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驳何新先生《简论古代儒学思潮的演变史》

2013-10-26孙越

参花(下) 2013年5期

◎孙越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首先,在该文中,何老首先提出一个观点:

一直以来,汉代学术中最重要的一大问题,就是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斗争问题,从来没被学者们真正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过去钱穆论过(《两汉今古学评议》),金德建也研究过(《两汉今古学考》),都以为只是由于文字分歧而导致的学派门户之争。殊不知,这场纷纭两汉数百年的思想斗争,其实质仍然是政治的斗争。

对于这个观点,作者持有相同意见。只不过,比先生更进一步。先生所说“其实质仍然是政治斗争”,其实更进一步的实质问题应该是“利益之争”(这一点,上文已略有说到)。何老认为其实质“仍然是政治斗争”,这个观点是不明确的,到底是政治见解与方向的不同,还是政治利益的不同,有一定的模糊度。

随后,何老提到:其实汉武帝所推崇的儒学,并不是曾子、子思、孟子一派的人格主义学说,而是子夏、荀子、公羊高、贾谊、晁错、董仲舒一派为政治服务的国家主义儒学,外儒内法的儒学。其著作,都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文字书写、传述,因此又称“今文儒学”。

这就形成理解上的分歧了。作者一直认同了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说法(详见其著作《中国经学史》),在此对何老的看法做出一些反驳。

首先,荀子不可能是今文经学派的鼻祖。因为今文经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以谶纬为主要治经方法,谶纬学成为显学的根本理论基础是“有神说”。董仲舒的“新儒学”的主要思想“天人合一”,则是“有神说”的一种具体体现,并且是“谶纬学”的基础。而荀子的主张则恰恰与之相悖,荀子主张“天人相分”,与董仲舒的主张完全逆向,所以说荀子最多就是董仲舒取法的一个对象,而并非是今文经学的鼻祖。董仲舒作为新儒学的创立人,他的主要思想依然是今文经学,而且把道家、法家的精髓变成了它的血肉,这样才对后人造成“荀子是其鼻祖”的误导。何老将董仲舒、贾谊、荀子、晁错放在一派观之,很明显是不恰当的。

而后该文中提到:

如果简括言之,除了书写文字的不同,今文经与古文经义最主要的区别,第一是古文派用周公以及周礼的儒道之祖,来贬低孔子子夏荀子的后儒。第二是用《周礼》中的分封制来反对孔子的大同和大一统学说。这就是今古文经学在当时政治上分歧的实质。

何老提出“这就是今古文经学在当时政治上分歧的实质”。我认为此观点是极为片面的。

就当时的政治局面而言,第二点的正确度比较高,但第一点的观点值得探究。

“当时很多人提出《周礼》的观点”,这显然不可能。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周礼》面世之初,不知什么原因,连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没见到就被藏入秘府,从此无人知晓。直到汉成帝时,刘向、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的文献,才又发现此书,并加以著录。

也就是说,在当时《周官》不可能得到很多人的重视,更不可能拿来作为对抗董仲舒的思想武器。还有,周公是儒学的鼻祖,这一点在当时已为人所周知,孔子发扬儒学,是因为他全盘继承了周公的思想,并加以集中传承,孔子本身就是追求古礼的,“用周公来贬低孔子子夏荀子”,单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其次,“用周公来贬低孔子子夏荀子”,说起来简单,真正实施却很难很难,当时除了董仲舒之外,能有此作为的儒生几乎没有:既能对儒学的精髓了解至深,对儒学群经经义又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整个儒学史上仅仅有郑玄一人而已。所以,我认为这一说法存在重大缺陷。当时已经出现了今文经、古文经,即使还没有完全形成学派,当时的儒学者也决不会有“祖师的东西就一定会比继承者的东西好”的思想。

其次,诸侯王们追求分封利益,这不是今、古文经义的实质。即使,当时的诸侯王们抬出《周礼》,认为必须要分封,才能算得上是正统儒学思想,这也仅仅是汉武帝与皇族之间的斗争,而非政治分歧。在前文,我就已讲到,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的前提必须是国家大一统,这是古文经学者的思想,荀子作为古文经学鼻祖,其一脉相承的古文经学者们当然不可能支持分封制。所以说,何老在文中的这一观点也是不恰当的。

随后,何老又提出“后来在东汉时代,古文学派开始在贵族中流传”。

这一说法我觉得有待斟酌,前文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观点的模糊。在此再做一番论证:首先,古文经学在东汉成为私学,其流传相当广泛,不少寒士都是研习古文经学,诸多门阀世家(贵族)依然谨守教条,研习今文经学,研习古文经学的世家门阀极其稀少。因为今文经学的固步自封才导致东汉和西晋的灭亡,这一点,史书上显而易见。找不到缺憾,自然也就无法改进,最终,今文经学亡于郑学。

紧接着,何老又指出:“三国人物中,刘备属于马郑弟子,但曹操的思想则是外儒内法,接近今文学派。”

对此,我将发表我个人的看法用以反驳。

历代史书皆言曹操杀人,但今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曹操杀的是哪些人。

第一个,边让,今文经学派大家,声誉极高。曹操杀他在官方史书是因为泄愤,其后果极其严重,几乎让曹操丢了根基(有一种观点认为陈宫因边让之死背叛曹操,引吕布入兖州);所以曹操杀第二个人——孔融的时候,则发布了《宣誓孔融罪令状》,孔融是孔子的直系血脉,也是杨赐的弟子,和杨阀都是研习今文经学,在当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再往下,第三个人,崔琰。崔琰是郑玄的弟子,郑玄死后成为郑学巨擎,名扬当世。曹操个人是极为推崇郑玄的,为什么要杀崔琰?绝不是因为崔琰个人对他的背叛,而是因为崔琰是河北第一门阀崔家的家主,崔家是今文经学世家,我认为曹操杀孔融只是小打小闹,杀崔琰才是惊世之举。

