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加强边疆省区国防动员质量建设

2013-10-23内蒙古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车华松少将

国防 2013年10期
关键词:动员储备国防

■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车华松 少将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加强国防动员质量建设的主要任务。国防动员系统必须适应使命任务的新拓展、新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质量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边疆省区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一、科学确立国防动员建设思路

国防动员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新形势下,我国安全和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着眼全局,顺应大势,理清思路,科学谋划和推进国防动员发展。

坚持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期国防动员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遵循。国防动员建设只有深入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要求,才能把经济建设成果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实力和战争潜力。随着地方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为积蓄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盘考虑,结合地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城市规划、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搞好统筹谋划,努力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实现融合发展,提高军民一体化发展水平,实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转变体系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信息化条件下,无论是战争行动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建设成为必然要求、联合行动成为基本形式,迫切需要从力量结构、动员潜力、信息平台、组训形式等方面,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为此,要调整力量结构,优化动员能力生成的组织基础;拓宽动员领域,挖掘动员能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完善信息系统,为动员能力生成提供科技支撑;创新动员训练方式,探索动员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径。

拓展国防动员服务应急功能。国防动员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的根本,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是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功能的深化和拓展,在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疆民族地区,时常面临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之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边境管控、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参治援建任务日益繁重,国防动员系统作为遂行应急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已经趋于常态化。必须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系统机制健全、专业齐备、反应快速、突击力强的特有优势,主动服务、积极作为,为建设和谐稳定边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二、着力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加强国防动员质量建设,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使命的新要求,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着力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构建军地一体的组织指挥体系。一要健全指挥体制机制。战时,建立以现行国防动员体制为依托、以“一部八组”(国防动员指挥部,下设综合、人民武装、国民经济、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科技动员、信息动员、政治动员组)为基本组织构架的指挥体制;平时,建立在党政军联合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衔接融合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和边防委员会的“一部三委”指挥协调机制。通过明确职能定位和指挥职责,规范组织程序、方法步骤和协调关系,形成军地合成、要素对应、相互协同、运转高效的联合指挥机制。二要配套动员方案。围绕边疆省区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和担负的综合防卫任务,着力搞好国防动员方案配套建设,不断健全防范边境渗透袭扰、恐怖袭击破坏、武装偷渡走私等应战动员方案,完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动员预案,做到人员定岗、装备定位、行动定案、上下衔接、系统配套,形成完善配套的动员预案计划体系。三要完善指挥手段。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智能化指挥建设进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网络指挥中心,配套软(硬)件设施。依托政府政务网、边情信息管控网和军队综合信息网,集成各方信息资源,联通省、市、县三级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立军地统一、信息互通、纵横互联的国防动员网络指挥平台。

建强可靠管用的专业应急力量。按照“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要求,着力加强边境地区、能源基地、重点城市、主要方向和重要目标区域的动员力量建设。一是以预备役部队为重点的机动防卫和快反力量。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承担首批动员和参战支前重任的应急机动作战力量,要优化编组结构,改善武器装备,创新组训方法,不断提升战斗力,增强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二是以民兵和专业技术分队为主的支前保障力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实施情报侦察、信息通信、警戒执勤和支边保障分队,深化边防部队、武警与民兵一体化建设,推动一线连队与驻地民兵联编联训向联防联勤拓展,落实民兵应急分队“盟市建营、旗县建连、乡镇建排”目标要求,形成实在管用、结构融合的一体化应急保障力量。三是以民兵高炮、通信、电子分队为主的防空作战力量。未来边疆地区作战,边境重镇、边防设施、边界要道和电力系统、能源设备、人防工程、边防设施、交通枢纽等面临的首要威胁就是强敌的空中打击和信息攻击。为此,必须建好“防、抗、救、消”一体的城市防护和信息战专业队伍,使之成为战时防卫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四是以处突防暴、抢险救灾为主的社会维稳和专业应急力量。有重点地将地方维稳、林业、水利、电力、地震、卫生等专业力量编入民兵组织,纳入当地人民武装动员系列,进行统一管理、联合训练和集中使用,确保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刻,能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能胜。

