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2013-10-31武明
武明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的农耕文化。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是实践思维方式。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文化也必然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这些相通之处对接,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民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深层理论契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通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39-02
毛泽东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同志的这段精辟论述告诉我们,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马克思主义,要根植于中华大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就必须具有能够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是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传统文化相对接和磨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共产主义与“大同社会”
在中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一直孜孜不怠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憧憬、向往和追求“天下有道”的时代,并都把“道”视为一种尽善尽美的有序的和谐状态,体现了他们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对没有剥削压迫和人为物役现象的未来文明社会的渴求。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墨子提出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遵循“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靠自己劳动生存;佛教“众生平等”的缘起理论认为,不仅在人与人之间、有情众生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没有感情意识的山川大地、草木瓦砾等)之间也是平等的。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体现在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上。《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同时期的《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即“据乱世”、“小康世”和“太平世”的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迹。在这套理论中,蕴含着“历史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描绘和憧憬了人类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人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的社会形态。虽然“大同社会”理想是由农民阶级提出具有理想性和空想性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意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要改变人性异化、人为物役的不合理社会,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与高度幸福,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它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所向往的自由、平等、和谐的“大同社会”的追求之间有着不谋而合的契合性。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与“天下一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统一于物质性的“气”,提出“天下一气”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的命题。《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就明确指出,由“道”而产生“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万事万物。庄子在《知北游》中,以人的生死为例阐释了“天地一气”的思想。王夫之认为,天与人统一于“气”,即“气”是万物的本原,是一切生命现象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所谓“天人一气”。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气”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并且认为“气”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非常接近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物质”概念了。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一气”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的“气”,世界万物有统一性,多样化的物质世界统一于“气”。但是,作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又有明显的直观性、猜测性和不彻底性,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物质观既具有相通性,又具有一定差别。
三、对立统一规律与“阴阳学说”
毛泽东同志说过“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集中体现在古代的思想家从“天下一气”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冲气以为和”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也认为,在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它们的流转决定了气候的转移以及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上古时代伏羲画八卦就用阴爻(一一)和阳爻(——)来表示宇宙间事物普遍具有的相反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不仅发现矛盾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并且进一步指出,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和根本规律。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内部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由于内部蕴藏着阴阳二气而存在和发展,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由此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的相通性,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朴素表达方式,是一种形而上的辩证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古代辩证法“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四、唯物史观与“理势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精华集中体现在“理势合一”的思想上。唐代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直接指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的命题,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即“时”、“数”),而不在于圣人的意志。明清之际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哲学观点主张“势因乎时,理因乎势”,而不是从“圣人”“君王”的个人意志中寻找历史发展的根据。睿智地肯定了历史变迁离不开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却取决于“势”。尤其可贵的是,他还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也”。在这里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已经模糊地意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体趋势与人民意志是相一致的。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势合一”思想同时也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理”与“势”相统一的过程,并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内在规律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可见它与历史唯物主义无疑具有相通性。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动因时,虽然能够指出人们的生活状况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还不具备全面科学地揭示历史发展内在动因的历史条件,因而没有也不可能弄清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他们对社会历史原因的解释也就只能是经验的和猜测的,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的历史观仍属唯心主义。
总之,哲学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文化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但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表现形式,在哲学层次上有着共通或者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间有大量的相通之处,也正是这些相通之处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就常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在上个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这样邓小平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康”社会的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的“大同”社会的一种继承和超越,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相结合的思想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肖国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认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