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2013-10-30纪贤凡刘青才
纪贤凡 刘青才
(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江苏苏州 215134)
1 陶行知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简介
1891年11月18 日,在安徽省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诞生了一位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先生自幼聪明好学,终身从事教育改革,为了中国教育的未来,呕心沥血,他务实改革,艰苦创业,提出了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如“生活教育”理论、“民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等众多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在当下的教育语境中仍然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对于当下的素质教育改革而言,陶行知可以说是先躯,体育教学改革中也渗透着众多陶行知教育思想。
2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2001年国家教育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都针对自己的学科专业进行相应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巨大的改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名称和内容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的比对,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的《标准》中处处都渗透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如表1)。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陶行知深知传统教育对学生健康的摧残,他称之为“吃人的教育”,而如今的应试教育与传统教育又有何不同呢。传统的教育使学生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的样子,而现今的应试教育则使学生从小带着厚厚的眼镜,背着重重的书包,走着蹒跚的步法,所以现今的应试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过之而不及,也可以说是“五十步笑百步”。为了改变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为了加强学生身心的健康,为了让学生将来有健康的体魄去建设我们的国家,教育部在新《标准》中强调“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的指导思想。
2.1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标准》名称中的体现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为了显示现今体育大纲与以往教学大纲有何不同,首先在大纲的名称上做了文章,如今的体育教学大纲叫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名称中特地加上了“健康”二字,以此来显示该标准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和陶行知先生所要表达的康健生活理念一致。他说“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体育教育亦是如此。
2.2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标准》指导思想中的体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使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克服只注重教学内容,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只注重身体素质,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倾向,《标准》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以后的体育教学每个环节,都要以“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要求,并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氛围,从而真正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陶行知先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健康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始终强调:“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通过陶行知三个“康健”的强调,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今天我们重新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完全可以说,是对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回归和充分肯定。
2.3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的渗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被动者,教师只管一味的教,学生只管一味的模仿,这种教学模式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只管教;学生除了受教以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只管受教。”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的教法可以灵活多变,学生的学法也可以自主创新。在新《标准》的引导下,现今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更多的是引导、组织,把大部分的时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在教师的有序组织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活动花样和锻炼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发挥了自主创新精神,解放了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而这一点,与陶行知曾经提出的教育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地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自信地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勤动手;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是完全一致的。现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全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沿用。
2.4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的展现
新《标准》指出“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体育课的各个环节我们的选择都要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必须要符合健康的理念。体育课教授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健康的内容呢。健康必须要符合几个要素:首先,活动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质;其次,活动必须让学生能够接受;最后,活动必须与日常生活有联系。这三点也正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来衡量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无病,还要从心理、社会适应方面来考虑。真正健康的教学内容必须要经受住以下三个问题的考验。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某一项身体素质,该项活动是否能够被学生从心理上所接受,该项活动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即在今后的生活中是否能够用到,看到如此众多要求的教学内容,有些老师不免惧怕道:我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健康的体育项目呀,其实健康的项目都在身边,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是否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表1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不要小看了自己和周边的人,只要用心,健康的教学内容随手即来。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地域、学校、个体之间就可能衍生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也充分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可变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是完全可能的。例如跑这项运动,最简单不过了,也就是因为他太简单、太常见了,往往使学生讨厌这项运动,让学生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腻烦。一提起跑步,学生就会联想到机械的迈着两条腿,摆着手臂绕着操场一圈一圈的跑,可是跑步又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开动脑筋,变换花样,让学生在忘却“跑”的辛苦中去体会“跑”的快乐。就一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只要老师稍作变换,学生就会快乐无比的参与其中:第一种方案:将慢跑2圈的活动改为追逐跑的游戏,学生在追追停停中就会忘却跑的辛苦,体会竞争的快乐;第二种方案:篮球场是每个学校都具有的场所,利用篮球场的边线、二分线、三分线、罚球线和中线、中圈的距离代替慢跑两圈操场的距离。这个方案中融入了一个常见游戏:贪吃蛇。让带头的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注意观察,在沿着篮球场边线自由跑动时,不要“吃”到排尾的同学,在这个贪吃蛇游戏中,学生们都忙着体会不断变换的跑步路线和排头排尾的距离,根本不会想到跑步过程中的累;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图形跑,如:蛇行、螺旋形、三角形等等。所以说,我们体育教师不要怕没有健康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自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因时因地制宜,那么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会既丰富有多彩,又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5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评价方式中的渗透
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新《标准》中也要求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时应该多样化评价相结合,即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身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看学生对该项运动项目的技术掌握情况,还要看学生在运动中的态度、情感、参与及实际运用能力。陶行知说教育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的,他还说教育应该“是整个寿命的教育,不是短命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与当今所提倡的“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是完全的一致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学生体育评价时,更多的应该注重学生态度、情感方面的评价,注重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使学生对某几项运动项目有信心、有兴趣,促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在评价过程中,提倡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等,可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每一种评价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何况良好地评价方式可以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有效教育手段。
3 结语
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事业,一生为中国教育改革而奋斗,他的教育思想得到教育界的公认,他的众多教育思想对我们体育教育改革起到导引和指挥作用,在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体育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到教学评价都渗透着陶行知教育思想,这也是对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充分肯定。
[1]秦积翠,张海钟.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解读[J].教育探索,2012(5):51.
[2]黄晓玲.试论陶行知教材思想及现实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5(5):80.
[3]杨琦.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0.
[4]成尚荣.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5):55.
[5]张炳生.陶行知师范教育与我国师范教育现代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3):34.
[6]陈波.人类教育终身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4):25.
[7]金林祥,李庚靖.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