搞好满足动员需求的资源储备。一要突出储备重点。根据边境地区特点,按照“急用先备、规模适度,划区储备、就近就便,军地联合”的原则,在边境地区,着重储备情报侦察、信息通信、边境管控力量和装备物资器材;在主要交通沿线,着重储备工程抢修、交通运输、机械修理专业力量以及机械车辆、伪装器材和工程物资;在主要城市,着重储备伪装防护、抢救抢修、消除后果、社会管控力量和医疗卫生、生产生活等物资,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动员储备格局。二要完善储备体系。根据应战应急需要,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数量和布局,建立双应一体、军民兼容的储备体系,把急需物资装备储备到位。坚持物资储备与技术储备、平时储备与应急生产、预定预购与应急筹措相结合,加强以技术和生产线为重点的应急生产能力储备,增强紧急转(扩)产能力。建立适应“双应”动员急需的经济动员中心和生产生活、物资能源、科研技术等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动员潜力优势。三要强化储备管理。健全数据库系统,规范统计标准,加强资源动态管理,定量定性分析实际动员潜能,切实把民兵预备役参战支前和应急力量的数量、质量、配置及构成要素搞清楚,把战略物资储备的位置、种类、数量和周期搞清楚,把各级人防工程总量和防护的对策、措施搞清楚,把交通保障能力和运力储备潜力搞清楚,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动员、科学调度、按需到位。

深化使命课题实案化动员研练。研练内容上,要着眼核心使命任务,以应对边境地区多元安全威胁国防动员行动为主要课题,研究机制转换、快速动员、“双应”指挥、支前保障等方法对策,探索边境地区信息作战、城市防空、机动防卫、维稳处突以及防凌防汛、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国防动员力量的运用,检验完善各类动员预案和计划,增强国防动员准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练手段上,突出模拟化、网络化、集成化训练,提高一体动员能力和指挥水平;走开与现役部队挂钩联训联演的路子,把国防动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军区、军分区和人武部组织的各种集训、演习当中;积极探索与地方公安武警对接挂钩、开放式训练模式,研究动员与作战、应急联合行动和保障问题。研练对象上,突出各级国动委领导、专业人员和骨干队伍,着力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组织指挥、协调决策能力;以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为依据,加大对民兵预备役重点应急保障队伍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的基础训练和首长机关联合指挥演练,以核心动员能力训练牵引应急处突、边境维稳、抢险救灾、支前保障动员能力的快速生成。

三、注重夯实国防动员建设基础

国防动员建设是覆盖诸多领域、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必须着眼长远发展,坚持强根固本,不断打牢建设基础。

要持续深化国防教育。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落实。普及教育内容。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抓好以国防知识、国防法规、安全形势和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教育普及,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强化国防、忧患、战备和责任意识。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等现代媒体作用,坚持用好边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边关军营等国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完善教育机制。积极协调军地有关部门,不断健全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讲师团宣讲活动、国防动员建设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要配套完善法规制度。法规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管方向,是机制运行的重要保障。国防动员不论是平时建设还是战时动员实施,都需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当前,《国防动员法》已经颁布,《国民经济动员法》、《国防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立法程序将陆续出台。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搞好法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针对边疆省区动员特点,搞好地方和行业性动员法规制度的制定完善,逐步形成上下衔接、专业互补、实在管用的国防动员法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依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的良好局面。

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通过组织国防动员领导干部培训,召开党委议军会、国动委会议、边防委员会会议,过军事日等活动,搞好国防动员政策理论学习,增强国防动员建设政府主导意识,改变军队“一头热”的现象。进一步健全各级国动委专业办事机构,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专门机构管、有专人负责抓。坚持国防动员工作例会、联络员会议、计划总结、检查评估、评比表彰等日常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有序运作。把国防动员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任务需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适当增加,确保国防动员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动员储备国防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