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埌东”“埌西”的读音
2013-10-24周静黄春平
■周静 黄春平
(作者分别为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南宁市的“埌东”、“埌西”究竟该怎么读?我们很多播音员、主持人都读作“làng 东”、“làng 西”。的确,查阅字典、词典,“埌”只有“làng”的读音。如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775页,“埌”字只是简单地注了一个“làng”的读音,释义见757页【圹埌】。翻到该词典第757页“圹埌”的释义,也只有简单的解释:“形容原野空旷辽阔,一望无际。”但我们发现,很多南宁市市民,尤其是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将“埌东”、“埌西”读成“lǎng东”、“ lǎng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读错了吗?笔者试图结合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对此做一个解读。
谈到“埌”字,不得不从南湖说起。不少人认为,南湖是南宁现存最古老的古迹,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唐代以前,这里并没有湖,仅有一邕溪水(即茅桥溪)流经此地注入邕江(也有人认为,南湖原本就是一条干涸了的古河道)。每逢邕江水涨,洪水往往从邕溪倒灌,淹漫州城,民不胜其苦。或者,每遇暴雨,洪水排山倒海般涌来,邕溪排泄不及,洪水便泛滥两岸,淹没农田作物,老百姓受害不浅。唐景云年间(公元710—711年),邕州司马吕仁,征集民工,筑坝修堤,蓄水成湖,以减轻洪水给州城带来的灾害。这便有了今天南湖的雏形。
南湖虽然是南宁现存最古老的古迹,但在古时候它并非名胜,现在想找到一首清代甚或之前描写它的诗词都十分困难。这除了南湖一直是个荒芜之地的缘故外,恐怕还与它在历史上没有具体的名字有关。历史上,人们一直把南湖称为“埌”,旧时南湖边上的一个村子就被叫做“埌边村”。据1937年编纂的《邕宁县志·地理志》明确记载:“埌边村(东)18甲,190户;埌边村(西)16甲,106户。”直至1965年“四清”运动时,埌边村才分为“埌东”、“埌西”两个村。至于南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埌”改称为“南湖”的?这就连许多“埌边村人”也说不清楚。人们只大体知道,现在南湖公园的前身为南湖苗圃和南湖鱼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南湖苗圃与南湖鱼场合并为“南湖风景区”,尔后于70年代初定名为“南湖公园”,并沿用至今。①
那么,为什么南湖会被称为“埌”呢?根据著名历史学家、“壮学研究先驱”徐松石先生考证,“埌”字源于壮语langx,意思是“低洼积水的大塘或小湖”。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壮族先民就是这样称呼这片水域的。到了宋代,中央政府派驻戍边的军民②即讲平话的汉人的祖先来到这个地方,他们按照当地土著居民的读音,也将这里称为“lang(阳上,次浊)”。近一二百年来,不少广东人为了经商沿西江而上,也来到了南宁定居,他们将这个地方的读音按自己的音类处理成了“long(阳上,次浊)”。
历史上,壮族长期生活在汉字文化圈中,因为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壮语地名也是用汉字来记录的,记录的方式就是以汉字作为记音符号来给壮语标音。但是汉字具有超方言性,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地名读音。如“埌”,本地的壮语、平话、白话都是读阳上,次浊,按对应规律折合为普通话应该读上声的“lǎng”。南宁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就是按对应规律读作lǎng的。其实,我们把视线放远一点,这个意思的地名用字,常在两广出现,广东通常写作“塱”,在广西多写作“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编著的《广西乡镇街道全书》(1998年,第8页)就写的是“埌”。广西除了南宁的“埌东、埌西”之外,藤县有“埌南”,北流有“西埌”。“塱、埌”等字就是壮语langx的记音汉字。
普通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入广西的,历史很短。当不明就里的人看到当地的汉字去翻阅字典时,字典里标注的普通话字音往往无法跟当地的土音对应。中国总体上是北方文化为正统、主流,字典里收的字很多都是北方地区里用的,音也是北方地区的读音,广西很多土俗地名的字音无法在字典里得到反映。如我们提到的字典里的“埌”字,源于《广韵·宕韵》中“埌,冢也”;《释名》“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起”。也就是坟墓的意思。跟南宁的埌东、埌西的“埌”不仅音类不合,意思更不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按人名、地名“名从主人”的原则,“埌东”、“埌西”的“埌”字读“lǎng”才是准确的。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字典、词典中已经有了“埌”字的读音,按照字典的规定读就是了,何必还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笔者认为,地名中的读音,往往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工作人员,播音员、主持人对于字的读音,是具有示范作用的。作为本地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对待这些地名时更不应简单地照本宣科、搞“本本主义”,人为地割裂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注释
①《南宁地名中的“埌”字考》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872893/
②传说是1053年北宋将领狄青征讨广南西路“蛮首”侬智高时所率领的军队带入的。据史籍记载,侬智高平定以后,这支军队的一部分就留驻当地,不再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