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存在状况与保护策略研究
2013-10-26程新年刘建其何丽琴张乐为
程新年,刘建其,何丽琴,张乐为
普宁英歌是潮汕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广场集体舞蹈,是我国古代文化沉淀的历史产物,也是维系潮汕地区各族群团结的重要纽带。2006年普宁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申遗过程中,政府对普宁英歌进行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建立了泥沟、南山、新坛、旱塘、北山五个普宁英歌示范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广东省产业的大转移,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普宁英歌面临着更加突出的生存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普宁英歌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政府部门制定普宁英歌保护措施提供建议。
1 普宁英歌生存环境现状调查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相互联系的结果。当我们探讨某种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时,总是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联系在一起[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赖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人群而存在的,只有特定的环境才能孕育独特的非物质文化[2]。因此,探讨一种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联系。
1.1 普宁英歌的自然环境
潮汕平原位于粤东沿海地区,面积4 000多平方公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交通闭塞,未受战火之祸,是我国历史几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普宁市位于广东省潮汕平原西缘、揭阳市西南部,毗邻汕头市潮南、潮阳,汕尾市陆丰、陆河,全市区域总面积1 620平方公里,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外迁移民认同宗族谱系,形成了同宗聚集而居的居住带,现普宁全市有上万人同宗居住的村庄55个。历史上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使本就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更加拥挤,为争夺土地资源时常发生械斗,为此各个村落都兴办武馆,组织团练。随着禁武令的实施,为避人耳目,普宁英歌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了潮汕人民喜闻乐见的的民间舞蹈。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由于耕地面积在急速的减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珠江三角地区转移,普宁英歌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1.2 普宁英歌的人文环境
潮汕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3]。它既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优良成份,还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优良成份,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这也正是普宁英歌产生的文化基础。在潮汕地区,普宁英歌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不但能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而且还能给人以感官上的审美享受。普宁英歌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认为跳英歌是“好彩头”,谁能进英歌队就能事事顺心,年轻人都以能进入英歌队而感到自豪,而姑娘们挑选意中人也把英歌队员当首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也受到了冲击,关注度在迅速降低,英歌队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在逐渐减弱。
2 普宁英歌的分布现状
2006年,据揭阳市文化局统计,普宁共有84个村有英歌队。主要以流沙五个街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东至占陇、南径、下架山、军埠等镇的旧地、新南、南坡、陇华等村;南至大南山、云落、梅林等镇的圆山、云落、中央寨等村;西至梅塘、里湖等镇的涂洋、景光等村;北至燎原、大坝、洪阳、南溪等镇的泥沟、果陇、白坑等村[4]。为弄清普宁英歌现在的分布情况,课题组先后六次深入普宁各个村落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普宁英歌的分布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普宁全市现有英歌队的村有51个,其中新增加了绵远、水吼、新河内、河头、蛟池、东西南、桥柱七个村,较2006年减少了33个村;从分布上看,现在普宁英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好的地区,共有26个村有英歌队,占总数的51%;从减少的区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梅林、南径、云落、梅塘等镇仅存两班英歌队,大坪、船埔、赤岗、石牌等镇只剩下一班英歌队,而后溪乡、南溪、高埔等镇已经没有英歌队。此外,经济较好的占陇镇也有四个村的英歌队被解散。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该地区毗邻普宁市区,随着市区面积的扩容,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为了生计许多村民进城务工或做生意,长期的城市生活,改变了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造成了练习英歌的人大量减少,以致队伍解散。
图1 普宁英歌的分布情况图
3 普宁英歌的表现形式
3.1 表演队伍规模
