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封发自肺腑的来信

2013-10-29杨宏

浙江人大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杨宏

近日,一封来自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庆丰社区李奶奶的来信,摆在了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华英的案头。

信中朴实的语言反映了近年来“家门口的好医生——鲍丽萍、张英英”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种种便利,也从侧面反映了西湖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努力成果。

在西湖区人大代表的持续监督下,西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软、硬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离家近,真正方便群众

来信摘录:“以前,我们是真的没怎么注意过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有头痛脑热,首先想到的是城里的大医院。可这几年城里的路是越来越难走了,耗时间不说,公交车上人挤人,年纪大了真的吃不消。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在社区里面,几分钟就到了,还不用排队挂号,真的很方便。”

时间回放到2007年,这一年是区、乡两级人大换届后的第一年。当时很多群众反映大医院看病难,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陈旧、硬件差,虽然政府提倡“小病进社区”,但总让人不放心。

听到群众反映后,沈泽敏等10位人大代表向区人代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建议,要求区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站点,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区政府积极办理该建议,从2008年起建立了公共卫生专项经费,连续3年每年新增100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其间,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联系督办该建议办理,常委会也每年通过组织审议、视察等形式不断推进该项工作,对其中排查出的3家急需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家不达标站点,分别列出时间表按月度予以督查落实。

目前,全区已建成11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5家站点,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的就医服务。

条件好,设施上“档次”

来信摘录:“现在的站点房子比以前宽敞多了,窗明几净、整洁卫生,我们一跨进去,就有种舒适自在的感觉。站点设了全科、中医科、药房,还有单独的注射输液室、康复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医生的服务态度都很好,开口就是‘大伯大妈’,然后仔细询问有哪儿不舒服,认真地进行全方位检查。”

在全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相继建成的同时,区人大代表又把目光聚焦在社区卫生服务品质提升上。

2009年初,根据代表提议,区人大常委会将当年代表活动周主题确定为“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保障”。一周时间,全区245名人大代表统一行动,集中走访了选区内所有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实地查看医疗设施配备情况,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状态,倾听患者需求。通过广泛调研,代表们提出了关于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等28条建议。

在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西湖区政府和卫生部门以人为本,又进行了系列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探索。

首先是错延时服务。农村片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城区片晚上延迟3小时下班,中午和双休日不休息,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其次是为居民提供选医生服务。由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挑选资历较深的医生,将其照片、姓名、专长、职称等信息在社区内公布,由居民自己来挑选适合的医生。

日前,笔者跟随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医生鲍丽萍,上门给李奶奶检查身体。鲍医生现在已经是李奶奶免费签约的“家庭医生”,直接负责李奶奶的健康管理和服务。现在,她只要到家门口的站点就能配药,如果李奶奶需要,站点还可以送医送药上门。

当我们看见李奶奶时,她对自己的“家庭医生”赞不绝口,“这要是放在过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药价低,为我们省了不少钱

来信摘录:“说起配药,我去得最多的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房,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药的种类齐全,价格也便宜。我的高血压需要几种药同时吃才能控制,每个月花的药费是我不小的负担。现在仅络活喜每盒就比以前便宜了7块多,我算了算,几种药加起来,我每年能省下1200多块,这对一个退休工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2010年开始,西湖区开始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收支两条线”,逐步改变以往“以药养医”的旧模式。然而,体制改革却对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部分医生有了这样的困惑。

紧紧抓住这一医改难点,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领部分人大代表走进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医生护士听实情、找问题、谋对策。根据调研,他们向区政府提出了“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保障,建立管理新路子”等建议。

区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代表建议逐步建立了“政府兜底,全额预算管理”的卫生投入保障机制,在全市率先实施区级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年度预算5%投入卫生事业制度。同时,还出台了《西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评分细则》,从工作数量、质量、满意度三方面考核兑现医务人员收入,既解决了“以药养医”问题,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送医上门,为居家老人省去了排队和舟车劳顿。

李奶奶和鲍丽萍的故事,只是西湖区的社区卫生工作中一个平常的片段。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区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实现百姓就医环境改善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猜你喜欢

西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鸭遇险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社区卫生
西湖区:扎实推进科技计划实施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