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2013-10-21张海林

卷宗 2013年9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院福利

张海林

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制定的旨在改善和提高全体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政策和保障制度,广义社会福利概念大于社会保障概念;狭义社会福利是指专门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货币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立能力,如老年人福利、残障人福利、儿童福利,狭义社会福利概念小于社会保障概念,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相并列为社会保障的三项内容。社会福利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广、内容极为丰富的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社会问题,社会福利的性质、内容也有所不同,各国对他的理解也就

各异。

在我国,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社会福利包容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保险和社会救济之外的所有内容。也有人认为,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共办的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公益事业。民政部门作为国家社会行政事物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特殊社会福利服务和社区福利服务工作。同时社会福利事业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

1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过程

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经历了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

在解放初期,面临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一大堆的社会问题有待解决。国家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完成了对旧政府及国外宗教团体办的老残所、育婴堂、救济堂、劳动习艺所等救济机构的接受和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内务部于1969年被撤销,失去了主管民政工作的专职机构,许多福利事业单位被迫撤销、移交、合并,许多孤老残幼重新流落街头,社会福利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福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89年,民政部又提出今后一段时间,社会福利事业要以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和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指导思想,并以发展社区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新領域。近年来,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福利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 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事业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1、社会福利院孤老收养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五年间,民政部门在接管改造旧社会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同时,成立了大批养老院和生产教养院,收养安置了数十万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

2、社会福利院孤老收养的方针和管理。孤老收养的方针。民政部门对孤老进行收养的工作方针是:“以养老为主,通过适当劳动、思想教育和文娱活动,使老人身心健康,心情舒畅,幸福地度过晚年。”福利院中对孤老的服务管理。

服务管理,是收养方针的具体化。早在一九六二年国家就规定:“养老院的管理工作应该着重抓好生活,抓好思想。在生活上要着重抓五个方面:(1)办好老人食堂;(2)照顾好老人的日常生活;(3)搞好卫生,保障健康;(4)适当开展文娱活动;(5)组织老人参加轻微的生产劳动”。

3、乐陶陶安度幸福晚年。八十年代中国城市的社会福利院,不仅在本质上不同于旧中国的“慈善堂”,比解放初期清苦简陋的教养院也有很大提高,真正成为一处处老人乐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院的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孤老们的物质待遇也逐年提高。由于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生活丰富康复和医疗水平逐步上升,他们的平均寿命也逐年延长。

3 儿童福利事业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图书馆以及儿童福利院等。2003年,民政部进一步探索和规范了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和送养方式,出台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社会福利机构涉外送养工作得若干规定》,推进了儿童福利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了儿童福利事业。

4 残疾人福利事业

国家和社会为因为生理缺陷或智力缺陷造成劳动、活动方面障碍的人提供的福利设施。......,为他们创造一个康复的社会条件,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尤其心理康复,更需要全社会的配合,才能使残疾人克服失群感。

一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通过举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对无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集中供养。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努力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乡实施最低社会保障工作中,积极推行分类救助,对存在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按残疾程度不同,分别享受待遇不同的重点保障,使其救助水平与一般的低保对象有所区别。

三是推动社会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社会福利企业是为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劳动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是残疾人集中就业的主要方式和有效载体。

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发展慈善事业,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残疾人历来是慈善事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社会福利服务中,家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夫妻扶助、养育子女、照顾老人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功能。对福利功能残缺或不足的家庭,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扶助、扶持,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福利功能。就业单位应制定有利于职工行使家庭责任的工作制度。城乡社区建设要注入家庭政策概念,切实为家庭提供有效服务,如婚前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父母角色及亲子关系技能培训、儿童和老人照顾服务、残疾人生活照料及康复服务、家庭应急服务等,以便于家庭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福利院福利
BABY,COME BACK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