完整的普宁英歌表演程序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前棚主要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是化妆拉弦唱戏;后棚是若干武术人员的武术表演[5]。完整的英歌表演人数最少要36人,最多可达108人。对2012年普宁市春节英歌游行队伍的调查中发现,参加游行的六支队伍,从人数上看,基本都是36人左右,只有陇华英歌队有42人;表演内容上,全部都没有后棚表演,除陇华英歌队表演了中棚节目外,其余英歌队都只有前棚表演。在与陇华英歌队表演者的交谈中得知:“现在普宁英歌队伍规模基本都只能维持36人,能凑齐56人的表演队伍很难,更不要说拉起108人的队伍。现在愿意学习英歌的年轻人少,这次陇华队里除扮演时迁和孙二娘的是20来岁的小伙子,其余的基本都是50岁左右,而且这些人大多常年在外打工,表演队伍不能固定,每次表演都只能拼凑人员;而且现在的人都不喜欢传统的拉弦唱戏,整个普宁市基本上只有南径和占陇的英歌队有时会表演中棚节目,其他地方都只表演前棚。”此外,泥沟英歌传承人张伯琪老人不无担心的说:“现在许多英歌队传承人老化,青黄不接,年轻人都追求新兴时髦的舞蹈,学习英歌的人少,特别是中棚表演根本无人问津,如今我最担心的是英歌的中后棚的传承问题,村里的五支英歌队中能简单的哼几句潮曲的也就那几个年龄大的了;至于表演规模,在我还没有进英歌队之前看见过108人的表演,那队伍之长、场面之热闹,整个泥沟村简直万人空巷,现在基本都只维持30人左右的队伍。”由此可见,普宁英歌的传承人老化、缺少新鲜血液是造成队伍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3.2 基本动作套式及主要队形
普宁英歌的表演道具是短木槌和小鼓,表演时队伍的一半人拿槌,另一半人拿小鼓,也有的英歌队全是拿槌的。从表1可以看出,普宁英歌的基本步法不多,有提颠步、前踢腿搓跳步、后抬腿搓跳步、横搓步、碎步等,而主要是配合舞槌、舞小鼓动作构成不同的舞姿,形成不同类型的动作;舞槌的动作较为丰富,主要有旋槌、撩击槌、上击槌、斜击槌、十字滑槌、削击槌、甩槌、推槌、镖槌、双镖槌等40余种动作,而舞小鼓的动作除了有一个特有动作“抡鼓跳步”外,其余动作以及双手的运行路线均与舞槌的动作相同。不同类型的英歌有着各自独特的舞槌动作和特定的套式组合,如南山英歌(快板)以“撩击槌”为主要标志,动作套式以镖槌组合、弓步组合、布田组合、合击槌组合为主要代表动作;泥沟英歌(中板)以“旋槌”为主要标志,动作套式以推槌组合、荡槌组合、对打组合为代表动作进行演绎;而旱塘英歌(慢板)以“单醉槌”为主要标志,动作套式以三槌四槌组合(打四门)为代表。在队形上普宁英歌的变化非常丰富,舞者在表演动作套式过程中,队形不停的变换,主要的队形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落地梅花、双圈阵、金龙穿水、麦穗花、八字双金钱、双穗花等[6,7]。对 2012 年春节游行的英歌队的队形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队都有五种以上的队形变换,其中双龙出海、麦穗花、八字圈这三个队形是每支队都有的,不知是否是攻打大名府的剧情需要而特定的队形,现已无从考证。
表1 普宁英歌基本动作与队形
3.3 服饰、脸谱与音乐
普宁英歌取材于水浒梁山的英雄故事,它的服饰、脸谱与梁山英雄有着必然的联系。英歌舞者均为古代武士装扮,设想成水浒英雄好汉。大部分队员脸上均以对比鲜明的浓烈颜色的重彩,系头包,穿颜色鲜明的武士服,系腰带,缚绑腿,着布鞋;只有头槌、二槌、三槌、四槌、时迁、孙二娘、扈三娘、司鼓有各自独特的脸谱、服饰和造型[6]。如时迁脸画黑白色蛇形,带尖顶帽;孙二娘、扈三娘为女将脸谱,带头套,披披肩,系围裙,着束口粉色或黄色服装,穿绣花鞋等(见图2)。着脸谱多以黑、白、红为主色,配以青、蓝、黄等颜色,色彩鲜艳,对比鲜明(见图3);人物脸谱主要是用油彩化妆,也有少数地方用蔗汁和白色粉混合做底色,再用其他色料与牛皮胶水混合,以毛笔画于脸上。画师多为美术教师,也有农民艺人,基本都是根据画师本人对水浒人物的理解进行的创作,所以,在普宁找不出脸谱相同的英歌队。在配乐上,以大鼓、苏锣、月锣、大小钹等为主要打击乐器伴奏,一般都是以“咚咚锵,咚咚锵”的节拍反复进行,同时还伴有螺号和吆喝声。
图2 人物造型
图3 脸谱与服饰
4 普宁英歌传承人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非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参与者,是构成该文化遗产的细胞单位。他虽不像代表性传承人那样全面掌握该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但同样肩负了该文化遗产的传承重任[8]。普宁地区主要流行慢、中、快三种不同类型的英歌。此次调查中,课题组主要选择了三种类型英歌的杰出代表(旱塘英歌队、泥沟英歌队和南山英歌队)来进行研究。
4.1 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普宁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传承谱系都是以家族谱系进行传承,几乎没有外姓人,传承方式都是以师传或祖传的形式进行。究其原因,普宁英歌一直延续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的形成除受到了传统武术的门户之见的影响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潮汕地区人多地少,不同家族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资源而发生械斗,女子嫁人后,后代成了外姓人而不为本族所用,而男丁是保证家族械斗胜利的有生力量,由此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传承模式。据泥沟英歌老艺人张伯光说:“关于英歌的传承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哪位英歌传承人想要退休,他必须要培养一个接班人方能退下,这样保证了普宁英歌在社会变迁中得以继承与发展。”国家在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划拨了专项资金以解决传承人的生计问题,使他们有时间和经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调查中发现代表性传承人几乎都受到了资助,然而,在传承中真正管事的还是以年长者居多,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基本不参与英歌队的组织管理。因为,年长者在英歌队中有极高的威望,队员都是其弟子,而年轻的传承人由于磨练少,很难树立威信。另外,年轻的传承人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意,他们把大量时间都放在工作或打理生意上,也没有闲时来参与英歌队的管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抽空来帮忙。随着长者的逝去,而年轻的传承人缺乏组织管理经验,将无法承担传承的重担,使普宁英歌面临传承人断代的危险,这应该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此外,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大都是初高中文化,它们关于英歌的源流、舞蹈动作、艺术价值、内涵等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造成普宁英歌的创新性不强。每次的表演基本都是沿用老一辈的套路进行演绎,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时也让英歌舞者产生了倦怠,表演敷衍了事。所以,笔者认为代表性传承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以及传承的门户之见将是制约普宁英歌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2 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表
