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走向境界的审美

2013-10-21文宇晨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大音希声老子

文宇晨

摘 要: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对美的本体论认识的探讨,而是更多的着眼于对美的感悟——一种感性的理解。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老子的“道”是中国美学最早的直观对象,老子的美学思想更是中国美学的源头和精华。本文主要从老子美学的根源——自然观的道的美学特性出发,阐述老子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以及后人体悟审美境界的启发。

关键词:老子;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审美境界

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的走向、文化的出现及发展上向来相去甚远。延续着古希腊哲学探讨世界本源问题的哲学思辨的开端,西方美学很早就开始探讨“美的本质”这样的问题,比如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与希庇阿斯的辩驳,对什么是“美本身”进行辨析,虽然全文最终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却开启了西方美学对本体论问题的逻辑思考的传统。相对的,中国古代就极少有关乎美是什么的讨论,中国古代也没有美学这个学科,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学科才由西方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一场关于美的本质的美学大讨论,才开启了美学在中国的新纪元新发展。但绝不能因此说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没有认识到美,恰恰相反,中国古人对美的感悟很早就体现在其文化、礼仪当中,人们对美的认识、理解蕴藏在古代哲学家们对于宇宙、道德的认识之中,甚至圆满地合而为一。像是儒家思想中的美善关系,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无论在儒家、道家还是禅宗,传达的美学思想多强调感悟。对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来说,美是一种可说又不可说的感悟,到达了不可说层面的美就是审美境界的发现,是走向境界的审美。

道家哲学对美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启迪和影响了中国人对美的理解,道家哲学的“道”是中国美学最早的直观对象,老子的美学思想更是中国美学的源头和精华。

1 “道法自然”的道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哲学宇宙观的核心概念。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是宇宙和谐之道,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和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道,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道,孕生万物,化生宇宙,又使天地万物和谐存在,对立而统一。老子的道是以自然为法的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又分别在十七章、二十三章、二十五章、五十一章、六十四章提到“自然”一词,阐述其万物之道以自然为根本性质和根本法则的思想,认为顺应本性、崇尚自然,便能够自然而然、天然自成。遵循这一法则,万物才能够和谐共存。

老子的道是自然观的道,是以自然为美的思想认识,是一种追求自然、纯朴、和谐的境界,顺其自然便能达到淡然超越的境界。老子的道的思想本身虽然表达的是其宇宙观,却自然的显现出一种纯朴素洁的美学意味,也自然的成为了中国美学的直观对象。并且,不同于体现在文化、礼仪、服饰、语言、诗学等处的美的要求,老子的道以一种超脱淡然、自然和谐、纯真朴素的境界,开启了中国美学审美境界的独特认识与理解,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成为了最具思辨的概念。

2 道的审美特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的道具有一种自然的审美观,自然和谐的状态本身就是道最大的审美特征。在老子这里,大道至美,道是至高无上的,道孕生天地万物,又超越声色人为,无为而自然,老子认为的真正的大美就是道。

老子思想中的美,不同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普遍意义上的美,老子在《老子·十二章》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老子·二章》又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思想中的美,与感官的满足无关,与善相异,“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三十五章》)。道是“无”,“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章》)。但这种无并非是没有的状态,是若有若无,老子从感性经验角度描述说道的“无”是“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的,是人的感性经验所无法体会得到的。在《老子·四十一章》中老子对道的这种“无”的大美之感形容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至高无上的大美、最完美的形象就是“视之不足见”的形象。这一思想后来被同是道家集大成者的庄子发展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又继承着老子自然观的美学意味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急美”、“淡然无极而众美归之”的美学思想。

我们可以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放在整段中,更能体会到老子美学思想的精华。“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四十一章》)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高明的人听了道的理论便勤勉地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浅薄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路看似暗昧,前进的道路好似后退,平坦的道路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看似懈怠,质朴纯真却像浑浊的样子。最洁白的东西反而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动听的声音听来没有声音,最伟大的形象看来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只有道,成就万物。”在老子这里,美和人们的日常认知、感官体验有所区别,老子的美,也就是道的美,不是主体界的感性经验,不是对象界的形状声色的美,是和谐统一、有无相生的辩证的美,是无法言说的至上“大美”,这样的美自然是淡然无极,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盛。

3 道的审美体悟:走向境界的审美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以说是老子美学思想的精华,是道的审美特征。这样的词句,看来似有些玄学的味道,其实不然,是一种审美境界的参透。这里对美的理解已然是超越了感官体验的基础层面。在“希声”、“无形”、“无名”的美的特征的基础上,老子又提出了“妙”的美学范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老子是站在已经看到“道”的“无”的美的基础上,体悟到的另一层审美境界,便是“以观其妙”。这不仅是站在“有”之上到达“无”的境界,更是到达“玄之又玄”的“无”之后体悟到的“众妙之门”。这样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若“下士”之人,终其一生,也未见得有机会到达如此的境界。

老子又是如何进入到理想的审美境界之中的呢?在《老子·十六章》中老子说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认为以一种谦冲、和穆的虚静心态,去体悟外界万物,忘记周围的一切存在,也忘记自身的存在,排除一切干扰,单纯而不受任何主观想法的限制去观照一切外物,从而与外物合为一体,认识到事物最根本的本质,达到与天地合其道的境地。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自身要做到“涤除玄鉴”,要排除一切主观想法和偏见,使自己的内心如同明镜般澄明,这样才能体悟到事物的本来面貌,进入理想的审美境界。

关于审美境界之说,历来颇多著述,南北朝的宗炳提出审美分为“应目”、“会心”、“畅神”三种境界,当代美学家李泽厚把审美概括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从感官层面到身心层面,再到精神人格层面的审美愉快,建立在人类存在基础上的审美体验,最终是要达到自身和现实完善的统一,到达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境地。不可否认,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道之美”成就了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道家哲学思想,尤其是老子的美学的思想,为中国美学思想开创了审美境界的体悟之路,其崇高至上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道之美”为后来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们带来无限美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于民.《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4]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猜你喜欢

大音希声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谈“大音希声”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大音希声,温婉如玉 Bowers&Wilkins PX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大音希声默奉献“氢弹之父”树栋梁——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