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院阳台种白术 防病养生两不误

2013-10-20张海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5期
关键词:挥发油炮制白术

文 张海滨

白术的花

白术植物

白术全草

白术的拳形团块根断面

新鲜中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契合中医药的科学发展潮流。近年来,新鲜中药的使用越来越受百姓青睐,但由于新鲜中药的保鲜不易解决,大量建立新鲜中药种植基地亦绝非一日之功,因而大大制约了新鲜中药的使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尝试在家中种植一些药食两用的新鲜中药,供自己现采现用。据统计,当前至少有几十种植物药非常适合家庭盆栽种植,白术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

植物形态学白术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叶为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8cm,宽1.5~3cm,边缘有刺状齿,叶柄长。白术花期为9~10月,花冠颜色多为紫色。种子一般在10~11月成熟,种皮外面有较密集的柔毛。白术的根呈拳形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鲜品白术根质地较柔韧,断面平坦光洁,色白微黄;干品白术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耐寒,怕湿热、干旱。能耐-10℃左右低温,气温保持24~29℃时生长迅速,气温超过30℃生长受到抑制,故夏天应注意遮阳防晒。土质要求疏松、肥力较高的土壤。如果在家中阳台培育盆栽白术,更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在北京夏季最炎热的时间里,尤其是中午时间,白术生长会受到明显限制,所以盆栽最好在阳台阴凉处放置。如果是庭院种植,地下温度比大气温度低,高温对白术的生长影响相对稍小,但也要注意观察生长状况,必要时适当避光,防止灼伤。

栽培技术土壤条件:宜选择排水良好、向阳、土质深厚的沙土或沙质壤土为佳。种子处理与播种:先在温水(25~30℃)中浸泡种子24小时,用布盖住,待种子生出小芽后,捞起放入土中,深3~5cm,盖土压实。20天左右出苗。幼苗出土后,注意观察苗的情况,期间追肥1~2次,以稀粪为好,花肥亦可,但用量不宜过多。

白术的炮制和成分白术炮制方法较多,有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白术炭、土炒白术、蒸白术等。生白术就是把鲜白术烘干,以便于保存;炒白术是烘干后再行炒制;焦白术即为将炒白术炒焦。从鲜白术加工到干品白术,须经过日晒及烘干,业内习称烘干白术为“烘术”。

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内酯类化合物及多糖。白术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但是内酯类成分含量增多。从挥发油含量来看,鲜白术>生白术>蜜炙麸炒白术>麸白术>土白术>焦白术。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鲜药提取实验证实,鲜白术中的挥发油含量是干品白术的两倍以上。

由于白术有效成分的不稳定性,鲜品白术加工成干品白术饮片后以及饮片在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其有效成分会逐渐降低,采收后的高温烘干或长时间的晒制,更会加快其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含量的损耗挥发;干燥后的白术在切片前的长时间浸泡可使白术多糖中的水溶性成分大量溶解于浸泡的水中而丢失;切片后白术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并且还要再经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到达临床使用环节,挥发油、多糖等有效成分会大量散失、氧化分解;实际应用中,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微生物分解、污染。因此,鲜白术最好是当天采集、净化、立即切片、24小时内直接入药,或者用鲜白术炮制成炒白术或焦白术后1个月内用完。临床实践表明,鲜白术、新鲜炮制的白术在临床疗效上有较大优势。

鲜白术与炮制白术的功效有所不同,临床常用的白术主要分为:鲜白术、生白术、炒白术和焦白术。正是因为炮制后成分的改变,导致了经不同方式加工的白术功效亦不同,可谓各有优势。

白术的挥发油能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消化液分泌,消化食物,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运动。同时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并对应激性溃疡有很强的预防效果,其活性成分为苍术酮,具有类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但对胃酸分泌亢进型溃疡无效。挥发油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白术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故促进小肠蠕动作用减弱,白术内酯含量明显升高,抑制小肠蠕动作用增强。这是临床多用鲜白术、生白术治疗便秘,炒白术治疗泄泻的原因。

