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乌的炮制与鉴别

2013-10-20商国懋王文颖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5期
关键词:形成层川乌乌头

文 商国懋 王文颖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本品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川乌的性味与归经

川乌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需炮制后方可入药使用。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乌头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循环、呼吸系统衰竭及严重的心律紊乱。

川乌的根

制川乌的炮制及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炮制方法: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气微,微有麻舌感。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10~12天,每日换水2次,每3天倒缸一次,泡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洗净,取出,加甘草银花水,用武火煮3~4小时,随时翻动,至内无白心为度,取出,晾至四五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每100kg川乌,用甘草5kg,金银花2kg。甘草银花水制法取串碎的甘草5kg、金银花2kg,加水适量,煎煮两次,第一次两小时,第二次一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取滤液(约50L)。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形厚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气微,微有麻舌感。

川乌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别很大。北京华邈中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从2003年开始生产制川乌,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

混乱品的鉴别

川乌在市场中常出现混淆品,最常见的为附子,因川乌与附子都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一个是母根,一个是子根。但二者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不能混用。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 “黑顺片”、“白附片”等规格。

川乌的花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猜你喜欢

形成层川乌乌头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湿地松树木形成层恢复活动期、活动期和休眠期原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发现西藏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