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地名二元结构

2013-10-21宋思佳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政区专名大词典

摘 要:本文从洛阳市政区地名及其音节构成和洛阳市政区多音节地名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地名多音节化与城市化的一致性,以考察洛阳市地名的二元结构。

关键字:洛阳;政区地名;双音节;多音节;城市化

1 前言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0平方公里。总人口685万,其中市区人口207.7万。

洛阳市现辖1市8县6区。其中共设街道40个,镇75个,乡70个,产业集聚区1个,工业园区1个。截止至2011年底,洛阳市共有202个政区地名。(见附表)

我们考察政区地名,没必要考察“乡”、“镇”、“街道”、“县”、“区”等政区通名,只考察专名部门。由于汉语一个音节就用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汉字基本上就是一个音节。所以,在叙述中有时用“音节”代替“字”,说单音节就是一个字,双音节就是两个字,多音节就是含3个或3个以上汉字,以此类推。

我们对这185个政区地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以发现洛阳市地名的二元结构。

2 洛阳市政区地名及其音节构成

从音节构成看,洛阳市202个区、县、乡、镇、街道名称中,有4音节地名2个,3音节地名38个,双音节地名161个,单音节地名1个。双音节地名占绝对多数。如果只統计乡、镇、街道名称,不计区、县名称的话,185个乡镇级地名中,4音节地名2个,3音节地名38个,双音节地名145个,没有单音节地名。不管从哪个角度统计,结果都是,双音节地名超过地名总数的78%。双音节地名是主流,可以说专名部分基本上是双音节的。

就3音节地名而言,40个街道名称,就有26个3音节地名,所占比例为65%; 70个乡的专名中,有6个3音节地名,所占比例8.6%;75个镇的专名中,有6个3音节地名,所占比例为8%。街道名称中,3音节地名的比例高达65%,而乡镇名称中的3音节地名的比例却很低。从街道、乡、镇名称的3音节数量所占各自总量的比例来看,呈递减趋势。

就双音节地名而言,40个街道名称,有26个双音节地名,所占比例为30%;70个乡的专名中,就有64个双音节地名,所占比例91.4%;75个镇的专名中,有69个双音节地名,所占比例为92%。从街道、乡、镇名称的双音节数量所占各自总量的比例来看,呈递增趋势。

而且,乡、镇、街道就行政级别而言,同属一个级别。就地名的音节数量来划分,明显是两个层次,街道是一个层次,乡、镇是另一个层次。加上原来4音节地名,分为多音节地名和双音节地名作比较,可以得出:街道的多音节地名比例是街道名称总量的70%,而乡镇的多音节地名比例却不到乡镇名称总量的9%。街道的多音节地名比例是乡镇地名多音节比例的近10倍。

而双音节地名的情况刚好相反。街道的双音节地名比例只有街道地名总量的30%,而乡镇的双音节地名比例却高达91%以上。

所以,街道名称的音节数与乡镇名称的音节数有明显的不同:1. 乡镇的双音节地名几乎一统天下,而多音节地名却十分稀少,二者差距悬殊;2. 街道的双音节地名和多音节地名各占一片天地,二者比例为1:3。

本是同一个行政级别的乡镇名称与街道名称,在音节数量上差距如此之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3 多音节地名的特点

(1)在40个街道地名中,多音节地名占了28个,其专名格式类型如下:1. XX+路(21个);2.XX+隅(4个);3.人文环境:徐家营、金谷园、龙门石窟。

毋庸置疑,洛阳地处中原,平坦的中原地势使得洛阳城市建设与规划也颇具条理性,道路横平竖直,房屋错落有致。那么辖区的划分也多以主干道路为参考坐标,例如:长春路街道、珠江路街道、南昌路街道等。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21个“XX+路”的专名命名也只有在市中心或者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带才能出现。

“隅”,《汉语大词典》:“角,角落。《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沈从文《失业》:‘新近接事不久的长途电话局管理员大忍,坐在墙角隅,管着那个传递文明的古怪机器。”从《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诗经》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隅”字都表示城墙角,与城市规划命名是密不可分。与“XX+路”不同的是,这4个“XX+隅”的地名指的是洛阳城的四角,但也属于城市范围。

古代诸侯为解决军粮之需,采取了组织人力垦荒屯田措施。其形式有两种:一是驻军,以营为单位,每营六十人,边打仗边生产;二是招民,以屯为单位,每屯五十人,只生产不打仗。由此可知,“徐家营”便是当年的驻军之地,久而久之,形成聚居部落延续到现在。“金谷园”和“龙门石窟”是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所处之地人口集中,因此以“金谷园”和“龙门石窟”命名所处的区域。金谷园处在今洛阳老城东北7里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所在区域里市区较近,因此也划入城市规划中。

(2)在145个乡镇地名中,多音节地名只占了12个,其专名格式类型如下:1.XX+村、屯、庄;2.人文环境:小浪底、白马寺、狮子庙、赤土店、木植街(村);3.地理风貌:香鹿山、花果山、首阳山、十八盘。

