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

2013-10-26家三爱冯晓丽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临汾市体校体育训练

家三爱,冯晓丽

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原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同时还伴随着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对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目的是为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提供改革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临汾市青少年的业余体育训练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临汾市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县(区、县级市)青少年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领导、教练员及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家及省市相关文件、运动会资料,利用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查阅有关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方面的研究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思维角度、研究方法方面获得诸多深刻的启示,从而建立所要研究问题的总体框架。

1.2.2 访谈法 对临汾市体育局竞训科和尧都区体育局的领导,以及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尧都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临汾一中、临汾二中、临汾三中)的训练主管及部分教练员就青少年体育训练现状进行了实地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向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尧都区青少年业余体校、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临汾一中、临汾二中、临汾三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85%。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表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17.0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的分布情况

目前,临汾市业余训练已形成多元化的培养人才机制,形成了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临汾学院竞技运动系和以个体经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为辅助的、以各县级业余体校、部分传统校、三线训练网点为支撑的业余训练体制网络。

通过访问临汾市体育局竞训科科长王红云及参看山西省青少年体育分布图(2012年2月)得知,临汾市现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七所,山西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九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一所,县(区、县级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八所(其中国家级、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四年一审)。其中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和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临汾市业余训练的主要形式(见表2)。

表2 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分布情况表

另外,还有经临汾市体育局挂牌、由社会或个人力量开办的六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以及经山西省摔柔中心挂牌的六个三线训练点。六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基本情况见表3。六个三线训练点分别设在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翼城县、洪洞县,其中侯马市设有两个训练点。

表3 六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统计表

2.2 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员现状分析

2.2.1 运动员的年龄分布 调查结果见表4,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员大都集中在12~18岁,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心理、生理都不太成熟,可塑性较强,教练员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对教练员的要求更高一些。

表4 运动员的年龄分布统计表

2.2.2 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 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反映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表5显示,当前运动员中,初中生有39人,占32.5%;高中生或中专生有63人,占52.5%;大专生有18人,占15%。表面上看运动员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运动员平时训练量大,上课精力不足及对学习不感兴趣等因素影响运动员的课堂效率,再加上保证不了学习时间,因此运动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表5 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情况统计表

2.2.3 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时间 通过表6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运动员每天的学习时间控制在4~6小时;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大都设在普通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均开设早自习、晚自习,每天的学习时间则大于八小时。

表6 运动员每天文化课学习时间统计表

2.2.4 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动机 表7调查结果显示,在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中,位于动机位次排序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其中70%的运动员选择增强体质;60%的运动员选择提高运动技能。这符合青少年的训练要求,也是大多数学校培养运动员的目的。

表7 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动机情况表

表7中还显示,体验乐趣只有30%的运动员选择。说明多数运动员没有把体验乐趣作为训练动机。如果教练员在训练中能激发这些运动员的兴趣,使运动员从中体验到乐趣,进而作为训练的动机之一,将有助于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更快更持续发展。

2.2.5 运动员毕业后的目标选择 图1显示,被调查运动员中几乎一半的运动员将“高校就读”作为自己毕业后的目标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对文化水平、学历等要求更高所致,运动员不继续在高校深造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图1 运动员毕业后的目标选择图

2.3 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教练员现状分析

2.3.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系中的教练员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5—35岁的占28%,36—45岁的占40%。可见目前临汾市教练员队伍结构较合理,但年轻教师相对较少,若不适时加以改革,教练员队伍将逐步趋于老龄化。

表8 教练员的年龄分布统计表

调查还显示,教练员中硕士学历占2%,本科占78%,大学专科占20%,中专及以下的没有。表面看整体学历较高,但通过访谈了解到,许多教练员的学历都是通过函授等形式获得,含金量不高。

从职称情况来看,高级职称占42%,中级职称占52%,初级职称占6%,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从表9中可以看出,教练员中以教学时间超过20年的居多,达到了52%;11年到20年之间的位居第二,达到了28%;而教学时间在5年以下的只有2个人,仅占4%。说明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岗位上都是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训练需求是很容易就可以满足的,但同时也表明临汾市教练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

