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川剧发展状况分析
2013-10-26侯路
◎侯路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市, 400013)
1983年至今的这一时期,重庆川剧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内容包括:1.机构调整,时间在1993年,如:撤销原川剧院三团,合并川剧院一团和二团为重庆市川剧院;2.体制机制的探索,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如与企业联姻,组建联合体,实行院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剧目生产签约制等;3.“非遗”保护,2006年,川剧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予以保护。
一、主要川剧艺术表演团体情况分析
1.重庆市川剧院
重庆市川剧院一直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奋力拼搏,在变新中求发展。从1983年至今,马文锦、沈铁梅、黄荣华分别荣获四届梅花奖。常演传统剧目300多个,演出创作、改编、移植的演出剧目37个。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演出剧目众多。如:席明珍、袁玉昆、宋天伟导演新编历史剧《阚泽荐陆》,熊平安主演;宋天伟导演的《孔雀胆》,由袁玉昆、许倩云任艺术顾问;胥明贵司鼓的新编历史剧《大生意》等。其中1986年重庆市川剧院青年集训队赴成都参加四川省振兴川剧青少年调演中,由沈铁梅主演的《凤仪亭》、孙群主演的《情探》、熊宪刚主演的《卖画拍门》、李莎主演的《子都之死》、曾桢主演的珍《铁龙衫》分别获四川省振兴川剧青少年调演表演一等奖和四川省川剧金鹰杯大奖赛大奖,并相继演出于成都、泸州、重庆、北碚、遂宁、潼南、内江、南充、石柱、丰都、垫江等地。
从2001年至今,排演了新编大幕戏《八珍汤》《白蛇传》《啖松》;恢复排演了优秀传统戏《盗书打盖》《白蛇传》《荷珠配》《铡美案》《沙沱搬兵》《黄州遇盗》《窦玉姐碰府》《搬洞打珠》《盗桃盗丹》《周舍骗婚》《唐伯虎装疯》《萝卜园》《闻三盗》《醉打瓜精》《李陵碑》《伍员出逃》《夜奔杀滩》等几十个剧目。
2.重庆三峡川剧团
直辖后的重庆三峡川剧团,现有在职人员45人。政府按其规定编制80%差额拨款,(每年)年均共计80万元。这个团十分齐心、团结,对川剧艺术事业有深厚的感情。近年来,创作演出了很多新剧目,并送戏下乡到村。期间先后上演了《宝莲灯》《柳荫记》《煮海记》《狸锚换太子》《狐仙》《哑女告状》《玉燕记》《双揭榜》《兰寄子救嫂》等传统剧目,同时创作演出了《九·五怒涛》《三峡玉笛》《小站轶事》《芳魂怨》《碧血红花》《天涯情侣》《三峡神女》等剧目。演出条件艰苦、演出场次众多,而收入却偏低。目前,商业演出可收入2000~5000元一场,但要向国家上缴40%的所得税;剧团第三产业每年收入10万元左右,填补剧团的开支。常演传统剧目(有)50多个,演出创作、改编、移植演出剧目有30多个。
3.区、县川剧团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区、县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经过整顿改革,调整布局,精简人员,转业安置,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这次调查统计,目前全市还有区县专业剧团9个,演职员450多人(不含退休人员)。目前区、县专业剧团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自力更生,依靠演出和“以文补文”收入,维持着剧团的生存发展。如永川县川剧艺术团,其特点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改革,勤俭办团,努力在困境中谋生存,求发展。他们坚持一手抓演出,一手抓副业。
(2)自身造血功能差,演职员工对艺术演出没有信心,学艺不精,无心研究,不能根据观众的需求提高演出质量。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本来就生存艰难,再加上无心演出,不能保证演出质量,就会失去更多观众。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生存。如长寿区川剧团、云阳县川剧团、开县川剧团,到1990年时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演出活动,演出和副业收入减少,亦无法创收,仅靠财政拨款维持剧团演员的部分工资,剧团发展难以为继。
(3)演出活动较少,国家财政补助支撑的剧团。
4.民间剧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重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批民间川剧团活跃在重庆近郊区、县,并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站住了脚。在民间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有重庆的忠华、钢城、利民、巴白和沪光青年川剧团5个。民间川剧团能在重庆崛起的原因:一是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二是企业家们的扶持资助;三是专业人员的参与投入。
二、对川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川剧需要不断变新以谋求发展。变新更是重庆川剧的发展之根本。重庆市有深厚的川剧基础,有本土孕育出来的许多川剧名家和民间高手,他们是变新的主体,在市文化部门的有力支持下,会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川剧的各直属剧团之间,各区县剧团之间,以及各民间剧团之间等,均存在不同的差别。尤其是民间剧团,演出质量不高,加之经费不足,观众锐减,困难重重。
如何使川剧更好地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制定川剧文化战略规划和与之相应的政策措施
从1983年至今,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区、县剧团相继撤销,有的剧团生存艰难,现有的剧团内部有压力,外部条件差,都在尽力克服困难。要使重庆川剧稳步发展,政府部门要重视变新这个根,并要掌握好政策这个本,制定出发展规划,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有一个有责有权的常设的领导协调管理机构,要有专人具体抓。现阶段各地迫切需要一系列带有法规性的政策文件,来保障现有剧团尤其是那些面向广大农村观众的剧团的生存发展。在增加财政对剧团投入的同时,鼓励剧团创新剧目、招工招干指标在招收学员时要考虑戏曲院团的特殊性质、安置好剧团人员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的规定。通过政策的完善,改变剧团的外部环境,促使剧团创新发展。在剧团第三产业经济方面,也应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免其税额,以增强剧团的经济实力,使剧团腾出主要精力从事艺术生产。
2.采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
重庆各川剧剧团不能齐头并进,各个区、县都办剧团不符合现实,应该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办好一个带动一片。
剧团工作要在这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的合理布局等因素,选择确定一些阵营齐、实力强的剧团作重点,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聚集,并在演员、学员、设施、资金、创作、排练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与指导,办好这些剧团。通过这些剧团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戏曲艺术水平,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出一批优秀的作品,从而将戏曲在重庆推上一个新台阶。
3.普及和提高川剧乃至戏曲知识
针对川剧观众减少的问题,应在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做文章。由于种种原因,现在,青年一代很少甚至没有接触川剧艺术,因此,应在学校普及川剧以及戏曲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应注意川剧艺术自身的创新。这次调查研究证明,重庆市川剧院创作的《金子》和重庆三峡川剧团创作的《黄葛树下拉家常》,在学校和农村演出中受到热烈欢迎,而相反的许多公认的传统折子戏,观众却反应冷漠。这些事实说明,戏曲艺术在强调普及的同时,必须同时抓创新、抓提高,而提高的主要切入点就是创编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
4.加强人才培养,继承前辈之精华
川剧人才的培养是川剧艺术发展的命脉,也是一个剧种可持续发展的基要。而重庆川剧演员大多来自省、市艺术学校以及民间一些喜爱川剧的本土市民、更多可谓“半路出家”的人员组成。近10多年来,由于重庆艺术学校没有招收戏曲学生,致使剧团的从业人员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重庆市川剧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提倡——从娃娃抓起,培养川剧可树之才。
三、结语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2006年,川剧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