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永登地区皮影戏的艺术调查及研究分析
2013-10-26葛韶然
◎葛韶然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目前仅存的皮影戏就是永登皮影戏,这也是最初由永登县的小戏班子流传而来的。据调查了解,永登地区的皮影戏已流传了二百余年之久,《永登县志》记载:“秦腔传入永登约在清道光年间,略晚于木偶,皮影戏。”[1]到了清咸丰年间,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永登的皮影戏也逐渐发展起来,到了1949年,全永登县算下来大概有20多个戏班子,大多分布在永登县下属的龙泉乡、红城乡、苦水乡地区。这些戏班子成员多为民间艺人,每逢到了庙会、祭祀、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进行表演,在农村没有电灯的长久历史中,艺人们手持牛皮刻制出来的人和各种动物及故事场景的形状,借一盏油灯的微弱之光,在白色幕布后面边舞边唱。这一时刻,就有了一种“一口述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的久远深邃。所以也就有了白天唱木偶,晚上唱皮影的文化习俗。
皮影戏是利用灯光照射牛皮等各类兽皮或者是柔纸板做成的形象剪影,用来呈现故事的民间传统戏剧,表演的同时由打击乐器和小曲相配合,唱腔、道白、弦乐、拟音都是缺一不可的配合手段。我省的皮影唱腔主要以秦腔为主,在永登地区就多为下二调子,这与环县道情皮影就有了非常鲜明的区别,表明了永登地区皮影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那样一个方寸舞台上,皮影戏结合了传统戏剧的精华用最便捷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民间艺人们用聪明才智创造的高雅艺术,甘肃省皮影戏的研究有“东王西丁”一说,其中 “西丁”则就是指永登县文化馆的丁克西先生。他用18年的时间收录了1500多种皮影图谱,其中包括生、旦、净、末、丑等戏曲行当,其中有包含了神、鬼、兽、人、怪等人物形象,这杨全面的皮影图谱无疑具有很高的文物保存价值,不仅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主体,还生动的演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年以来的宝贵文化。兰州本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以,这也影响了在从前在皮影图谱制作过程中呈现的像古罗马那种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人形象。所以说永登的皮影是绝对独树一帜的。永登县文化馆副馆长祁重泰说:“永登皮影戏的布景、道具和影人都是用驴皮或牛皮加工刻成,其造型近似剪纸艺术。人体比例夸张,头大身长,手臂过膝,男影人眼大额高;女影人眉弯眼小,通天鼻子,小嘴巴,镌刻十分精细,着色鲜艳,对比强烈。”[2]永登皮影还具有一些程式化的造型特征,如:正面的人物形象用阳刻法刻成空脸,反面人物则用阴刻法刻成实脸,英雄人物刻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表现其勇猛刚直;正直人物刻成蚕眉凤眼能表现其驰骋潇洒,小姐和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额头、弯弯眉、双线眼、樱桃小嘴,表现其善良美貌;奸诈人物则刻成面白目小、颔凸嘴凹加以丑化。
在永登,传统的皮影戏多用于敬神、祈福、驱邪等民俗活动,所以在制作上才有特别的讲究,一定要用牛皮雕镞,所以当地人又把它称为“牛皮影子戏”。因为牛在当地百姓心中是天神下凡,能为百姓谋福降祥瑞的。在演出之前,艺人们通常会在堂屋正堂处悬挂“马猴”、“八卦神”之类的神柱子,以求趋吉避凶。在正戏上演之前还要先演一些富有宗教色彩的例戏比如“八仙祝寿”、“天官赐福”等。如果和清代的一桌两椅砌末式的戏剧舞台演出相比,皮影戏就已经冲破了三堵墙的舞台形式,演出时再配上恰如其分的灯光,照射在白色幕布上,幕布背后的挑影人机动灵活的做出精彩的表演那些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话传说,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宛如在电影里引人入胜令人悦目。在1958年的甘肃省全省木偶皮影戏会演中,永登县大同镇子上的民间艺人王万钟表演的皮影戏《麒麟送子》获得了一等奖。
我国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史及其现状》一文中这样评价甘肃皮影:“甘肃是皮影戏兴起较早的省之一,就史料记载,在清末前后,兰州市永登县、榆中县和红古区等的皮影戏班在农村演出很活跃,如《永登纪事》一书中提到:旧时,永登的社会文化活动多以宗族和宗庙为组织形式,小庄小舍成了皮影戏的天下”。[3]
而现如今,根据了解,永登皮影戏现在仅存的只有龙泉寺童家窑村子王德胜一家戏班能够演出,而王德胜恰恰就是王万钟的儿子。这个戏班子现在有5位艺人,几乎都是年事已高的农民,年轻人大多数也都不爱好,所以就一直没有继承人。而随着老人的自然去世,永登皮影戏也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好这样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推介宣传,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重视和提高,而不是丢掉传统去另起炉灶,要抢救传统艺术,培育新生力量,把永登皮影戏艺术推向一个新的昌盛时代,使其进入国际艺术殿堂和商品市场的竞争。
[1].火泽东.《永登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2].甘肃省文化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顾颉刚.《中国影戏史及其现状》.中华书局《文史》第19辑,112页,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