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体育课改革策略

2013-10-19陈志煌任慧涛

体育科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集美航海学院

陈志煌,任慧涛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和轮机学院开设的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商船学院等公共体育课程作为辅助研究对象,对比了解国内其它航海类院校体育课程现状。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询六所航海类高校的体育课程资料、体育课程改革文献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采用访谈法,访谈了集美大学航海专业毕业生、在校生以及主管体育教学的一线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的在校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为91%;采用田野调查法,到靠港休息的货船、航海学院学生正在进行的体育课上了解其生活、学习锻炼的自然载体情况,并针对相关适切性问题进行观察、访谈。

2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自2002年8月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至今,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高校中的改革不断深化。其改革的良性结果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促进自不待言[1]。然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专业的高校学生,课程设置需要和毕业后的工作有良好契合,让学生学习的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能够保证“终身”运用。航海类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将要面临的是与世隔绝、风暴频来的船上生活。其风险性、艰苦性对航海类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2012年3月,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对航海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向着适用性、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培养方向发展。航海类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应秉承《意见》的要求进行优化改进,以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素质的全面养成,符合航海类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岗位特点。

通过对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的航海(商船)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调查可知,现行的航海类院校多开设有游泳课程,此外,还安排选修体育课程,多为每周两个学时。

由于饮食习惯及人种体质等因素,我国航海专业学生更加需要在四年大学生涯中进行体能训练。国内航海类院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课时太少,造成毕业生在高强度海上航运期间没有较好的运动方式。相反的,美国多数航海类院校采取四个学年全程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与以后的海上工作环境对接。例如美国商船学院将体能锻炼、拳击等作为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了海员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并且明确要求,只有在通过学院相关的体能测试,才能够毕业。[3]其体能测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国际海事组织(IMO)发起缔约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的总则A-I/9健康标准为测试要求;第二层次是以美国国会通过的,运输部海事局(MARAD)参照执行的《1980年海运教育培训法》,各个航运学院以条款标准作为“海运学院规则及最低标准”进行考核。

我国航海类院校的体育课程多为每周仅2个学时,且仅有两个学年进行,远远低于国外的体育课程设置。通过内地、港台以及国外航海类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对比可知,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典型性考虑不足,是部分内地院校的体育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的是陆上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而到了船上根本就不存在进行以上这类运动项目的场地条件。在闲暇时,体育课堂上学习的这些项目,根本没有办法应用。这从针对集美大学航海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见表1),对于现在的课程满意的学生人数仅占到了17.6%;有43.9%的学生认为一般;达38.5%的学生都认为应当有所改进。

表1 集美大学航海专业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

3 航海类专业公共体育课程改进策略

改进体育课程,使之更具有适用性的基本策略有增加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课时;遴选公共体育课程授课教师[4]鼓励学生创办、参与体育社团等手段。除此之外,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是以下策略:

3.1 优化课程结构,创建航海专业特征的体育课程集合

目前航海类的院校,大多数几乎都有开设游泳项目,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优秀的航海人才,要求院校依据“木桶理论”,对学生素质进行整体性把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也必须服从这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专业技能、身体强度和心理强度等都能够获得较大成长,符合海上、船上恶劣又特殊的工作环境。

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体育教育,明确‘健康第一’的要求,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结合航海类院校学生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提出以课程大类作为分类标准。其中,船员基础类体育课程作为必须精通的课程集合(见图1),要求学生在四年制学习期间连续接受教育。在船员生活中,(健身类)、棋牌类项目具有优势,不受船身摇摆的影响[5]。在普适教育的同时,允许学生依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社团、俱乐部作为学生课余进行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为学生之间相互运动交流提供平台。

图1 航海专业特征体育课程集合

3.2 引入军事体育教育

军事体育教育有着“训练苦、速度快、成效明显”的特点,能够培养出“体力——强壮的体魄;脑力——充沛的精神;心力——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的军事体能[6]。我国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的人才培养要求,如《意见》中明确规定:“航海院校应积极营造校园航海文化氛围,加强学生航海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采取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实行半军事管理等有效措施,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素质的全面养成”。在培养工作中,引入军事体育作为半军事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例如添加5公里越野跑、引体向上、伏地挺身等项目。这些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还可以加强其心理健康程度[7]。

4 结束语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航海事业人才梯队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航海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航海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不但要考虑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需要通过体育课程适用性改进,对航海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加大培养力度。研究认为,通过引入军事体育,增加体育课时;舍弃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等课程,选择健身、户外运动、游泳潜水、棋牌类等课程;鼓励学生创办、参与体育项目社团,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意见》中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对航海类人才的培养要求。

[1]刘旻航.无序中的有序: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32.

[2]张瑛伟,王东.航海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学刊,2009,16(4):60-61.

[3]US Merchant Marine Academy.Maritime Operations and Technology Program[EB/OL].(2010-09-01)[2012-07-06]. http://www.usmma.edu/academics/curriculum/marineoperationsnadtechnology.shtml.

[4]胥英明.困惑与反思:后现代体育及体育课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4-179.

[5]刘贺,张松.船员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68.

[6]孙学川.现代军事体能探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12(1):1-6.

[7]周君来,李爱春.军事体育锻炼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69-73.

猜你喜欢

集美航海学院
大航海争霸
航海博物馆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西行学院
失衡滞后的航海高级人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