4.2 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普宁英歌的非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到60岁之间,占到了62.4%。这部分人事业、家庭都很稳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方式,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英歌的训练;而最适合从事英歌训练的青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少,只占27%。这部分人家庭、事业不稳定,存在很多的变数,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谋生计上,根本无暇顾及普宁英歌的训练;而视为普宁英歌接班人的少年比例则更少,只有7.1%。这部分人主要是学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缺少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加上学业繁重和升学压力,从事英歌训练的人必然还会少。只有解决好英歌练习者的出路问题,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从职业上看,66%的非代表性传承人为农民,其中,绝大多数都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都不会练习英歌,很多都是碍于师徒情分,才回来表演英歌;此外,19.9%的非代表性传承人为个体户,平时都忙于打理自己的生意,只有重大节日或庆典才出来表演,笔者认为英歌队的解散跟这些原因不无关系。
表3 普宁英歌非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表(n=141)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场所,而调查中发现教师和学生从事普宁英歌的比例一共才占14.1%。可以看出,普宁英歌还没有真正的走进校园。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传承人对普宁英歌的理解,影响其对普宁英歌内涵的诠释和动作的演绎。从文化程度上看,整个非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化程度都偏低,初中占59.6%,高中占25.5%;另外,非代表性传承人对是否继续从事普宁英歌的意愿,将决定普宁英歌未来发展走向和表演规模。从持续性的调查中发现,只有45.4%的人愿意继续从事英歌表演,而48.9%的人表示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从事英歌表演,有5.7%明确表示不再继续,不确定从事和不再从事普宁英歌的传承人比例超过了50%,这不得不让人对普宁英歌未来发展表示担忧。与英歌舞者的交谈中发现,不愿从事英歌训练的主要是受成就感低落的影响,认为社会关注度低,经济收入不理想;套路缺乏活力,没有新鲜感;固定角色扮演,缺乏挑战性;区域活动范围小,缺少交流机会。
5 普宁英歌的保护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从业者往往生活难以为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保护措施。被动保护并不能真正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只有合理利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造血功能,让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可能是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10]。为此,课题组针对普宁英歌生存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发展与保护策略。
5.1 形成普宁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
普宁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服装是该市的主导产业,此外医药也是这里的支柱产业。普宁应抓住广东省产业大转移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优化发展软环境,把普宁的纺织服装和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普宁也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果农栽培经验丰富,水果品种资源特别是优稀名贵品种繁多。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3.51万公顷,年产量15.8万吨,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中国蕉柑之乡”、“中国青榄之乡”和“中国青梅种植资源基地”。因此,应加大对果农的扶持力度,打造以水果经贸和加工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抓住机遇努力调整粤东经济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粤东经济才能留住人才,才能使农民不出门也能打工挣钱。这样也就为普宁英歌留住了人才,走出传承体系后继无人的发展困境,同时,也给普宁英歌的繁荣提供了经济支持。
5.2 加强村落文化内涵建设
生态文化乡村旅游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是民族文化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普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受海洋暖温气流调节,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以泥沟村为例,这里交通便利,省道1930线贯穿南北,西接普惠高速公路,是著名的“侨民之乡”;其次,普宁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村内98%是典型的潮汕民居建筑,村中居民住屋,依山临水,各依地势朝向,有“倒地梅”(节节开花)之美称,“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是主要样式,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村北以白坑湖为中心,西南有凤髻山、崎头山,西北有大林山,东北有小石山,组成一个大山字形;再次,普宁人文旅游资源也极其的丰富:泥沟是普宁英歌的发源地,是著名的英歌之乡。这里的普宁英歌以中板为主,活槌是泥沟英歌的主要特点,曾经参加了亚运会、奥运会的表演;最后,普宁节日文化浓郁,春节有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传统活动,中秋有赏月、剥芋、烧塔等旧俗,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这里村民信仰原始宗教,主要以自然崇拜、灵魂崇拜为主,并由此而形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英歌拜年、迎老爷、三山国王等。