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系列减阻剂在原油管道中的应用

2013-10-23李浩宇薛延军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6期
关键词:首站储运泵站

李浩宇 薛延军

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北京 100007

0 前言

M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进口原油通道之一,担负着输送进口俄罗斯原油的任务。根据原油进口计划,M原油管道全年将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因此,一旦管道发生异常,出现非计划停输,首站库存会急剧升高。受输送能力限制,管道启输后很难按计划完成输油任务。因此,在常规输油方式之外,必须具备管道异常停输条件下的一种增输技术,以解决可能出现输油任务突然加大的问题,确保国家原油的供应。减阻剂作为一种有效的减阻增输药剂是首选的技术手段。

1 M原油管道概况

M原油管道起自我国东北中俄边境,止于黑龙江省某市。 全长926.5 km,设有1#泵站、2#清管站、3#泵站、4#清管站和5#末站,共5座工艺场站。管径为813mm,设计压力8.0MPa,局部8.5~10MPa,采用常温密闭输送工艺,设计输送能力1 500×104t/a。

M原油管道输送原油主要物性见表1。

2 减阻剂及注入工艺

在输油管道运行中,流动摩擦阻力限制了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1]。减阻剂是一种具有黏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注入管道后减阻剂中的聚合物分子充分展开,通过改变管壁附近(过渡区)油分子的运动状态,使其向同一方向运动,扩大已有层流区,干扰薄层间的液体分子从缓冲区进入湍流核心,减弱湍流程度,从而减少油品的流动阻力,达到减阻增输的目的[2]。

表1 原油主要物性参数

EP系列减阻剂为直长链大分子结构,具有良好的拉伸变形性、抗剪切性,其溶于油品后迅速分散,长链自然延伸[3]。避免了聚合物分子长链之间相互纠缠,以达到最佳减阻效果[4]。

图1 减阻剂注入装置工艺流程图

为避免弯头、阀门等装置对减阻剂的剪切破坏,M原油管道减阻剂注入点选择在泵站出站清管发球装置后直管段[5]。 注入装置工艺流程图,见图1。

3 工业增输试验及分析

2011年M原油管道进行了减阻剂增输试验。由于减阻剂过泵剪切后减阻效果基本失效[1],所以试验采取在1#泵站和3#泵站同时注入减阻剂的方式,加剂量均为10 g/t,加剂过程中首站出站压力稳定在8.40MPa,通过调节3#泵站进站压力,使高点压力稳定在0.05MPa。加剂油头到达末站并稳定运行4 h后,记录管道运行参数,并与加剂前管道运行参数进行对比,详细数据见表2。增输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δ为增输率,%;Q0为不加剂时输量,m3/h;Q1为加剂时输量,m3/h。

在首站出站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管道输量从2 100 m3/h提高到2 400m3/h,增输率为14.29%,由于输油泵的最大排量为2 400m3/h,所以该输量为M原油管道的最大极限输量。该工况下,M原油管道年输量可达1 714×104t,比设计年输量多214×104t[6]。

4 减阻剂应用及分析

经过现场增输试验后,M原油管道于2012年开始减阻剂的应用。应用分为增输和减阻两部分。

4.1 管道增输应用

管道增输采取在1#泵站和3#泵站同时注入减阻剂的方式[7],注入量为10 g/t,首站出站压力控制在8.05 MPa,高点压力控制在0.05MPa。在1#泵站保持出站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管道输量由不加剂时的1 990m3/h增加到2 300m3/h,增输率达到15.58%。管道运行参数见表3。

由于输油泵最大输量为2 400m3/h,为保证设备长时间平稳运行,减阻剂增输应用的持续输量定为2 300m3/h,比设计输量2 100m3/h提高了9.5%,有效缓解了首站库存压力和管道运行压力。

表2 减阻剂增输实验结果

表3 减阻剂工业应用增输效果

4.2 管道减阻应用

管道减阻应用同样采取在1#泵站和3#泵站同时注入减阻剂的方式,注入量为10 g/t,控制首站出站流量稳定在2 100m3/h,高点压力稳定在0.05MPa。在管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首站出站压力由不加剂时8.60MPa降低到加剂稳定时7.58MPa,全线平均减阻率为16.88%。管道详细参数见表4。减阻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γ为全线平均减阻率,%;P0为不加剂时沿程摩阻损失,MPa;P1为加剂时沿程摩阻损失,MPa。

表4 减阻剂工业应用减阻效果

管道添加减阻剂运行后,在输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行压力。在管道设计输量下,1#泵站出站压力降低1.0MPa,3#泵站出站压力降低1.0MPa,大大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管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4.3 添加减阻剂经济分析

添加减阻剂运行,增加了药剂费用,但由于降低了管道摩阻损失,可减少泵站所需电耗费用。在管道设计输量下加剂运行与不加剂运行相比:每天增加药剂费用4.5万元,泵站电耗费用减少5万元,总费用降低0.5万元。

5 结论

经过现场应用证实,EP系列减阻剂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和增输效果,添加减阻剂运行可提高M原油管道的最大输量,降低管道运行压力。在减少管道运行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对紧急工况的应对能力。对类似管道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喻西崇,赵金洲,胡永全,等.油气水多相管流中降阻剂机理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01,19(4):7-9.Yu Xichong,Zhao Jinzhou,Hu Yongquan,etal.Study ofDrag Reducing Agents in Multiphase Pipelines[J].Natural Gas and Oil,2001,19(4):7-9.

[2]李国平,杨 睿,汪昆华.国内外减阻剂研制及生产新进展[J].油气储运,2000,19(1):3-7.Li Guoping,Yang Rui,W ang Kunhua.The New Progress of Drag Reducer i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J].Oil&Gas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00,19(1):3-7.

[3]关中原.我国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研究新进展[J].油气储运,2012,31(1):1-7.Guan Zhongyuan.New Progress in Relevant Technology Research ofO il&Gas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 China[J].O il&Gas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12,31(1):1-7.

[4]张华平.减阻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1,32(5):28-33.Zhang Huaping.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of Drag Reducing Agents [J].Journal of Chem ical Industry &Engineering,2011,32(5):28-33.

[5]姜海斌,邹永胜,杨永和,等.EP系列减阻剂在库鄯输油管道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9,28(9):30-32.Jiang Haibin,Zou Yongsheng,Yang Yonghe,etal.Application of EP SeriesDRA in Korla-Shanshan Oil Pipeline[J].Oil&Gas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09,28(9):30-32.

[6]罗旗荣,张 帆,肖博元,等.减阻剂减阻效果的评价与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0,28(2):8-11.Luo Q irong,Zhang Fan,Xixao Boyuan,et al.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Drag Reduction Agent[J].NaturalGasand O il,2010,28(2):8-11.

[7]税碧垣,关中原,赵丽英,等.苏丹GNPOC原油管道减阻剂工业试验及应用[J].油气储运,2005,24(1):29-34.ShuiBiyuan,Guan Zhongyuan,Zhao Liying,etal.The Industrial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A in Sudan GNPOC O il Pipeline [J].Oil&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05,24(1):29-34.

猜你喜欢

首站储运泵站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乘“风”驭“龙”访江城
——十佳评选走进企业首站圆满落幕
原油储运管道缺陷安全性评价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城市赛首站
——广州站精彩呈现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RTI杯智能家居设计大赛 首站(广州站)培训顺利举行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