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的编辑加工
2013-10-21梁硕
摘 要:编辑加工是一项专业,专业水平提高了,图书质量就得到了保证。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就要遵循编辑加工原则,熟悉编辑业务,通过不断学习补充知识积累,提高编辑素质。这是编辑加工的途径,也是编辑加工要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作者;编辑加工;稿件;原则;内容
笔者从1996年开始从事图书编辑工作,17年来的编辑工作使我体会到,书稿审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规律性,总结出反映这些规律的一套经验,并将其贯彻到审稿的实践中,可以供初学者借鉴,也可和广大编辑共同切磋。
1 编辑加工的原则
1.1 奉行三项原则
原则1:不尽信作者;原则2:不尽信自己;原则3:不尽信排印装环节。
(1)为何不尽信作者?因为作者总是相信“书籍总是自己的好”,看不到自己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有的作者善于收集资料但拙于概括或者相反;有的作者标新立异有余,严谨周密不足;有的作者富于创见但不善于文字表达,等等。这就需要图书编辑指出其问题所在,启发、引导作者修改书稿,以确保书高质量。不尽信作者的原则要求我们,不能因为作者的名气大或前期成果显著就信赖他。任何人写的任何一部书稿,在图书编辑眼中,都是被修改的对象,而且肯定有必被修改之处。
例如,在某篇文章的译文中,提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大暴动”,以当时的年份来讲,如果真有这样的大暴动,那肯定是会在后来经常被提及的一个事件,但是,以文献的记忆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检查原文,是英文单词blackout,应为断电、灯火管制之意。再通过网络查找那个年代的美国历史,可以确定是当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停电。再举一例,在某篇译文中提到“公司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和美国新泽西州总部,以及相距不远的英国萨默塞特郡办事处开设了儿童看护中心”,这在地理上是很明显的错误。经查,New Brunswick可指加拿大的某省,也可指美国新泽西州的某市,而Somerset指美国新泽西州的萨默塞特市,而非英国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shire)。所以,这句话最终的译文为“公司在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仑兹维克的总部以及相距不远的萨默塞特办事处开设了儿童看护中心。
(2)為何不尽信自己?因为人的精力时盛时衰,记忆有时不准确。当我们在心神不宁或疲劳时加工稿件,就容易出错。我们还常有因知识陈旧而少见多怪的时候,因为有些经验已经过时了。在图书加工过程中,养成随时请教别人、随手翻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的好习惯,是我们避免失误的最佳选择。
(3)为何不尽信排印装环节?因为书稿的排版人员和校对人员的工作态度再认真,也免不了因经验不足或工作繁忙而出错。这种错误大致包括:原稿正确之处被改错了;编辑纠正的错误被漏改,付印样没有错,出片时又发现问题,等等。这就要求编辑按不尽信的原则认真看好每一次清样,即使是只改动了几个字,也要亲眼核查是否改对了,因少看一眼而铸成大错的事例并不少见。
1.2 坚持三种替代
(1)用字斟句酌替代一目十行。一目十行很难让人静下心来深思熟虑,挑出稿件中的大小纰漏。有些编辑粗看稿子的原因之一是,过于相信作者的著述水平和创作态度,因而心存侥幸地认为无需字斟句酌,结果吃了苦头。
(2)用寻根究底替代浅尝辄止。精读稿件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离开寻根究底的钻研精神就难以奏效。如果疏于追问为什么,就会由此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只能有限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留下一些探不出来的“地雷”埋在稿件中,构成出版后可爆的隐患。寻根究底是编辑的素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佳的知识结构缺一不可,这是书稿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
例如,在某份稿件中引用了胡适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是,“前天看见一部侦探小说《园室案》中,写一位侦探穿的是不是康桥大学的广袖制服?”这句话乍看之下似乎通顺,然后仔细一想,上下文表述有乱译的问题,而此句似未能说明如何乱译。经查找权威原文,原来此句中间漏了关键的一部分:“勃然大怒,拂袖而去”。这样补齐之后,全句为“前天看见一部侦探小说《圆室案》中,写一位侦探'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不知道这位侦探穿的是不是康桥大学的广袖制服?”。经过这样的修改,语句才真正通顺,且上下文所述相互
呼应。
(3)用谨小慎微替代大而化之。常怀如履薄冰的心理去编辑,可以迫使我们心中常存疑虑,因此才能字斟句酌,寻根究底,编辑加工非得靠认真完成一连串职业化的技术动作才能达标,来不得半点大而化之,否则就要出错。
2 编辑加工的内容
编辑加工是对图书信息传播的一种把关。其具体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即内容加工和技术加工。
(1)稿件的内容加工主要包括对稿件的政治性、常识性等方面的加工。稿件内的政治性加工,要关注敏感地区、敏感领域、敏感问题。常见的敏感题材包括:涉及党和领导人的报道、照片、言论;违反党的宣传纪律的观点;涉及少数民族及宗教问题的人物和事件;涉及港、奥、台的人物和事件等。常识性错误要修改的内容包括:缺乏充分论据的观点;表述含混、前后不统一的观点;等等。此外,臃肿的内容也是要删除的。这些词句或段落干扰着读者准确迅速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作为编辑应该毫不吝惜地将这些蛇足词句删干净。
具体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概括起来需要编辑对稿件内容把好五道关:第一,把住政治光。这是编辑作为把关人的首要责任。一本图书如果忽视了政治性,会造成导向错误,不管其角度多新,文字多美,也只能是一件废品,甚至是一件毒品。因此,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二,把好法律关。即不能出版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涉及国家安全及机密,特别是一些不能公开的资料;宗教和民族方面的问题;作者大段引用别人的著述而不加注明的。这些情况要引起注意。第三,把好知识关。图书的内容包罗万象,编辑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才能保证图书的质量。第四,把好文字关。稿件的文字加工包括编辑对稿件中出现的错别字、漏字,不规范的简称,句子不符合语法、文理不通、词语搭配不当、逻辑混乱,标点使用不当,标题外延过大或过小等这些问题进行修改、润色。修改时,要注意作者的语言风格。力争做到既提高了书稿的文字水平,又保留了作者的文风特点,并使作者对此乐于接受。第五,把好排版关。高质量的出版物必须是赏心悦目的,也就是说,它必定是形式和内容和谐美的统一体。如果形式策划不当,纵然有好的内容,也会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难以成为一件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因此,对这道图书出版环节的最后一道关,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放松。
(2)稿件的技术加工包括编辑为使原稿符合出版要求而进行技术方面的加工。一般不改动原稿的内容,主要进行规范统一和核查的工作。统一规范,即统一稿件的体例,书写格式和版式,统一插图、表格、计量单位、人名、地名、数字、注释和参考文献等的格式。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即新闻出版署规定的出版规范。
参考文献
[1]杨钢.编辑加工的“一三三八作业法”.出版发行研究,2009(3):35-37
[2]林凤萍.稿件编辑加工与责编素质的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6-128
作者简介
梁硕(1961-)女,籍贯:北京,现职称:副编审,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编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