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2013-10-22赵亚敏
赵亚敏
(黄河科技学院 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城市边缘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形态,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发展的地区,因此多是大城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地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农业改革的试点区,它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颇为巨大[1]。本文从郑州市新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实地考察城市周边新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和居民对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和对策建议,为郑州市郊区新农村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为全国其他大城市郊区农村环境建设的具体操作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研的新农村对象为郑州市其中5个辖区的15个新农村,具体为:金水区辖区的刘庄村、柳林村、张家村;二七区辖区的佛岗村、马寨村、樱桃沟;管城区辖区的柴郭村、十八里河村、小王村;中原区辖区的北陈伍寨村、陈庄村、南流村;惠济区辖区的八堡村、京水村、祥云寺村。围绕这些新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包括经济生产状况、村容环卫状况、水源水质状况、能源燃料情况、污染及垃圾处理状况、总体环境评价及环境建设对策等的问卷调查,搜集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与农民进行了座谈和交流。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环境现状,深入分析农村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2,3]。
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由本课题项目组成员设计论证。2010年7月至8月调研人员共走访郑州市郊区的15个村庄。采用入户调查、现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法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1 份,有效回收率为93.7%。
问卷以农村环境现状、总体环境评价及环境建设对策3 部分为主要框架,共设计了35 道小题。第1部分从村民的角度了解农村环境现状,包括经济生产状况、村容环卫状况、水源水质状况、能源燃料情况、污染及垃圾处理状况等。第2 部分考察村民对于村庄总体环境建设的认可度,包括规划满意度、新农村建设对环境改善程度、公共服务设施等的水平。第3 部分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
图1 经济水平情况Fig.1 Economic level
图2 村民收入来源情况Fig.2 The source of income of villagers
3 调查问卷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郑州市区近郊15个村庄的常住居民,所调查的15个村庄中,其中有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新农村,有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新农村,也有发展乡镇工业的新农村。对这些村的综合经济生产状况调查显示,经济水平(图1)很好的占20.50%,中等的占62.83%,16.67%经济水平低下。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图2)中,家庭副业所占比例最高,达31.92%,其次依次是农产品、外出打工、乡村企业、自己企业、养殖业等。当地最适合进行的生产(图3)中,家庭副业所占比例48.17%,其次依次是经济作物生产、农作物生产、旅游业、畜牧业。此调查说明城市近郊新农村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日常生活运转给当地村民带来发展副业的好机会,直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图3 适合生产类型Fig.3 The types suit for produce
图4 道路状况Fig.4 Road conditions
3.1 农村环境现状
3.1.1 村容环卫状况 对街道情况(图4)的调查结果显示,村内道路都已进行硬化,且绝大多数很通畅、干净整洁,经常阻塞和脏乱的状况很少。如二七区的佛岗村、惠济区的八堡村、管城区的小王村道路比较整洁,而中原区的陈庄村、南流湖村道路整洁度一般,且有阻塞情况。村庄的绿化情况(图5)中,绿化很好且环境优美的占14.78%,一般的占72.39%,较差的占12.83%。是否有垃圾箱设置的调查中,60.22%有设置,近一半的的村庄存在卫生死角。对于村公用厕所卫生情况,11.83%的受访者反映很好、一般占67.68%、很差的占20.49%。村内有精神文明宣传栏占79.67%,有乱写乱画现象的占34.89%,私搭乱建现象占52.83%。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城市近郊新农村村容环卫状况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卫生死角及私搭乱建仍需花大力气进行整治。
图5 绿化情况Fig.5 Green environment
图6 住房结构Fig.6 Housing structure
3.1.2 住房及能源燃料等况 居住住房结构(图6)中钢筋混凝土29.45%、砖混58.76%、砖木11.79%,中原区北陈伍寨村和南流村仍有部分住房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其它村庄以砖混结构为主。农户家庭主要燃料(图7)为天燃气、电力和燃煤。沼气的普及率很低,传统的柴火也已很少使用。农户中有82%的受访者表示村内有部分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环保资源。农作物秸秆方式(图8)中,直接还田的占68.18%、柴火3.28%、道路旁5.78%、就地烧掉16.95%、做成秸秆燃料5.17%、卖掉0.63%,各村内目前已很少养殖家禽,畜禽粪便处理方式中以堆肥还田为主。综合以上表明目前城市近郊新农村多数农户已开始选择使用较为清洁的能源,开始使用太阳能的农户在不断增多。但对农作物秸秆处理中仍有小部分选择就地烧掉,说明村民环境意识还有待加强。
图8 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情况Fig.8 Handling crops straw
3.1.3 水源水质状况 这些农村中水质(图9)完全没有受污染的占24.94%、少数受到污染的占62.39%、绝大多数已受到污染的占12.67%,饮用水(图10)中34.00%为井水、65.33%为自来水,村内的污水处理情况中很好42.39%、一般48.94%、很差8.67%,河流附近是否有排放污水的工厂的调查中,很多8.00%、不多43.50%、没有48.50%。是否用污水进行灌溉的问题中,很多9.50%、不多23.33%、没有67.17%。整体来看,这些农村水质污染不太严重,多数农户主要饮用净化后的自来水,农业生产很少使用污水灌溉,这些地区用水问题是较安全的。
图9 水质情况Fig.9 Water quality
图10 饮用水类型Fig.10 Drinking water type
3.1.4 污染及垃圾处理 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图11)中,扔垃圾房65.21%、扔河里4.26%、扔地里或道路旁14.31%、烧掉5.54%、卫生填埋8.18%、无害化处理2.52%。农村生活污水多数通过排水系统进行处理,但一些稍偏远的新农村利用自然沟渠铺设简易排水管渠,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坑塘、河流,直接影响村容环境。83.83%的村民反映村内有专门的垃圾运送车定期清运垃圾,目前这些村现存农田中绝大多数有化肥农药污染。村民对所居住地生活环境污染总体情况的认识(图12)中,污染严重占5.56%、中度污染32.56%、轻度污染30.39%、环境好,很舒适28.17%、不知道3.33%。
