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气井建腔管柱解卡技术探讨

2013-10-21甘茂生何彦荣王壮举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解卡井井修井

甘茂生,何彦荣,王壮举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测试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

江汉油田于2008年开始建储气库,第一口储气井是WC1 井,也是我国最深的一口储气井。建储气井的关键工序是建腔施工,建腔施工的成败决定储气井的成败以及储气井的储量大小。但在储气井建腔施工中容易发生事故,需要修井后继续生产。由于储气井井况特殊、施工难度大、成功率低,因此,需要对储气井建腔管柱解卡技术进行相关探讨。

1 储气井简介

1.1 储气井作用

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开发受开发技术、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天然气的产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例如在冬季,城市的天然气用量大,气源不足,造成城市气荒,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国内开始修建储气井,作为天然气的储备站。在气源充足、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把天然气储存在储气井中,当气源不足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把储气井内的气作为补充资源利用起来。WC1 井就是江汉油田在2008 年建的第一口储气井。

1.2 储气井结构

储气井井身结构比油水井井身结构复杂,井身结构一般是由导管、表套、技套组成,详见WC1井井身结构示意图(见图1)。

2 建腔管柱卡的原因分析及施工难点

在储气井建腔施工中,由于井下复杂情况,建腔套管和油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建腔管柱变形,在起建腔管柱测试时常发现管柱被卡,无法正常进行测试,甚至造成建腔施工无法进行。由于储气井井身结构的特殊性,常规修井技术不能完全适用于储气井施工。

图1 WC1 井井身结构示意图

2.1 管柱受卡原因分析

储气井在建腔施工中,建腔一段时间后要起出建腔管柱,进行测试,监测建腔施工情况,及时调整建仓参数,但由于地层的原因(如盐层蠕动,夹层垮塌等等),建腔管柱在生产中受不同方向力的影响,容易造成建腔管柱变形;此外,建腔过程中盐层夹层的杂质溶解后落井,没有随盐水返出地面,在下落过程中堆积在建腔管柱周围,容易造成管柱卡。这些都是引起储气井建腔施工管柱卡的原因。

2.2 施工难点

储气井由于井身结构特殊,常规修井施工工艺不能完全适用。因储气井建腔施工后,井底是个大溶腔,井下没有规则的人工井底,如果施工中造成管柱落井,落井管柱的鱼顶在溶腔里无法寻找,即使找到鱼顶,鱼体也将严重变形无法打捞出来。造成储气井后期无法建腔,甚至后期无法注气,导致储气井报废。所以施工中要防止管柱落井,在解卡施工中始终要保证被卡管柱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而常规油水井修井技术不能完全适应储气井的需要。

3 修井解卡工艺技术

在油气水井施工中,管柱解卡的方式有活动解卡、震动解卡、倒扣与切割解卡。如果储气井建腔管柱被卡,要及时分析被卡的原因,根据井况选择合适的解卡方法。

3.1 活动解卡

在井内管柱及设备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上提下放反复活动管柱,以达到解卡的目的。先用大于原悬重50kN 的载荷试提,再缓慢上提达到最大负荷,但不得超过设备的许用载荷和管柱的强度极限,然后快速下放,利用管柱伸长后的收缩力解卡。

3.2 倒扣与切割解卡

3.2.1 倒扣解卡

找出卡点的准确位置,上提至管柱卡点以上悬重,进行倒扣作业。即转动转盘反转管柱,当发现倒扣管柱转速加快,扭矩减小,说明倒扣作业完成。

3.2.2 切割解卡

对需修理的套管,用其他方法难于处理时,常采用切割的方法处理。切割解卡主要分为机械内割刀切割、机械外割刀切割、聚能割刀切割。

1)机械内割刀切割。机械内割刀切割是从管子内孔任何部位进行井下切割的切割工具。其优点是可以在管柱的任何部位进行切割,并具有自动解卡功能,操作方便、可靠。切割原理:当钻具正转后,因工具下端的锚定机构中摩擦块紧贴套管,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转动管柱,滑车块与滑车套相对运动,推动卡瓦牙上行涨开,咬住套管完成坐卡锚定,继续转动并下放管柱,刀片沿刀刃下行,刀片前端开始切割管柱,随着不断下放,刀片旋转切割,切割深度不断增加,直至完成切割。上提管柱,芯轴上行,带动刀枕,刀片回收,同时锚定卡瓦收回,即可起出切割管柱。

