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

2013-10-17黄卫民田亚非邵云侠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摄入量尿毒症

肖 伟 黄卫民 田亚非 邵云侠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

由于各种因素,接受传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1]。据报道,国外接受MHD患者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发生率为 18%~70%[2],而国内则高达60%~86%[3]。本院自开展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INHD)以来,经对其安全性、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长时间观察,效果令人满意。本研究分析INHD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讨INH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3月于我院进行MHD的尿毒症患者47例为实验组,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7.2±9.4)岁,透析龄(36.1±18.0)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20例,糖尿病肾病2例。患者自愿接受 INHD治疗(7.5 h/次,3次/周),并行 6个月观察随访。选择同期行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4 h/次,3次/周)的尿毒症患者49例归入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46.3±8.7)岁,透析龄(34.1±15.9)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22例,糖尿病肾病1例。入选条件:①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内科学》教材诊断标准诊断为尿毒症;②年龄≥18岁;③在我院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两组间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管通路及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透析相关参数

我院进行 INHD 于晚间 22∶00~23∶00 开始,次日晨 5∶30~6∶00结束,采用Fresenius 4008S透析机,聚砜膜血液透析器,1.5m2。血流量 200~220mL/min,透析液流量为 300mL/min。47例实验组患者中,44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3例为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对照组透析仪器及透析液同实验组,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L。49例对照组患者中,45例为字体动静脉内瘘,4例为长期留置导管。

1.3 观察指标

①人体测量指标:两组患者于治疗开始及6个月后分别测量透析后体质量和非瘘管侧的上臂周径(MAC)、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手握力(HGS);②血液生化指标:血浆白蛋白(ALB)、血钙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③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及6个月后作SGA评估,依据患者体质量、饮食情况、胃肠道症状、饮食相关功能障碍、肌肉和皮下脂肪消耗、水肿、腹水等7个部分来判断患者营养等级,每个部分按照从正常到严重分为1~5分,总分7~35分,分值越高,患者营养不良可能性越大;④膳食摄入量:经专业营养师指导,所有患者详细记录3 d饮食日记,选择1周中的3 d,包括非透析日、透析日和节假日,采用费森尤斯卡比专业膳食计算软件,计算营养摄入量并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中位值(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指标比较(±s)

注:与同项目治疗开始时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项目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体质量(kg) MAC(cm) TSF(cm) HGS(cm)治疗开始时 6个月 治疗开始时 6个月后 治疗开始时 6个月后 治疗开始时 6个月后实验组对照组P值47 49 63.7±8.6 65.3±9.3 0.31 68.6±13.2①67.3±11.6 0.25 27.0±4.3 26.5±5.4 0.16 30.3±5.6①②27.1±4.7 0.03 10.6±4.5 9.8±4.1 0.48 11.6±5.2①9.5±3.9 0.11 32.6±8.4 33.6±7.9 0.36 34.9±9.1①33.9±8.2 0.3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开始时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项目比较,②P<0.01

组别 例数 ALB(g/L) 血钙(mmol/L) 血磷(mmol/L) iTPH(ng/L)治疗开始时 6个月 治疗开始时 6个月 治疗开始时 6个月 治疗开始时 6个月实验组对照组P值47 49 41.4±4.6 40.6±4.2 0.650 44.6±6.7 42.0±4.8 0.230 2.45±0.23 2.50±0.33 0.470 2.52±0.20 2.47±0.31 0.280 1.83±0.48 1.97±4.10 0.430 1.26±0.35①②1.99±0.46 0.002 633.5±248.0 631.8±245.2 0.210 603.3±265.7 644.2±247.3 0.270

表3 两组患者膳食摄入量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按研究要求完成透析和饮食日记。实验组患者 INHD 6 个月后的 MAC 指标[(30.3±5.6)cm]大于治疗开始时[(27.0±4.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大于同期对照组[(27.1±4.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质量、TSF、HGS较INHD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和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实验组6个月时ALB、血钙均较治疗开始时有所增高,iPTH则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时血磷较治疗开始时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结果比较

实验组6个月末的SGA评分为(14.27±3.21)分,显著低于治疗开始时的(17.87±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的(16.75±3.5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膳食摄入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热量、蛋白质、脂肪、钙、磷和钾等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3。

