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013-10-26陆晨琛王颖

参花(下) 2013年5期

◎陆晨琛 王颖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朝阳 10002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一任务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文化传播的形式、速度和力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各国愈来愈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能够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从实际情况看,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

首先,文化具有流动的特点,文化产品往往融入了带有意识形态的文化理念。从西方国家输入的文化产品,其意识形态“因子”就潜伏于文化产品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目前主打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和工厂中生产的产品,而是文化产品。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他们利用这种文化霸权地位进行文化渗透和颠覆,鼓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违逆他们意志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妖魔化宣传。打开国内的电视频道,上面充满了大量来自西方的电影、电视剧、音乐等等,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当这种状况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认可了西方的中心主义地位,默认了自己的“他者”身份。当现代化的演进正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各种标准化信息和消费模式广泛而迅速地在全球传播的时候,如何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已不仅是一个国家将文化视为民族灵魂的保护行为,更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手段。目前,西方文化大举涌入,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挑战,文化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中国的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信息传播网络化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新渠道,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某些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隐蔽或半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改变我国民众的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诱导民众对制度的不良情绪,加以极度夸张和放大;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人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失衡的局面。因此,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管理非常紧迫。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将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文化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则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越强,文化越先进,其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二、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这是我国文化话语权不强、文化贸易逆差大、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通过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鼓励不同社会主体的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迅速壮大文化产业,实施文化精英战略,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的转变,逐步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现代化传播手段。

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手段的建设,增加对全国范围内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资金投入,改变国际竞争中我国文化产业传播中的劣势地位,化被动为主动。

四、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中共此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既非全盘照搬西方文化,亦非让本国文化价值观强加于他国,而是将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播世界,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这是中国文化发展永恒的主题。

中国提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非是防御性概念,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对这个国家的向心力和吸引力,进而提升本国人民精神认同和幸福感。中华文化讲求“和而不同”,只有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对话,人类文化才保持多样性、差异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非排斥外来文化,而是要保持必要的警惕,立足中国实际,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之能为我所用,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