生白术擅长止汗固表、利水消肿、健脾、通便以及治疗风湿病关节肌肉疼痛,如果选用鲜白术效果就会更为显著。用于通便时,生白术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g,鲜白术用到50g即可,相当于干品重量19g,大幅度节约了药材资源;而炒白术擅长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血生化不足,一般就用炒白术。生白术利水的作用强,鲜白术利水的作用更强,而炒白术则相对温和一些。焦白术又名焦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

鲜白术根鲜白术味苦、甘,温,无毒。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用生白术的情况都可以选用鲜白术,用量可根据病情参照生白术用量略有减少,入煎剂可用20~90g。如果辨证准确,疗效大多显著提高。

鲜白术含有挥发油多,有健脾、通便、增加免疫力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水肿、风寒湿痹、儿童流涎、白细胞减少症、体虚盗汗、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的人群,用其健脾固表、燥湿利水、瘦身减肥、止汗等效用。

笔者曾主要用鲜白术治愈过来自唐山市的一位15年病程的慢性咳喘、肺心病患者。该患者动则气喘、咯吐大量白痰、双下肢水肿、舌体胖大,平素易感冒、出汗,大便干溏交替。患者遂经长期中西药治疗,却仍逐年加重,久治不愈。我们重用鲜白术200g为君药,其中:100g直接入汤剂煎煮;另100g在铁锅中武火爆炒,炒到微黄时频频喷洒少量黄酒,再炒5~10分钟,颜色变到深黄时倾出再入汤剂。同时配伍鲜党参、鲜北沙参、鲜车前草等。患者治疗半个月咳喘及水肿明显减轻,4个月达到临床治愈。

鲜白术叶

茶饮鲜白术叶非常适合夏天泡茶饮用,味道平和、有淡淡的芳香,具有健脾益气、化湿和胃、祛风散寒、美白收紧皮肤功效。

目前正值夏季,如肝火旺、暑热太重,可用鲜白术叶加鲜薄荷泡茶饮,可降肝火、清热;如中焦湿盛、舌苔厚腻可用鲜白术叶加鲜藿香,除湿健脾效佳。

煮粥鲜白术叶还可做粥。如肺脾气虚,可用鲜白术叶加鲜党参叶煮粥;易感冒、爱出汗、乏力者,可用鲜白术叶加鲜黄芪、鲜防风,亦可补中益气。

泡酒鲜白术叶加鲜茵陈、鲜北沙参泡酒,因鲜白术叶健脾和胃、祛风燥湿,同时使用鲜茵陈可清热利湿、利胆保肝;鲜白术叶、鲜茵陈偏燥,所以加鲜北沙参养阴润肺、和胃生津,兼顾各方。

此外,鲜白术叶擅能治疗一些皮肤病。去年有一位来自深圳的40岁男性患者,背部有一个巴掌大小的硬皮病皮损,皮肤增厚、肿胀、变硬,皮肤呈褐色,色素沉着,稍微有点痒,高出周围的皮肤。在当地应用中药治疗了两三年没有好转,正好来北京出差,在我们医院住了5天,我们应用新鲜中药内服、外敷相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鲜白术和鲜白术叶,还加了些其他的药,大概三天,皮肤肿胀就明显减轻,颜色变浅,皮肤变软。

鲜白术的美容作用鲜白术中挥发油成分多,健脾化湿、升清降浊,更能促使肠道运动,促使肠排空,使身体的毒素排出体外,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可用鲜白术、鲜北沙参、鲜土贝母、鲜大黄梗、鲜丹参叶、鲜地黄叶、鲜红花苗、鲜薄荷等捣碎,外敷面部,具有美白皮肤、清除粉刺、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的妙用。

鲜白术的阳台(庭院)种植

如今,很多百姓对新鲜中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尝试在自家阳台、庭院里种植。白术既可以泡水饮茶、做汤、做饭,也可作医药、保健、美容之用,简单、方便、有效、实用,也达到了防病、养生双重作用。

作者小传

张海滨,主任医师,北京广阳博海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新鲜中药系统临床应用治疗疑难病的践行、倡导、推广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肺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负责人,北京市中草药示范基地负责人。长期从事疑难肺病、风湿免疫病、皮肤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在新鲜中药的理论研究方面潜心探索、倾力承传、不断创新。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撰写论文20余篇。

猜你喜欢

挥发油炮制白术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