类似泥沟村的村落普宁还有很多,所以普宁具有打造生普宁英歌生态文化乡村旅游项目的资源优势,建立生态文化村可以充分挖掘普宁英歌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普宁英歌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播交流。政府部门首先要制定建设生态文化村的法律法规,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成立生态文化村管理机构统筹生态文化村的建设各项事务,处理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并制定生态文化村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居民行为规范和准则;加强生态文化村的内涵建设,破除封建迷信,提高村民素质,大力推广普通话;进一步加强文化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以普宁英歌为核心的人文景观;打造普宁英歌配套旅游产品生产及其配套产业,如水浒人物面具、普宁英歌槌、服装、纪念币、纪念邮票、饰品等相关产品开发,与最新流行相结合,加入时尚元素,使其能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5.3 建立普宁英歌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普宁英歌以前是以族长、村长统筹协调,武馆师傅负责操作与传承的方法进行组织和管理的。随着这种传统的组织管理体系执行力的弱化,现在基本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力在推动和实施。普宁英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出台了政策并制定保护措施,但五年的时间过去了,除了对传承人在生活上给予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之外,关于普宁英歌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看到更多切实可行的东西。现在普宁近60支英歌队发展极其不均衡,地方经济好的村落,英歌队规模和质量就越好,名气也就越大,而经济实力欠佳的村落的英歌队现在就面临解散的危险。所以,在民俗发展中政府应该以引导为主,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普宁英歌现代社会组织,才是解决普宁英歌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首先,应该成立普宁英歌协会,整合普宁英歌的资源,制定普宁英歌可持续发展纲要,组织和协调普宁各个村落的普宁英歌发展,解决好当前普宁英歌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加强普宁各英歌队的交流和学习,做好普宁英歌的内涵建设;其次,成立普宁英歌研究协会,加强对普宁英歌的理论研究,为普宁英歌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普宁英歌的健身价值,编排具有大众健身性的普宁英歌,增强普宁英歌的生命力,强化普宁英歌生态文化村建设的相关性研究,挖掘普宁英歌的经济价值,加强对普宁英歌的标准化建设,形成普宁英歌的规定套路动作,同时,编订普宁英歌教程,满足学校推广和竞赛需要;再次,成立普宁英歌青少年传习会,主要负责普宁英歌在学校的推广传播,解决普宁英歌单一传承方式,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参与普宁英歌。建立普宁英歌现代社会管理组织,可以使普宁英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普宁英歌是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潮汕地区除了普宁有普宁英歌以外,揭阳的惠来、揭西,汕头的潮阳、峡山,陆丰的甲子,潮州的文里等都有英歌队,且各个地方的普宁英歌都有自己的特色。竞赛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有利杠杆,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13]。为了使潮汕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盛不衰,就必须充分利用竞赛这个杠杆来推动普宁英歌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要建立普宁英歌的竞赛机制,定期举办粤东普宁英歌运动会和文化节;在各级学校开展普宁英歌的教学,组织各级学校开展普宁英歌比赛;制定关于普宁英歌特长生的政策,解决普宁英歌练习者的出路问题;举办乡村的普宁英歌比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如果这项机制能够得到顺利运行,将有利于普宁英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1]胡云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岩鹰拳的继承及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6):71 ~75.
[3]张晓红.潮汕英歌舞的文化特性和发展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44 ~47.
[4]广东普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普宁英歌[M].北京:中华文苑出版社,2009.
[5]蚁哲芸.论英歌舞起源、表演形式、价值及其特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8(1):53~55.
[6]杨明敬.英雄礼赞:潮汕英歌舞[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8).
[7]李永祥.英歌舞的动态、结构特点剖析[J].舞蹈,2006(11).
[8]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以重庆铜梁扎龙世家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11 ~116.
[9]MASLACH C.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C]//Cooper C L.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68 ~85.
[10]王林.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85 ~90.
[11]周必健.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大行动—广东工业考察报告之二[J].浙江经济,2009(12):46~49.
[12]黄继元.民族生态文化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石林县大糯黑阿诗玛民族生态文化村规划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2):10 ~14.
[13]韦练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6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