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48例

2013-10-20谢涛王树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中枢性痉挛中风

谢涛 王树青

·经验交流·

针刺配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48例

谢涛 王树青

目的探讨胃复安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中风合并呃逆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予胃复安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并加用针刺疗法;对照组予胃复安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7%,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针刺;穴位注射;呃逆;中风

呃逆是以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俗称打嗝。脑梗死后脑梗死病灶压迫脑神经或者脑的调节功能失调均可出现脊髓的传导及反射功能异常,膈神经接受异常冲动传导后可引起膈肌痉挛而致呃逆。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呃逆,不但影响中风的疗效,而且有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作者采用针刺配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控制中风患者的呃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中风合并呃逆患者95例,其中男55例,女40例;年龄45~82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癫痫患者或伴有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尿路梗阻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胃复安注射液1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组在胃复安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1],依次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关元、膈腧。患者取仰卧位,穴位消毒,取28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次/d。以上两组疗程均为14 d。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治疗5 min内呃逆减少,10 min内呃逆症状消失,近期无复发;有效为呃逆症状减轻,次数明显减少,或症状消失后又因情志、进食等因素复发,但不影响呼吸和进食;无效为症状无改善。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8.0软件包,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和研究目的,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两组试验过程中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监测,结果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说明两种疗法均安全有效。临床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痉挛所致。常规使用抗平滑肌痉挛药物如胃复安、山莨菪碱以及中枢性镇静药物氟哌啶醇、肌松药巴氯芬等,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国内众多学者使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取得了一定疗效。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所致,呃逆的产生主要与胃有关。胃主通降,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能调理脾胃,和中降逆,为治疗呃逆之要穴。

所以,对于呃逆的治疗需从脾胃与足三里两方面着手[3]。内关属八脉交会穴,主治胃、心、胸之疾患。针刺内关可宽胸利气则呃逆自止。三阴交分别为脾经要穴,刺之可调补脾胃气血运行,从而降逆止呃。中脘、关元同属任脉,二者合用调畅气机、和胃降逆;膈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具有舒肝理气、降逆和胃止呃之功能。以上各穴合用,共奏和胃降逆之功,善治呕、呃之症。

胃复安主要通过抑制延髓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中枢性镇吐作用的;此外,它还可以抑制胃平滑肌松弛,加快胃排空,减轻由于胃肠道局部因素刺激引起胃过度扩张而导致的膈肌痉挛[4]。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补中益气、调理脾胃、调畅气机。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既能和胃通络降逆,又可调节神经反射,相辅相成[5]。

综上所述,在扶正祛邪、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理论的指导下,将穴位注射与针刺治疗有机结合,采用胃复安双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较之单独用胃复安穴位封闭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确切,能尽快清除呃逆,减轻患者痛苦,使病情早日稳定。

[1] 单崇武.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42例.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13-2014.

[2] 包美莉.甲硫酸新斯的明与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合并呃逆40例.中国药业,2009,18(10):75-76.

[3]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4-606.

[4] 朱双成,闾建辉,岑跃南. 纳洛酮联合胃复安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呃逆24例分析. 现代医院,2010,10(9):37-38.

[5] 闫晓瑞.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11,27(11):43-45.

541002 桂林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中枢性痉挛中风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合并颅内钙化的渴感减退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