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特征研究

2013-10-28杨丽萍汤国杰

关键词:结合部场地设施杭州市

杨丽萍,汤国杰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特征研究

杨丽萍,汤国杰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状况及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类型社区间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特征,撤村建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未能达到公众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发展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的参考建议.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特征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的交接部位,它既有现代城市元素又有农村的特性,也是流动人口集聚地,居住人口异质性高,其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乃至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刚起步,大多停留于描述性层面.不可否定,此类研究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缺乏系统和专题的深入研究,导致研究结果对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动态的特征解析性不强.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本文试图依托公共服务理论对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和谐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为方便讨论,结合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现实情况,将杭州市城乡结合部分为新建纯社区、老居住区和撤村建居社区[1]进行讨论.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西湖区转塘街道、拱墅区半山镇的体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在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上述3个镇(街道)的73个社区中选取了20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新建纯社区8个,撤村建居社区6个,老居住区6个.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分析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相关官方网站、查阅统计年鉴等文献,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为撰写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本研究就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及未来发展问题走访了九堡镇、转塘街道及半山镇体育公共服务负责人,并进行深入交谈.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两份构成,一份是杭州市城乡结合部(村)负责人的调查问卷,另一份是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10分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其中体育负责人的调查问卷,于2012年10月18日—2012年11月7日现场发放并回收,共发放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有效20份,有效率100%;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于2012年11月10日—2013年1月20日共发放1 500份,回收1 394份,回收率93%,有效1 308份,有效率为87.2%.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数据统计使用软件SPSS19.0完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2.1.1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服务现状

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进行体育参与的基本条件,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可能,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探究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2.1.1.1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面积现状

表1是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面积状况表.由表可知,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人均占有面积为0.48 m2,相比杭州市的1.43 m2[2]有较大差距.不同类型社区间存在结构性差异,新建纯社区体育场地人均占有量最多,撤村建居社区次之,老居住区最少;从场地设施总面积看撤村建居社区的体育设施总面积最大.

表1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面积状况

表2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一览

2.1.1.2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服务现状

表2为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一览表.可见,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的社区占调查社区数的25%;有体育公共服务专职管理的社区占40%.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不同类型社区差异分析,撤村建居社区定期维护的比例多,新建纯社区有专职管理者的比较多.

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场地设施服务总量不足,管理维修不到位.三类不同社区中,撤村建居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拥有量最多,新建纯社区管理队伍较好.

2.1.2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社会指导服务现状

体育社会指导服务是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体育社会指导员是体育社会指导服务的执行者,是科学健身的重要保证[3].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社会指导员由市、区统一下派和培训,年龄总体偏大,35岁以下的所占比例较少,主力军为离退休人员.

由表3可知,杭州市城乡结合部20个社区(村)体育社会指导员共87人,平均每个社区4.35人,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5.45人,与杭州市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数的9.3人[4]相比,人数较少,说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执行者少于杭州市总体状况.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内部结构差异分析,新建纯社区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9.54人,撤村建居社区万人拥有6.07人,老居住区万人拥有3.42人.

表3 体育社会指导员总体状况

注:杭州市数据来自文献[4].

表4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经费来源状况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社会指导服务执行者少于杭州市总体水平,加之体育社会指导员自身情况及管理方面的原因,进行体育活动指导质量不好.内部结构差异对比可知,新建纯社区万人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数最多,撤村建居社区其次,老居住区最少.

2.1.3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经费保障服务现状

体育经费是保障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费得到保障,体育各项活动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由表4可知,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经费总体投入为35.13万元,人均经费2.2元;杭州市总体体育经费投入为1 586万元,人均投入3.01元.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人均经费投入相比杭州市总体人均经费投入较低.新建纯社区人均体育经费为2.01元,撤村建居社区人均2.71元,老居住区人均1.9元,撤村建居社区高于新建纯社区和老居住区,这可能与撤村建居社区体育经费供给主体多元有关.

