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2013-10-30隋守光王世礼施洪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放射学溶栓造影

隋守光,王世礼,孙 鹏,肖 颖,施洪峰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acnte deep venious thrombosis,A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其急性期中央型患者极易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导管溶栓术(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明显提高了溶栓药物的效力、缩短了用药时间,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探索更为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仍是当今临床上所要解决的问题。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属第3代溶栓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本文将40例发病7 d内的ADVT患者,分别应用rPA与尿激酶(UK)同期进行溶栓对照治疗,初步探讨rPA治疗ADVT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ADVT患者 40例,其中男 22例,女18例;年龄26~6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ADVT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均为超声诊断证实,均为首次发病,病程7 d以内,本次治疗前未作溶栓、抗凝及血液稀释等治疗。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 无rPA、UK溶栓禁忌;②无对比剂过敏;③患者或其家属同意溶栓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20例。A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51±5)岁。血栓位于中央型(髂股静脉型)14例,混合型6例。B组男7例,女13例,年龄39~63岁,平均(50±2)岁。血栓为中央型12例,混合型8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发病时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下腔静脉滤器放置 所有入组患者CDT前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经健侧穿刺股静脉,作下腔静脉造影,观察血栓情况、双肾静脉开口位置及下腔静脉分叉部位并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如发现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改由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入路,用专用推送器将Cordis Trapease滤器(上海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放置在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分叉之间,使其顶端位于肾静脉开口下0.5~1.0 cm处。

1.2.2 置入溶栓导管 选择经患侧腘静脉超声引导下穿刺插管。依据血栓范围,选择合适侧孔长度段溶栓导管(美国72Unifuse公司),将溶栓导管的侧孔段埋入血栓远心端内,导管末端连接微量泵。1.2.3 溶栓、抗凝治疗 A组经溶栓导管持续泵入rPA(贵州益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商品名瑞通立,每瓶10 Mu),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不超过0.2 Mu/ml,灌注流率0.5 ~1.0 Mu/h,总量不超过 20 Mu,灌注时间不少于24 h[3]。B组经溶栓导管持续泵入UK(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天普洛欣,每瓶50万u),每次 10万 ~15万 u,于 2 h内泵入,每日 次。 组均经外周静脉同时给予肝素800 u/h静脉滴注,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袪聚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

溶栓后12 h经导管行静脉造影,以后间隔24 h经溶栓导管行静脉造影,根据血栓溶解程度调整溶栓导管位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结束溶栓:①血栓完全溶解。② 连续2次造影检查血栓无明显变化且FBG<100 mg/dl。

1.2.4 髂总静脉支架成形术 髂静脉血栓经CDT完全溶解后,髂总静脉狭窄仍 >50%者应考虑Cockett综合征可能。本组发现Cockett综合征4例,均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即时造影扩张效果良好。

1.2.5 观察指标及溶栓疗效评价

1.2.5.1 观察治疗前、后肢体疼痛及皮肤色泽变化:测量健、患侧肢体大腿、小腿最粗处周径差。

1.2.5.2 静脉通畅度评估参考Porter等[4]提出的标准:静脉通畅度评分,患肢静脉完全通畅0分,部分通畅1分,不通畅2分;静脉通畅改善度 =(溶栓前静脉通畅度评分 -溶栓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溶栓前静脉通畅度评分×100%。

1.2.5.3 疗效判定:基本治愈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差 <1 cm,静脉造影完全通畅;好转指临床症状改善,但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差 >1 cm;静脉造影通畅度 >50%;无效指症状、体征及静脉造影通畅度未达好转标准。

1.2.6 观察不良反应 观察皮肤黏膜出血、尿血、穿刺点出血、内脏及颅内出血等,以及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rPA组临床治愈1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UK组临床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溶栓时间比较

rPA组12 h内结束溶栓15例,36 h内结束溶栓 例,溶栓时间( 组 内结束溶栓6例,36 h内结束溶栓9例,60 h内结束溶栓3例,> 60 h内结束溶栓 2例,溶栓时间(44± 3.2)h。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3 不良反应