钻具组合:内割刀+钻杆+方钻杆+水龙头;钻压:5 kN;排量:停泵切割或小排量切割。

2)机械外割刀切割。机械外割刀切割分为机械式与水力式两种,都是从落鱼外壁进行切割的工具。机械外割刀是依靠引鞋引入落鱼后,上提钻具使其与落鱼接实,后转动转盘,推出割刀将落鱼割断。

钻具组合:外割刀+套铣筒+钻杆+方钻杆+水龙头;钻压:提断剪切销钉后无需加压,由主弹簧自动给压;转速:(20~40)r/min;排量:停泵切割或小排量切割。3)聚能割刀切割。聚能割刀切割原理是当火药爆炸后,在高温高压下,高压气流喷出,将管子割断。结构由聚能器和定位器组成,其上为加重杆,采用直径为10mm 单芯电缆。使用此割刀,割下的油管口径比原外径大2 mm,当管柱质量不好时,尽量不采用此割刀。

3.3 套铣筒套铣

套铣是在解卡无效或无明显作用后采取的最后有效方法,也是最古老的破坏性解卡方法。其原理是在取出卡点以上的管柱后,在其他措施无效或无明显作用的情况下,采用套铣筒等硬性工具对被卡落鱼进行套铣、清除掉卡阻处的落鱼,以解除卡阻。

由于储气井特殊的井身结构,在解卡施工中只能用活动解卡法和内切割法。若用别的解卡方法,很容易造成建腔管柱落井,造成工程事故。

储气井解卡首先采用活动解卡,在设备的安全负荷内,长时间活动,若实在无法解卡,则考虑切割解卡。从建腔管柱最下面开始切割,一次切割1m~2m,切割掉的建腔管柱落溶腔底部,切割后上提建腔管柱,看是否解卡;若没解卡,重复切割上提,直至建腔管柱解卡。注意切割时不能一次切割太长,切割落井的套管越短,落井后的套管对储气井后期的施工影响越小。

4 现场应用

储气井修井在江汉油田多口井中进行了施工,施工效果明显,现以WC1为例介绍该井的修井施工。

WC1井2008年开始建腔施工,2009年9月22日进行测试施工,在起建腔管柱施工时,发现Φ177.8mm建腔套管被卡。Φ177.8mm 套管自重800kN,上提最大负荷950kN 活动解卡,无效。分析管柱被卡的原因,认为管柱变形卡的几率最高。通过研究,解卡方式优先采取活动解卡,解卡无效则采取分段切割解卡的方法,将建腔套管从下到上,切割成长度为50cm~100cm 的小段,切断的套管落入溶腔底部,直至解卡。

该井经过多种方式(上提下放,旋转,震击,洗井等)活动解卡324次,最后成功解卡。起出套管后发现最下面三根套管弯曲成“S”形状(见图2)。成功打捞出被卡管柱,确保该井的后期施工不受任何影响,提高了储气井修井实效。

图2 变形的套管

5 认识与建议

1)通过WC1 储气井建腔管柱解卡实践证明,储气井的解卡方式采用活动解卡法和内切割法较为合适。

2)作业施工单位应不断提高储气井的修井水平和修井实效,丰富修井工艺,以适应国内储气库建设工程的需要。

[1]任厚毅,祝庆远,王进京,等.新型井口解卡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4(05):72-74.

[2]吴奇.井下作业工程师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海光,王新河.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解卡井井修井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
南海西部边际油田修井模式研究与应用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及现场管理的优化
海上调整井井槽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实践
油井修井作业中解卡的方法研究
基于压裂效果评价的页岩气井井距优化研究
成功处理卡套管事故的一次实例
试述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的解卡技术
泄水建筑物斜向进水消力井井深设计研究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