“村”,《汉语大词典》:“村庄。 晋·陶潜《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屯”,《汉语大词典》:“村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王因使人問之何里爲之,訾其里正與伍老屯二甲。”“庄”,《汉语大词典》:“村庄;郊野的住宅、别墅。 唐·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之二:‘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由此可知,“村”、“屯”“庄”这三个字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都有“村庄”的意思,那么,用“XX+村、屯、庄”命名乡镇理所当然。

小浪底、白马寺、狮子庙等作为人文景观所熟知,是该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这些名字命名所处地区也在情理之中,又由于他们离市区较远,所以被划为乡镇。

同样地,香鹿山、花果山、首阳山、十八盘等地理风貌名称也被用在乡镇的命名中。

(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XX+路、隅”等的多音节专名形式命名的是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XX+村、屯、庄”等多音节专名形式命名的是城市化程度不高的郊县地区。

4 地名多音节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笔者将1市8县6区各管辖的街道、乡镇名称按双音节和多音节分开,算出他们的比率,并按多音节降序依次排列如下:涧西区(13.30%,86.70%)、西工区(30.00%,70.00%)、老城区(50.00%,50.00%)、吉利区(50.00%,50.00%)、洛龙区(69.20%,23.80%)、新安县(83.40%,16.60)、宜阳县(84.30%,15.70%)、栾川县(85.70%,14.30%)、瀍河回族区(87.50%,12.50%)、孟津县(90.00%,10.00%)、汝阳县(92.90%,7.10%)、偃师市(92.90%,7.10%)、嵩县(93.80%,6.20%)、洛宁县(100.00%,0)、伊川县(100.00%,0)

笔者利用互联网搜集到1市8县6区城镇人口数量和总人口数量,算出城镇人口比重,并按城镇人口比率降序依次排列,如下:涧西区(91.90%)、西工区(88.20%)、河回族区(79.40%)、老城区(72.60%)、吉利区(72.40%)、孟津县(36.01%)、洛龙区(23.40%)、新安县(22.72%)、栾川县(21.40%)、偃师市(15.70%)、洛宁县(15.20%)、嵩县(14.50%)、宜阳县(13.40%)、汝阳县(11.63%)、伊川县(10.70%)。

我们把两个排序并列起来看,会发现:涧西区、西工区、伊川县的两个排名相同,分别据第1、2、15位;老城区和吉利区的两个排名仅差一名,即老城区和吉利区的多音节排名为第三、第四,其城市人口比重排名为第四、第五;其余像新安县、栾川县、洛宁县的排名二者相差不大。城镇人口比重排序与地名多音节比率排序存在一致性,这说明,多音节地名越集中的区域,都市化程度也就越高,同样地,双音节地名越集中的区域,城镇化程度就越低。多音节地名与双音节地名之比,大体反映了该区域城市与乡村的二元格局比。可以预见,随着乡村的进一步城市化,将来地名的演变趋势将是多音节地名进一步增加,而双音节地名逐步减少。

5 总结

本文先后讨论了洛阳市政区地名及其音节构成和洛阳市政区多音节地名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地名多音节化与城市化的一致性,得出了“多音节地名越集中的区域,都市化程度也就越高”的结论,揭示了“多音节地名与双音节地名之比,大体反映了该区域城市与乡村的二元格局比”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中原地名“营”与“屯”的由来[J].中原地理研究,1984.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3]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政府http://www.xigong.gov.cn/rkjj/3740.jhtml

[4]孟津县人民政府http://www.mengjin.gov.cn/webfiles/zjmj/qhrk/quhuarenkou_118.html

[5]新安县人民政府http://www.xinan.gov.cn/xa/xagk/xaxq/rkgk/webinfo/2007/11/1194494478609475.htm

[6]汝阳县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ry.ly.gov.cn/jbgk.jhtml

[7]龙腾中州———河南省偃师市新农村印象http://www.lnjn.gov.cn/special/xingnongchun/baiqiangxianfengcai/2006/5/55037.shtml

[8]洛阳日报http://lyrb.lyd.com.cn/html/2007-10/15/content_340872.html

[9]栾川县人民政府http://www.luanchuan.cn/

[10]旅游发展规划系列之一:河南嵩县http://www.town.gov.cn/csgh/201111/18/t20111118_476647.shtml

[11]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http://www.chinafair.org.cn/china/Item/Project_23020c.html

[12]洛宁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luoning.gov.cn/ZJLN/about.aspx

[13]伊川政協 http://yczx.yichuan.gov.cn/Article/ShowInfo.asp?ID=634

[14]吉利区国土资源局http://www.jlgt.gov.cn/zwgk10/jlgtj_7426.html

[15]洛阳卫生网http://www.lyws.gov.cn/

作者简介

宋思佳(1988—),男,河南洛阳人,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1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政区专名大词典
名义摹状词理论及其反驳与辩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江苏省政区图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江苏省政区图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专名问题的语言哲学、语用学考察
江苏省政区图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论清季民元之际政区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