3 讨论

20世纪60年代国外有学者[4]首次采用家庭INHD治疗尿毒症患者,至70年代,法国Tassin中心开展长时间血透模式,40年间已治疗逾800例患者,血压控制及10年生存率较好[5]。至21世纪,全世界已有多个透析中心开展了大型INHD研究。研究发现,8~10 h/次、3次/周的INHD可能为较合适的强化血透治疗方式,不仅可提供足够的透析剂量,改善透析效果,且可行性也较强,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6]。近年来,越来越多报道关注INHD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贡献[7]。

目前针对MHD患者营养评估的常见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实验室检查、SGA及膳食摄入量调查等。SGA是目前MHD患者评估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经改良后的SGA法通过对患者体质量变化、消化道症状、饮食相关的功能障碍、合并症、肌肉和脂肪的消耗、腹水及水肿等7个方面作综合评定[8],但因其半定量的缺点使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有限。而人体测量学指标应用体质量、上臂周径、皮下脂肪厚度来对患者肌肉、脂肪含量做出评估,更为客观,本研究更参考了TSF及HGS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定。在多种疾病中,HGS与营养状态关系密切,多项研究表明HGS不受炎性反应和容量状态的影响,可较好地反映肌肉蛋白质的储存情况[9],且Silva等[10]的研究称,HGS是患者生存率、住院率、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子。本研究中,INHD患者6个月末的HGS较治疗开始时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INHD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小及随访时间有限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MHD患者因多种并发症及缺乏专业饮食指导,存在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的情况。在本研究中,收集到患者的膳食统计数据差别大,且呈非正态分布。实验组患者6个月末的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磷的摄入量由1 079.4(677.9~1 533.0)mmol/L增至1 152.5(814.7~1 708.3)mmol/L,但血磷却有显著下降(P<0.01),可见INHD患者中磷的清除有所增多,而血磷水平的升高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1]。

另外,透析患者睡眠障碍非常多见,且与患者的死亡率相关,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为重要因素[12]。有文献报道,INHD可治疗透析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从而改善睡眠,提高生存率[13]。

综上所述,INHD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实验室指标,减少饮食限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陈万欣,胡晓燕,李海然,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法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3):3057-3060.

[2]Kopple JD.K/DOQI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J].Am J Kidney Dis,2001,37:66-70.

[3]施咏梅,朱萍,黄旭峰,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J].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2003,10(1):15-17.

[4]Shaldon S.Overnight unattended hae medialysis [J].Kidney Int,1957,63(5):99-109.

[5]Charra B,Chazot Jean G,Hurot JM,et al.Long 3×8 hr dialysis:a three decade summary[J].J Nephrol,2003,16(7):64-69.

[6]戎殳,许晶,戴兵,等.透析中心夜间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6(9):657-661.

[7]Schorr M,Manns BJ,Culleton B,et al.The effect of nocturnal and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 on markers of nutritional status: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trial[J].J Ren Nutr,2011,21(3):271-276.

[8]Sikkes ME,Kooistra MP,Weijs PJ.Improved nutrition after conversion to nocturnal home hemodialysis [J].J Ren Nutr,2009,19(6):494-499.

[9]Kalantar ZK,Kleiner M,Dunne E,et al.A 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for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9,14(7):1732-1738.

[10]Silva LF,Malos CM,Lsoes GB,et al.HandgIip strength as a simple indicator of possible malnutri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men and women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J Ren Nutr,201l,21(3):235-245.

[11]Norman K,Stobaus N,Gonzales MC,et al.Hand grip strength:outcome predictor and nutritional status [J].Clin Nutr,2011,30(2):135-142.

[12]Kestenbaum B,Sampon JN,Rudser KD,et al.Serum phosphate levels and mortality risk among people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Am Sec Nephrol,2005,16(2):520-528.

[13]何计南,肖海清,田政湘,等.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1):1425-1428.

[14]Handy PJ,Pierratos A.Improvement of sleep apne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ho undergo nocturnal hemodialysis[J].N Engl J Med,2001,344(2):102-107.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摄入量尿毒症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物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