河北有两个崔家,一个是博陵崔家,一个是清河崔家。博陵崔家是嫡支,清河崔家从不忌讳这一点,甚至对外声称出自博陵崔家(外界认为崔家内部并不团结,这纯粹胡扯,能称为史上第一门阀,有其必然的团结性)。汉末太尉崔烈在当时出自博陵,为崔家家主,但是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崔阀,而是选择了出自清河崔家的崔琰,他认为崔琰有中兴名臣之象。结果崔烈的儿子只能逃到荆州避难,无法回到崔家安享富贵。故而裴松之在《三国志及注》有载“亮少居南阳,与颍上徐庶元直、石韬广元、汝南孟建公威、博陵崔州平友善”(出自《蜀志·诸葛亮传》)。

崔烈如此重视崔琰,乃至于将崔家托付给崔琰,可见其对崔琰能力的重视。崔琰师承郑玄,兼通经学,与郗虑、赵商、王基有同门之谊,是继沮授之后对河北最有影响的人。袁绍为了冀州根基杀了沮授,曹操为了相同目的也不得不杀崔琰。然而,目的仅仅在此?曹魏再后来“得徐庶、重孟建、用石韬,独弃州平”,这是为什么?崔家的实力太庞大,连一个在外的弃子都不敢招用,何况是一家之主的崔琰?

曹操杀的第四个人是杨修,杨赐的孙子,杨彪的儿子。杨阀是关中最大的世家门阀,五世三公,地位崇高,更可怕的是它是今文经学世家。杨修才华高绝,狂士祢衡曾称“天下两大杰士,孔融、杨修”。杨修一直是曹操的心腹,但是杨阀作为门阀世家,能得到统治者的信任么?回答是不能。

依上对曹操杀人的举例可见曹操所针对的是今文经学派的儒生和世家门阀,包括后来逼死荀彧荀攸叔侄,说到底都是为了打击颍汝士人在朝堂的实力,这些都是针对门阀世家的举措(详见猛子《大汉帝国风云录·附录作者语》)。而且,这些门阀世家全是今文经学世家,由此可见曹操个人的儒学思想明显是偏向古文经学一派的(曹操的个人儒学思想,详见赵阳先生《曹操的儒学思想及其成因》一文,在此不作引用)。

至于曹操杀伏完一说,在此作者略略废言:首先,伏完是伏家家主,汝南伏生的后人,在伏家一贯秉承的正统儒学“伏氏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伏家在两百年内连出十二位五经博士,人才济济,曹操对其极为敬重。而且就当时历史看,唯一可以挽救儒学发展的,唯有伏氏学。所以曹操根本不可能杀伏完。相反,曹操极有可能借助伏完的力量重新振兴儒学。然而,无论是汉武帝还是王莽,他们都是在国家社稷安定的情况下发动改革,而曹操当时很明显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依照我的估计,他应该已经有了实施的方案,只是伏完早死、自己也未能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所以这样一个恢弘的计划胎死腹中。如果是这个解释,那么史书所载:“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暴行,令父亲密图之,伏完不敢有所举动。”一说也能得到印证,即曹操与伏完有某种特别约定,但是最终胎死腹中。

曹操终其一生都在为反击门阀世家、反击今文经学而奋斗,可惜最后被白痴的曹丕打了个粉碎。曹丕为了争夺帝位,毫不犹豫地选择外援,当时能给他以强有力支撑的唯有门阀世家,曹操在位时,颍汝门阀、关中门阀、河北门阀、并州门阀加上郑学一系的政治势力一直保持平衡,(青州门阀的代表是伏完,不在曹操的打击范围之内)。颍汝士人中的翘楚陈群,为了保持世家门阀的地位,陈群毫不犹豫,提出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对儒士,也就是官吏候补人进行的一种品评,通过对儒士的家世、才能、道德等方面的考察,评定其人是否有资格入仕,是儒士入仕的资格评定。专职品评人物的官员就是“中正”,中正综合考察了儒士的才能、道德等方面后,把儒士分为九品。这个九品分类,直接来源于班固大师的《汉书古今人表》,不过稍稍作了一些改动而已。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评议结果上交丞相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自然就高,升迁也较快,而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很低,升迁也就很慢了。中正评议人物三年调整一次,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以“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那么研习今文经学的士人将大量入任,曹操的苦心经营瞬间化为飞灰。今文经学再度成为魏国官学,最终导致门阀世家灭亡魏国。而后来的西晋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亡于门阀世家。门阀世家与经学结合产生的巨大的力量,莫说区区西晋,就是五千年中最强大的汉朝,亦是亡于门阀世家之祸。

以上是我个人对何新先生这一观点的反驳。最后我要反驳的是下面这一段文字:

大体而言,古文经学有贵族主义的倾向,是保守的学说。而今文经学主张应世变法,是与时俱进的实用儒学。

这一点说法我认为是最错的地方。何老从汉代政治之争开始,认为古文经学保守、今文经学试用。其实不然,从郑玄开始,今古文经学产生了合流,只不过今文经学并没有随着历史潮流而变化,最终亡于固步自封,今文经学世家消亡日久,在“经世致用”根本不及合流之后的古文经学(其实是郑学,王学几近消亡)。我个人认为,经学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之中发生质变,是因为宋代的朱熹,朱熹过分追求“理”学至上,使今古文经学合流之后的儒学困守一隅,自身僵化。为了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维护皇权至上,毫不犹豫选了固步自封,选择了自取灭亡——当时的古文经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本质。何新先生称“古文经学保守”实在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