2.1.4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服务现状特征

体育信息服务是搞好社区体育的重要环节.由表5可见,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发布依靠多种方式交叉使用,其中以公告栏通知频数最多.说明传统的信息发布途径在杭州市城乡结合部最常用.新建纯社区采用现代化网络发布方式比较普及,撤村建居社区使用短信平台的频数也较高,老居住区仍然采用最传统的发布方式.

表5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服务状况

表6说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发布内容集中于体育活动信息和通知,分别占75%和60%.体育相关知识、常识,体育先进社区情况,培训和其他各占20%,12%,10%和15%.新建纯社区发布体育活动信息所占比例最高,老居住区比赛通知占比例最高,新建纯社区和撤村建居社区对体育相关知识、常识的重视度高于老居住区,发布体育相关知识、常识信息的分别为37.5%和33.3%,新建纯社区和撤村建居社区培训意识也高于老居住区.

表6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发布内容

对体育信息服务的调查表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信息服务形式传统、内容单一.3类不同社区中,新建纯社区和撤村建居社区对体育相关知识、常识的重视度高于老居住区,新建纯社区和撤村建居社区培训意识也高于老居住区.

2.1.5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质监测服务现状

体质监测是对测试者的身体机能与适应能力进行测试并给出相应的改善处方[5].据调查得知,3个镇(街道)目前都没有体育监测站,居民体质监测由区统一进行,每半年一次,每镇每次有200人参与.社区体质监测与所属镇大致状况相近,每半年一次,人数由每镇总数的200人按社区数平均抽取,不同结构的社区之间也无差异.说明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质监测服务过于形式化,每年参与人数和次数都严重欠缺,只是为应对上级规定,并不能真正惠及公众.

2.2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分析

体育公共服务主要任务在于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体育的需求,因此,提高公众满意度是相关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落脚点和归宿.调查结果(表7)表明:1)杭州市城乡结合部公众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M=5.37),但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公众对体育场地设施服务的满意度最高(5.87),对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的满意度最低(5.18);2)不同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老居住区的满意度(5.47)高于撤村建居社区(5.35),新建纯社区(5.3)最低.

表7 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一览表

注:1表示新建纯社区;2表示撤村建居社区;3表示老居住区.

3 结论与建议

3.1 基本结论

1)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还处于较低水平;

2)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不同类型社区间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特征,新建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明显优势,但撤村建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总量最多;

3)目前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未能达到公众的满意,不同社区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3.2 建议

1)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打造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长效发展机制.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严重缺乏,现有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体育需要.因此,首先要加强政府投入,使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够有一定的提高;其次,强化政府职能,各部门之间、部门上下级之间形成沟通协调配合机制,依托大项目规划体育设施,弥补体育资源规划缺失问题;再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到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中,支持“人、财、物”各项服务指标发展,实现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长效发展.

2)谋划网格化片区管理模式,平衡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闲置和资源枯竭两大问题,实现杭州市城乡结合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效应.

3)重视杭州市城乡结合部公众体育偏好与政府偏好之间的供需状况,提高政府供给的有效性.

4)以全民健身提升工程为契机,建立满足杭州市城乡结合部公众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

[1] 任映红.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基于温州、杭州、湖州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李静,陈嵘.浙江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23-25.

[3] 杨俊峰.山西省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9.

[4] 孙欣乐.浙江省体育年鉴[M].杭州:浙江省体育局,2012.

[5] 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ThePresentSituationCharacteristicsofSportsPublicServiceinHangzhouUrban-ruralFringe

YANG Liping, TANG Guoji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tatus and public satisfaction of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Hangzhou urban-rural fringe by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Hangzhou urban-rural fringe is still in the low level.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ties in Hangzhou urban-rural fringe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equilibrium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village communities shows obvious advantages. At present,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s supply in Hangzhou urban-rural fringe fail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public. The paper finally put forward advice for developing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

Hangzhou; urban-rural fringe; sports public service;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2013-04-2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CWH24YB).

汤国杰(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研究.E-mail:tangguojie01@163.com

10.3969/j.issn.1674-232X.2013.06.0016

G80-05

A

1674-232X(2013)06-0562-05

猜你喜欢

结合部场地设施杭州市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