表9 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统计表

2.3.2 教练员对岗位培训的态度 从表10可知,教练员中认为岗位培训非常重要的占到了78%,比例最高。说明教练员都有很高的求知欲,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有一些教练员认为岗位培训重要不是因为能学到更多知识,以进一步充实自己,而是为了评职称等别的目的。

表10 教练员对岗位培训的态度统计表

2.3.3 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情况 调查显示,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情况很不理想。多年来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最多,高达48%;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的位居第二,达到40%。这说明教练员只是在思想上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在调查过程中还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不重视,没有定期组织培训;教练员工资低,没有足够资金为培训开销;教练员训练压力大,没有闲暇时间参加培训等。

2.4 场地设施及训练、比赛现状分析

2.4.1 场地设施情况 场地设施是保障训练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目前临汾市的训练场地设施仍不能满足训练需求,运动员对学校的场地设施所持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调查表明,运动员对学校场地设施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所持的三种态度几乎均等,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所占比例分别为29%、33%、38%,不满意所占比例稍高。其中,据统计反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场地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市级体校及各级少体校场地设施比较欠缺,部分少体校甚至没有训练场地。

在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多数县(区、县级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没有场地只能靠借租场地、采取蹲点或集中训练的形式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如尧都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就因自身无场地,田径项目的训练常年在临汾三中和解放路小学蹲点;甚至有的县由于没有场地而名存实亡。而且在山西省内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场地设施与其他地区相比也较为陈旧,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是山西省唯一一所无塑胶田径场的市级体校。

2.4.2 运动训练情况

(1)参加训练人员数量的发展趋势。当前体校运动员招生困难,且在训运动员流失严重,导致运动员人数急剧下降,以临汾市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为例(见图2)。

图2 市级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运动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图

从图2可看出,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人数在逐年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如运动员成材率低,且出路不畅;学生及家长都重文化而轻体育,宁愿选择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也不愿上体校;运动员大都为独生子女,家长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训练等。

(2)业余体育训练的时间与次数。由表12、表13可知,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每天保持在61分钟至120分钟的人数最多,达到42.5%;多于120分钟的人数达到35%。而且每周参加训练达到五次以上的就占47.5%。这中间不乏有每周达到五次以上,且每天超过120分钟的运动员。这部分运动员运动量过大,将直接导致他们对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减弱,热情降低。

表12 运动员每天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时间统计表

表13 运动员每周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次数统计表

在调查中发现,市级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基本上能够保障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次数。市级体校的学生一般每周训练五天,比赛前集训则每周训练七天,每天进行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训练。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则每周训练五天,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其中临汾二中、临汾三中则是每周训练七天,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所以临汾二中、临汾三中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较高。

(3)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方式。根据图3可知,被调查运动员中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为三集中*的占54.2%,而为二集中**的只有 2.5%,其余43.3%的运动员走训***。由此得出临汾市业余体育仍以三集中的训练方式为主。在访谈中了解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方式主要以三集中为主;县(区、县级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由于学校自身条件限制,训练方式多为走训;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则三种训练方式并存,但也以三集中为主。

图3 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的训练方式统计图

2.4.3 参加比赛情况 在访谈中了解到,临汾市开展种类体育比赛机会较少,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正规比赛的机会太少,仅有省运会、市运会、区运会三个级别。其中山西省运动会和尧都区运动会均一年一届,临汾市运动会则两年一届。比赛机会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运动员训练的热情。

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近年来临汾市青少年的比赛成绩相对省内其他地区略有下滑,以临汾市参加近五届省运会青少年组的金牌榜名次变化趋势为例。由图4可知,青少年组参加比赛的金牌榜名次整体呈下降态势,其中第13届最差,排名第九,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4 临汾市青少年组在近五届省运会上的金牌榜名次变化趋势图

