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分析

2013-10-26覃晓宁

参花(下) 2013年3期
关键词:瑶族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覃晓宁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4)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指的是中华各民族通过各自独有的乐器演奏出的各有特色的音乐的总和。

世界在发展,中国在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在变化,生活节奏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音乐的审美习惯都给中国民族音乐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形式在不断地创新,内容在不断地扩展,民族音乐的演奏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为这种发展的多样化,使整个音乐行业呈现出无序化的发展状态。在我国历史和现实的条件下,我国的音乐行业中依然存在无序化状态,必要的一些运行机制、市场规范、行业秩序有待改善,大量的盗版频出市场,缺乏法制监管。还有对音乐缺乏深层次理论研究。现在我国的音乐创作缺乏原创精神,加之受港台和欧洲音乐文化的影响,盗用、剽窃他人的音乐旋律经常发生。音乐的原创精神流失,缺乏深层次音乐的理论研究。其次,制作民族音乐人才越来越少。虽然网络歌手、音乐制作人越来越多,但基本上这些音乐人缺乏音乐演唱和创作词曲的基本功,音乐设备简陋,音乐制作粗糙,在录乐合成上缺乏经验,内容空虚平面,对民族音乐缺乏深层次认识,理解片面,缺乏对民族音乐的进一步挖掘。

二、有哪几个重要的少数民族音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之花,能歌善舞的五十六个民族表现了中华大地绚丽多彩的一面,各民族都拥有民族创造的并传承下来的民族音乐。各个民族因文化背景、历史发展的不同,他们创造的音乐也是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形式多样、变化奇妙的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歌曲,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例如:藏族的《北京金山山上》、纳西族的《阿里里》等。还有少数民族的乐器也颇具有民族特色,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葫芦丝、维吾尔族的手鼓、朝鲜族的长鼓等。在收获的季节或是过节,他们的舞曲也是各有特色,如:佤族的木鼓舞、壮族的峰鼓舞、羌族的羊皮鼓舞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也发展了戏曲,如:蒙古剧、白剧、藏剧、壮剧等。

三、这里主要以瑶族为例,谈谈瑶族音乐文化。

瑶族民间音乐主要有:历史歌(盘古王歌、盘王歌、太公颂)、歌堂歌(优嗨歌、歌堂弹指歌、单身汉歌、坐歌堂歌)、知识歌(白花歌、十二花歌、新年歌)、劳动歌(伐木歌、打猎歌)、山歌、情歌(出路歌、格洛歌、怄莎谣、甲子歌)等民歌;跳伞舞、锣笙长鼓歌、长鼓歌等歌舞;甘结、嘎堂套等曲艺;唢呐、芦笙等乐器及其音乐。如1.《细子换姓泪淋淋》,这是流传于广东英德市石牯塘连山一带的过山瑶民歌。歌词表达了旧社会瑶族人民因生活贫困而卖儿卖女的痛苦心情。节奏自由,旋律音调是在do、mi、sol基础上了微降fa,而且这—fa音出现在终止音do之前,以长时值强调其游移性质,对歌曲的凄苦悲怨感情表现做了渲染。2.《春深了》,这是流传在广东连南大麦山塘的一首瑶族“坐歌堂”纳发调。坐歌堂是瑶族人民在盘王节或办喜事和逢年过节的唱歌活动。一般包括引歌、对歌、唱历史歌(盘王歌)、劳动生产知识歌、谜语歌、情歌、分离歌等。纳发调是过山瑶坐歌堂的主要曲调,因歌中固定衬词“纳发”而得名。在《春深了》一曲中,“纳发”出现在两段歌词各段的第二句之后,第四句之前,成为段落的标志。全曲音乐可以分为两个段落,各由四句构成,节奏自由,旋律音调以la—高音re、sol—高音re、sol—高音re—do—中音sol、高音mi—do—中音sol为骨干,具有爽朗热情的特点。

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戏曲、歌舞、乐器、歌曲文化是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民族音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这些民间音乐经过千年的锤炼、创新、继承和发展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音乐。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以其淳朴的民族风格,优美典雅的旋律以及多样化演奏方式,赢得了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它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作用

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音乐现象,它体现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一种美学、民俗、文化、审美观点,它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情感,同时也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和灵魂。有一位匈牙利的音乐家曾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这就是说要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汉族及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显而易见,通过几千年的音乐教育来看,中国民族音乐想要提高和发展,就必须要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主,可以以西方音乐文化作为辅助,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否则中华民族音乐将逐渐消亡。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铺天盖地的各种音乐冲击着我们的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因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了解并研究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有助于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助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推广和发展。从中国的音乐史可以看出,总有这么个规律:当各民族音乐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时,这时期的音乐就会鼎盛发展,不然就会面临着消亡。由此可见,中华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各民族的民族特色。

言而总之,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音乐,更要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结语:外来音乐文化只能暂时侵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经过千年的锤炼,它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审美情趣、民族个性,这些音乐集中了人民的智慧、民族的凝聚力,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少数民族音乐以其淳朴音乐形式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音乐爱好者感受到一股清新淳朴的异族情调,让其学习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众多的音乐爱好者不断努力,相信中国民族音乐会不断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王耀华.王州.中国民族音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瑶族民族音乐少数民族
瑶族织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