文化人才。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发展人才,必须为其施展才华提供宽广的舞台,为其创业拓展广阔的空间。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实现我市文化名城建设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作者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