3.2 总体环境评价及满意度
对目前村庄的规划建设满意度(图13)调查表明,一般占74.39%、非常满意10.94%、不满意14.67%,治安状况满意中非常满意5.11%、很满意17.72%、基本满意61.83%、不满意15.33%,新农村建设对环境的改善的认识(图14)中,改善很小53.78%、改善很大36.44%、没有改善9.78%,公共服务设施(图15)中交通条件、水电供给、环境卫生、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的完善程度多数处于一般水平。
3.3 新农村的建设对策
从村民对自己所处新农村建设对策的认识上看,更好建设新农村所依靠力量(图16)方面,多数主要认为要靠村民和集体努力,其次依次是政府项目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新农村建设应首要解决问题(图17)上,人才的培养比例最高,其次依次是生产资金的投入、环境问题、政治民主和反腐、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急需建设方面(图18),比例最高的为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其次依次是增加游园等文体活动场所、加大绿化。对除增收外新农村还应加大力量建设的项目中(图19),先后顺序依次是:文化技术培训、修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污水和垃圾处理、绿化、医疗网点、厕所改造、集中供水。
图16 村民对建设新农村依靠力量的认识Fig.16 Villager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pen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wer
图17 新农村建设首要解决问题Fig.17 The most important solution ques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图18 环境整治急待建设项目Fig.18 Urg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environment renovation
图19 新农村建设除增收外还应入手建设方面Fig.19 The aspect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ddition to the income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剖析城市近郊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⑴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环保基础设施缺乏
当前,我省新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很不健全,绝大部分村庄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新农村,一般农村地区环保投入更不够,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4]。我省新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较落后,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基础设施,使许多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
⑵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
目前我省在新农村环境保护上的资金投入和新农村环境建设的需求上存在着一定差距。长期以来,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建成区内,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而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使得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十分匮乏,而扶持力度又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确立[5]。
⑶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对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不重视,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对生产、生活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⑷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更缺乏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
许多农民对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虽有一定认识,但很少会把这些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部分农户收入虽已比较可观,但他们优先考虑的仍是如何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忽略了对农村环境的需求。当前,许多获得较高受教育程度后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加之农村中大量的有一定知识水平、年富力强的人专心自己单干,造成新农村愿意投入环境建设工作的人才严重缺乏,无法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环境保护的方案。
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发展的地区,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受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和覆盖,环境问题还不够突出,但其暴露出的环境意识不足、经济模式粗放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1]。除将这些问题延伸到大城市以外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将有更多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包括: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农村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低、生活用能技术落后等。
[1]邹 莹.大城市边缘现代农业经济区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的探讨[D].上海:同济大学,2009
[2]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N/OL].大河网-河南日报(2006-09-07)[2012-10-22].http://news.sina.com.cn/o/2006-09-07/04269955137s.shtml
[3]地调队统计监测处.对河南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量化分析报告[R].中国中部经济发展中心
[4]张树礼.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科技成果,2010,11(8),6-8
[5]苏 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OL].经济参考报(2006-01-16)[2012-10-22].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9139/49143/403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