2.5 经费来源及教练员、运动员的待遇状况

2.5.1 经费来源情况 经费是否充足对于青少年业余体育的开展至关重要。只有充足的经费才能保证训练及比赛的正常开展。通过访谈临汾市体育局竞训科的王红云科长得知,临汾市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政府、社会及个人。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及各县(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六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则是市局挂牌,由社会或个人投资开办。但调查中发现,由政府财政拨款的这部分单位的资金长期下发不到位,地方配套资金也得不到落实。

2.5.2 教练员、运动员的待遇状况 目前,临汾市运动员参赛除偶尔可申请到比赛服装费外,多数比赛都自费。平时在校期间的训练多没有训练补助及伙食补贴。教练员参赛费用由学校报销,但平时训练补助很少,每天五元,有的甚至还没有。2011年国家制定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中规定:教练员、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伙食补助不低于25元,每年服装费不低于800元。但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临汾市体育运动学校还没有遵照该规定实施。对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而言,训练补贴更是短缺。教练员们普遍反映,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几乎是无偿训练,除了每天补助五元外,基本没有训练补贴。但教练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他们既要招生、选拔队员,又要对运动员的生活、训练、学习进行管理,同时还有比赛、输送等任务,这使得许多教练员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见,教练员的工资待遇与他们承受的压力并不相匹配,同时也造成一些教练人员的流失。

* “三集中”指业余训练运动员的训练、文化教育、食宿均集中在一起的体校。

** “二集中”指业余训练运动员的训练、食宿集中在体校,文化教育在普通中小学进行的体校。

***“走训”指业余训练运动员只是训练在体校,食宿由家庭负责的体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由于相关部门不重视,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思路守旧,致使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日益萎缩。

(2)业余体校学训矛盾依然突出,且由于运动员成材率低,导致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在训运动员流失。

(3)教练员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较合理,但教练员的压力较大,待遇偏低,岗位培训机会缺乏,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经费短缺,训练场地设施不足,部分单位甚至不能满足日常训练和比赛需要;比赛机会较少,形式单一;教练员和运动员补贴发放不到位。

(5)从山西省近五届省运会青少年组比赛的金牌榜名次排序看,近几年临汾市青少年的比赛成绩相对省内其他地区略有下滑。

3.2 建议

(1)临汾市体育主管部门,应把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加大管理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2)加强体教结合,缓解学训矛盾,拓宽招生渠道,完善招生制度,解决好运动员的出路问题。

(3)临汾市体育局与教育局应联合为优秀运动员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运作机制,保证其学训不脱节,优秀运动员不流失。

(4)经常组织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并制定惩罚监督制度,保障教练员学习的时间和质量。

(5)加大青少年业余体育的训练和比赛经费的投入,增加场地器材的购置,与此同时,提高教练员待遇并优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补贴政策。

(6)发挥市级体校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同时建立学校、校外俱乐部、团体协会等多渠道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

(7)依靠各县市抓好业余训练,充分利用临汾市的三线训练点,选好苗子,打好基础。同时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增加一些有利于青少年专项训练和地方特色的俱乐部,有计划地组织竞赛,对达到成绩要求的队员向上输送,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和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的应有作用。

(8)凡经省市命名挂牌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三线训练点,临汾市体育主管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加大对这些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强优势项目和重点基地的建设,搞好重点项目布局。

[1]临汾市体育局: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推动体育产业发展[EB/OL].2011-01-12.http://lf.sxrb.com/msxw/1095596.html.

[2]张辉,王伟民.湖北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 究论丛,2006:119~120.

[3]王乐.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2):87 ~90.

[4]万伟善.大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6.

[5]王昆仑.对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研究与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46 ~50.

[6]李敏.对我国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0(4):82~83.

[7]孙岩,马襄城.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3(3):111 ~114.

[8]刘璐,王新坤,张冰,等.辽宁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1):110 ~112.

[9]郭经宙,倪湘宏,张志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18 ~20.

[10]王健,曹可强,候斌,等.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51~56.

[11]姜斌,唐成,韦佳.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91 ~92.

[12]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临汾市体校体育训练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