2.3.1 出血 rPA组3例出血,穿刺部位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尿血1例,出血发生率20%。UK组4例出血,穿刺部位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尿血1例,出血发生率20%。2组出血病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内脏、颅内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2.3.2 过敏反应 rPA组1例发热。UK组1例发热,1例皮疹。以上各项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 1)。

3 讨论

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CDT治疗ADVT,该方法可增加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缩短溶栓时间,提高溶栓效率。目前,CDT已成为治疗ADVT的重要手段[2]。

CDT所用溶栓药物以UK应用最为普遍。UK的特点是对新鲜血栓溶解迅速,无抗原性,不足之处是选择性差,无靶向性。rPA属于第3代溶栓药物,是rt-PA的缺失变构体。由于去除了与肝内灭活相关的部分结构,半衰期长,静脉推注后血浆半衰期达13~16 min,并且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具有渗透性溶栓的优点,有利于药物从外到内逐步将血栓完全溶解。本研究结果也显示rPA组比UK组溶栓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内学者有应用UK报道,总有效率88.3%,溶栓时间平均 47 h[5-8]。 Castaneda 等[3]使用 rPA 治疗 25 例ADVT 患者,总有效率 92%,溶栓时间(21± 1.5)h。 本研究结果与以上文献报道接近。rPA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9]。静脉血栓形成时间长短直接影响CDT效果及溶栓时间。本课题限定ADVT入组,静脉血栓形成时间短[10];另外,本研究对发现的4例Cockett综合征,及时行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本研究结果较有关报道总有效率高,溶栓时间短,可能与以上原因有关。

CDT不良反应主要是出血,出血可发生在穿刺局部、后腹膜、骨骼肌、胃肠道、泌尿系统等。本研究rPA组出血发生率为20%,UK组出血发生率为15%。出血轻微,以穿刺点和泌尿系统为主,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严重内脏、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该结果与殷敏毅等[11]报道接近。rPA组出血发生率略高于UK组,可能与rPA半衰期较UK长,持续泵入给药造成rPA体内一过性高浓度有关。出血与溶栓药物剂量、用药时间长短、抗凝程度有关。为预防出血发生,溶栓期间应每6~8 h复查FBG和PT,并使之分别维持在100 mg/dl以上和60 s以下。值得强调的是FBG并不能预测出血[12],本组出血患者FBG均在溶栓允许范围之内。另外,本研究rPA组及UK组仅发生极轻微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证明在ADVT溶栓治疗中,rPA溶栓起效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然而,决定性的结论需要通过多中心、大宗病例研究进一步证实。

[1]黄晓钟,梁 卫,叶 猛,等.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 11-14.

[2]Hirsh J,Guyatt G,Albers GW,et al.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8th Edition) [J].Chest,2008,133: 110S-112S.

[3]Castaneda F,Li R,Young K,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use of reteplase:immediat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from a pilot study [J].J Vasc Interv Radiol,2002,13: 577-580.

[4]Porter JM,Moneta GL.Reporting standards in venous disease:an update.InternationalConsensusCommittee on Chronic Venous Disease[J].J Vasc Surg,1995,21: 635-645.

[5]朱康顺,单 鸿,李征然,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疗效与影响因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 264-267.

[6]张庆桥,祖茂衡,徐 浩,等.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487-489.

[7]钱结胜,李征然,姜在波,等.经颈静脉导管血管内溶栓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 266-269.

[8]黄晓钟,张纪蔚,梁 卫,等.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 592-596.

[9]孟庆波.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 520-522.

[10]唐茂舜,钱 晟,高文辉,等.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附 33 例)[J].当代医学,2009,15: 540-542.

[11]殷敏毅,蒋米尔,李维敏,等.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疗效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 1741-1745.

[12] Semba CP,Weck S,Patapoff T.Alteplase: stability and bioactivity after dilution in normal saline solution [J].J Vasc Interv Radiol,2003,14: 99-102.

猜你喜欢

放射学溶栓造影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