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多动症患者采用行为矫正技术的价值

2013-10-20徐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多动症学习成绩

徐晨

儿童多动症患者采用行为矫正技术的价值

徐晨

目的探讨分析对儿童多动症患者采用行为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42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技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注意障碍、学习困难等情况的改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度、学习成绩相较于治疗前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各方面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873,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矫正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症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行为矫正;药物治疗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综合征(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I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多动症,是指以注意难以集中、活动过度、行为冲动等为主要症状的儿童障碍性疾病。该病以男童患病居多,男女比例约为5:1,我国儿童患病率为1.3%~13.4%,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除少数轻微脑功能障碍外,多与遗传、家庭教育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有关[1]。本文就在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2例多动症患儿分别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联合行为矫正治疗的治疗方法,旨在探讨行为矫正在治疗儿童多动症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42例多动症患儿,均符合CCDM-2-R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6~14岁,病程6~23个月,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7~13岁,病程8~23个月,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技术。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等症状,所有患儿均符合DSM 一Ⅳ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在年龄、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每日口服利他林哌醋甲酯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056645)10 mg,5 mg/次,2次/d;观察组患儿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行为矫正训练。

1.3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后,采用家长问卷评分方式反馈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表现,依据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注意力集中、活动过度以及学习成绩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患儿学习成绩提高10分即认定为治疗有效。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度、学习成绩相较于治疗前(t=8.1564、t=7.6527、t=4.9028,P<0.05)均得以显著改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度、学习成绩(t=3.3428、t=2.6282、t=2.3164,P<0.0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2.2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3,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语言、智力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自尊心低下甚至品行障碍,严重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临床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单纯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行为矫正的治疗效果欠佳,综合药物治疗与心理矫正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

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研究中,总结了以下行为矫正策略:①行为矫正的实施离不开家长、老师以及周围人的配合,这就要求患儿的教师与家长能够对多动症有充分的认识,给予患儿足够的理解与宽容,不要过度批评指责孩子[3];医生指导家长行为矫正的方法,请家长、教师参与到行为矫正治疗中来,做到逐步强化治疗效果。②正确使用强化矫正技术对患儿良好行为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当儿童某个良好行为出现的时候,周围人予以当众表扬鼓励,使孩子在被表扬的满足感中强化良好行为;强化矫正时应注意实施矫正的及时性、一致性、有效性[4],只有进步行为后的即刻表扬强化、次次强化才能起到积极作用。③当儿童的不良行为出现时,采用消退法对儿童的多动行为予以漠视,及时终止那些无意间被强化的不良行为,已达到矫正的目的。④将强化法与消退法结合起来实施时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配合树立模范引导,即在孩子面前表扬其他孩子的良好行为,通过榜样示范引导孩子矫正不良行为。

[1] 苏林雁.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识别和矫正.校园心理,2011,09(4):219-220.

[2] 郑磊.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32-733.

[3] 徐霞.浅析多动儿童行为矫正的策略研究.科教导刊,2010(18):191-192.

[4] 赵新喜,于涛,古玮娜.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效果探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59.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本组研究中,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度、学习成绩相较于治疗前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各方面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873,P<0.05)。因此,行为矫正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症状,有利于患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多动症学习成绩
名落孙山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房子犯了多动症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
代币制在培智学校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特殊儿童行为矫正》课程开发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