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与传道刍议

2013-10-21何伟王龙龙

卷宗 2013年12期
关键词:之德道家老子

何伟 王龙龙

摘 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并不诉求积极传播,但是在国内外地位却非常高,影响广泛,传播久远,造成这种局面与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关系密切,他作为时代的意见领袖,作为一个学派的意见领袖,必然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素养,本文从这个角度初探他被成功传播和接收的原因。

传播过程的完成需要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途径、受众等因素,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是始源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他以自己的思维选择所要传播的内容、如何传播、通过什么来传播、传播给谁,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一切都源自于他。

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讲求不言之教,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传播,但是这个思想学派却流传两千多年,遍及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力,无独有偶说明道家的思想文化传播比较成功。本文就是从源头来探究为何道家能够传播,它的创始人老子身上具备怎样的传播素养让这个学派流传开来。

要讲老子,首先还是要赞扬他的伟大表示对他的尊重,他的影响范围、影响深度毫无疑问都处在人类史上的顶端;作为道家和道教所共同尊奉的鼻祖,他是道家思想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他是中国“哲学的突破”之开创者,也是在中国提出“世界本原”的哲学问题上第一人,是中国第一个试图解答宇宙生成以及万物变动历程等哲学问题者,是中国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的发端人,是中国私学的首创者。

春秋中晚期,是奴隶制社会转变的重要时代,社会激烈动荡,各诸侯国求贤若渴,忙于战事,无暇顾及思想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正是这样的外界环境,老子领先开创了私学,打破了统治阶级控制思想的官方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使得下层百姓有了接触文化知识的机会,更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发展和争鸣。他如何能够打破局面,开始思想的传播,身上又具备怎样的传播素养呢?

1 老子之玄德,不明而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在老子看来,“德”是孕育万物的母亲,万物皆该从之;而他的“德”乃“玄德”,非后世所能尽习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才是老子之伟大而令老子思想不明而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将“德”详细阐释,具体划分,提出了“常德”(第二十八章)、“上德”和“下德”(第三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而这些似乎并没有完尽他对德的爱和表述,他在上面基础上更提出了“玄德”,并将“德”具体化,“爱民治国”(第十章)和“愚民”(第六十五章)的为政之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无私之德、“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人性之德(第五十八章)、“谦下、内敛、自隐无名”的隐静之德(第四十一章)、“大成若却,大盈若盅,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虚怀之德(第四十五章)。

正式源自于他对“德”的尊崇,并与“无为”思想的靠拢融合造就了他的“无为之道”、“返璞归真”之道,而这正式道家不用过于明而被世人宣的点,这也正是老子能够以不明而宣所具备的第一素养。

2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之理

《老子·第七章》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因私而窄,因怀天下而得天下,此正是其视觉角度之宽广的体现。

他以知识为公器,创办私学,身先士卒授课讲学,以宇宙本原的角度“道”去阐发一切道理。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讲述大道之宽阔以言语无法企及;可还是言“有无相生、高下相倾”辩证之思维,说明其认识的前沿性让他无法回避现实的问题;这种以道观天下,以名言天下的视野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对于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来言,他已经站在了思想的顶端,用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事情,而后人就是在这种旷远视野与眼下事物中,不断寻找契合点,不断去融合高高在上的理论与触手可摸的生活。

另外,这不仅是一种视野,更是一种思想的境界,这更是后代读书人所追求的,尤其是在汉初、魏晋时代,黄老学、玄学之风尚行天下,这种思想境地经过庄子等先秦道家学人传承发展,逐渐由思想领域的“心斋”、“坐忘”跨越到了宗教领域,成为修道成仙的重要理论基础。

3 道生一而衍万物,哲学的探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老子并没有把“道”静止于“一”上,他将“道”与万物联系在一起,一切因“道”而又产生了普遍的联系,这就是他的哲学视角,事物具备了发展性、联系性。

因为这种发展和联系,“高下相倾”的辩证便是体现,高之外还有更高,下之外还有更低,这就是善恶美丑之比较而生,也正符合了他的道生一而衍万物之哲理。

道并非因万物生而消亡,乃是寓于万物,追求返璞归真,在清心寡欲中减少有的生长,减少欲望的衍生,最终归回到“道”的统一概念,这便是他在用发展之道,生生之联系上,引以辩证的观念,重新回到了宇宙本原的问题。而无为的观念正是出自于他的这一系列哲学逻辑,在发展中去审视自我,去审视社会,如果出现了善恶美丑的绝对分化,那就需要绝圣弃智,重新回归到本原,重新去认识道的概念。如此的思辨性哲学让时人大为费解,也让后人乐此不彼,所以他的发展哲学让他从一到万,再从万到一,成为一个大的螺旋式上升轨道。

4 受国之垢,彰显责任意识

《老子·七十八章》曰“故古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符合多数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意识观念,也符合统治者的思想导向,而老子的这一思想并非无根之木,在《国语》和《左传》中都曾记载君王之责:“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国语·鲁语上》)和“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老子并没有丢弃传统的伦理,而如此的结合便让受众从高空终于着地,能够感受到现实的社会给他带来的影响,而这种责任意识也必定是每个时代意见领袖所必备的品质,这就更利于他的其他思想的传播。

5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老子·六十四章》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样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觉悟在当时非常可贵,更非常实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在春秋那个战争年代他们都是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灾祸会随时降临,因此这种警惕性让他能够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大众。

老子提倡无为,为何又言为之于唯有,治之于未乱,这其实就是社会矛盾与理想境界的交织,而这种交织便是乱世英雄、意见领袖之思考的内容。他倡导“无为”是为当下社会树立起了标杆,树立起了目标,然而现实让他回归解决之道,社会的矛盾便在此得到统一。

6 大事作于细,高台起于土

《老子·六十三章》指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并非空口夸言,没有“细”也就不会有什么“天下大事”,就不会有什么成功,更不会有什么通于“道”的可能性,没有细微也就没有整体。

老子的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必须细节上保持正确性,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整体的正确性,每一个细节都是构成整体,通向成“天下大事”的步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由此看来,老子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的思想境地来自于他的社会感悟,来自于他的社会实践,他并非世外之人,而是跳出普遍认识层面,从更高角度去分析认识这个世界,探索更高领域的知识理论。

这就是一个意见领袖的所具备的素养!

注释:

[1]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12页。

[2]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第15页。

[3]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251页。

[4]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06页。

猜你喜欢

之德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人生“十不得”
漫画道家思想
常修“四为”之德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智者老子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