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泊桑《项链》中马蒂尔德与芥川龙之介《舞会》中明子形象比较

2013-10-26李仪

参花(下) 2013年5期

◎李仪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不同背景下的舞会

一个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他的小说《项链》中描绘了马蒂尔德这一小职员夫人的形象;另一个是日本文坛狂人芥川龙之介,他的短篇小说《舞会》讲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大家闺秀明子的故事。

1.舞会中马蒂尔德的形象

《项链》中开头极力渲染了马蒂尔德的形象,她年轻貌美、天生丽质,却阴差阳错,出生在清寒的工薪家庭,她就只能听天由命,嫁给了教育部一个小职员,但她并不满足于现实,成天胡思乱想,想象家中金碧辉煌、家仆无数,想象她拥有漂亮衣服和令人羡慕的珠宝首饰,她十分偏爱这些东西,于是她想跻身上流社会。丈夫卢瓦瑟尔好不容易弄到一张有重要官员出席的舞会的请柬,妻子却因为没有像样的首饰和衣服而烦恼,丈夫拿出准备买枪而筹集的400法郎给她买了衣服后,她又愁没有高贵的首饰,于是找好友福雷斯杰太太借了一条“钻石项链”。舞会上,“她是晚会最漂亮的女人,言谈得体,姿态优雅,满面春风,快活到了极点。所有男人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她简直要飘飘欲仙了。”

马蒂尔德正是凭借这一身行头,加上她不凡的外表,迷倒了众多男人。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舞会上的她宛若天仙,并且自己也陶醉其中。这是许多红颜的不幸,虽然一表人才,却由于上帝的安排,湮没于平淡无奇的小日子中。马蒂尔德一心想跻身上流,没有脱离资本主义腐朽的本质,而现实事与愿违,对她来说失望是极大的。

2.舞会中明子的形象

《舞会》中明子年方十七,正值青春年华,正如绽放的花朵一样,她出生于上流社会,是有教养的女性,自幼学习法语和舞蹈。明子有令人醉心的本质,她“是夜的风度,确实具备日本文明开化期少女丽质,其美足足以使垂着长辫的中国官员老爷瞠目结舌。”[2]在与秃顶父亲共同参加的舞会中,明子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法国海军军官的邀请,军官对着这小猫似的少女,醉心于圆舞曲的舞步中。“哦,不,不是恭维话。像您现在这样,可以马上去出席巴黎的舞会,届时会全场震惊呢。宛如华托画中的公主驾临哪。”

明子以她的青春美貌,征服了这位经历过法国上流舞会法国军官的心,并认为明子的美可以震惊巴黎。明子似乎受到了上帝恩宠,从出生就在上流社会长大,富于礼教。她的纯洁与美让人惊艳,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她初来乍到,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席正式舞会,她虽然带有一丝忐忑不安,但她很快就沉浸于舞会的氛围之中。

马蒂尔德是想跻身于社会上流而力所不及,明子是本处于社会上流却懵懂不知。两人的外貌都可称惊艳出众,但不同的身世让她们经历了一场终身难忘的光鲜不已的舞会。

二、相似的人生结局

马蒂尔德最终沦为了一个朴实强悍的妇女,而H老太太(明子)也只是进行了一场普通的旅行,过着平凡的生活。

1.马蒂尔德的人生结局

马蒂尔德在回家途中丢了项链,为了赔偿这一个不知情的假钻石项链,他们辞退了女佣,栖身阁楼之下,家里的粗活也由她做,穿得也和平民百姓的家庭妇女一样,拮据地生活捍卫钱包。过了十年后,他们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包括利滚利的债务。她变成了一个穷人家的妇女,泼辣而粗野,当她到香榭丽舍大街溜达时碰到昔日的好友福雷斯杰太太时,好友竟然因为她过大的变化而认不出她了。

马蒂尔德的美如流星,闪过舞会后,之后的人生之路便开始下滑。为了还债而饱尝生活艰辛,最终磨练了另一个坚强平凡的妇女形象。

2.明子的人生结局

《舞会》的文末,描绘了H老太太独自平凡出游的情景。老太太看见菊花,睹物思情,又想到了鹿鸣馆舞会之事。多年后的明子只不过成为众多普通老太太的一员,等待她的只有凄凉的回忆。

芥川龙之介想表达的是“その花火が、ほとんど悲しい気を起こさせるほど美しく思われた。……我々の生のような花火のことを。”正是人生无常,青春虽好,却如一瞬间绽开的烟花般短暂,越是悲哀越是美丽。作为贯穿小说的导线——菊花,也成为明子日后回忆的火种,虽然逢人便讲在那场舞会中她是多么的美丽,但这记忆终究存在于过去,于今的她来说,她已经不再拥有了。

无论是马蒂尔德,抑或是明子,作者们都对她们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同情,既赞叹她们的美,又惋惜这美的短暂,仿佛烟火一划而过。

三、总结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作家,他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抒发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调子,故事结构巧妙,内容安排出乎意料而结局又在情理之中。芥川龙之介是日本20世纪的作家,母亲的发狂对他影响极大,他既对日本近代文学中意,又对欧美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马蒂尔德和明子在他们笔下都富有情调和活力。如果说马蒂尔德在经历了生活磨砺后,莫泊桑表现了对她的一种赞美的话,那么芥川龙之介笔下的明子,作者却更深刻地展现了一种悲凉之美。人性是共通的,这两种女性形象还将继续被人们所感知和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