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感悟提升
2013-10-16朱广利
朱广利
摘 要:文本的内涵都隐含在文本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理解、体会和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文本,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投入感情,进入角色,多读多悟,去挖掘文本的内涵,加深理解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感悟提升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人、事、物内蕴的一种认识,是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是由感而知、由感而觉、由感而悟的一种过程。陶渊明的“不因贫夺志,不因贫败意”的思想境界;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李白的“逍遥而超然出世”的心境,这些蕴含在文本之中的思想、情感、意境,只有我们沉浸在文本之中,理解、感悟后才能获得。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感觉,学生这种感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时间、多方面去进行培养。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悟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语文课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才能去除课堂上那种华而不实的热闹,让语文课返璞归真;我们只有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读,才能去除他们的浮躁心理,让他们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人文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然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其中有作者本人的情感抒发,有作者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它是一种传达方式,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提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一种交流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它隐含在文本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进入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图,在读中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而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总是显得很浮躁,总是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东西。因此,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和作者会面”,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对我们老师来说,要想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效果,也是一种奢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紧扣文本,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哲学家康德曾说过:“兴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兴趣滋养着促进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条件。”学生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够沉浸在文本之中,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且要读出个性、读出韵味、读出文章的精彩来。况且,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这些文章极具启发性,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只要我们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只要我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学生就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阅读。只要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去“涵泳”、去“咀嚼”,他们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自己原来不理解的东西通过阅读理解了,那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浓了。兴趣有了,愿意读了,文本的内涵就会在阅读过程中被他们慢慢领悟了,而他们的感悟能力也会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提升。所以,我们要真正地利用文本,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悟。这是其一。
其二,要引导学生加强拓展阅读,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建议学生阅读的名著。这些名著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读这些名著,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学到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而优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这些作品,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现在的学生没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读这些长篇巨著。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我们要给学生讲读名著的好处,讲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讲名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我们读《童年》,会被阿廖沙那苦难的一生和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样一种精神所感动。而这些情节又是“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来描述,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这样的描写,这样的故事情节,不仅能激起我们阅读的兴趣,还会让我们在冷酷无情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辉,也会让我们从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感悟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人生真谛。如我们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洁优美的语言、极富表现力的景物、语言、环境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保尔身上凝聚着的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更会深深地感染我们。这样一引导,我想学生自然会走进这些名著,在这些名著中徜徉。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借助生动画面,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要高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教材情况,适当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在见其形、闻其声的情形下去悟其意。这样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而如果我们不能采用恰当的方法去组织教学,即使是名篇,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前几年我教授学生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和季羡林老先生的《幽静悲剧》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思想都是反思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给人、自然和社会带来的灾难。文章意境优美,含蓄隽永,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然而,虽然这些课文是经典名篇,但是它的思想、它的内容脱离了现在的学生生活的空间,隔时隔代,学生不了解文革那段历史,理解起来就十分困难。再加之我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组织教学,学生更没有兴趣去学习,更不用说去感悟文本内涵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紧紧扣住文本,深挖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在授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我把这两课放在一起,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首先,我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有关文革那段历史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并把这些内容讲给学生听,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那段历史有个初步了解,有个初步印象。
其次,我在电脑上搜集了十几张紫藤萝花未开和盛开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看,并配上音乐朗读:“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光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附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慨。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除了看到一朵朵紫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鲜艳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再加之那极富磁性的声音,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也因此有了较大收获:他们从没见过紫藤萝到看到紫藤萝盛开的鲜艳的画面,再到喜欢紫藤萝,情随景生,从而理解了季老先生在文革中为什么心痛被毁掉的紫藤萝树以及对当时动乱不安的形势担忧的心情。
总之,这节课,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文章的主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课堂效果十分理想。
三、在阅读时巧妙设疑,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心理学认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把文本吃透,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去巧妙设疑。所设疑问,不要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而要让学生感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也就是说,让学生根据文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就能一步步解决老师所提的问题。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而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感悟能力也会一步步提高。如我在教授《背影》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本文的语言十分朴实,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这些话都蕴含了怎样的含义?
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什么?一是因为这样的问题扣住了文本,学生只要认真阅读,都可以解决。二是这样的问题抓住了学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他们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2.请学生认真观察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说说画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到这幅画,你会不会想到你的爸爸?生活中,你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的问题,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与文本情感产生了共鸣。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中慢慢得到提升。
四、知识情感延伸,促进学生感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知识情感的延伸,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悟作品的内涵。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树木”,更要让学生看到“森林”。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知识、情感进行延伸,那么学生的感悟会更加深度。如我在教授《春酒》一文时,通过学习,学生已能悟到文本的思想内涵,已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但我并未就此结束,而是在这时出示了作者琦君的生平经历,引导学生重点读这几句:“琦君,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后赴美国。”学生读完后,我重点点出这几句话中出现的三个地名:浙江、台湾、美国,让学生再次谈感受,让学生再去感悟这“春酒”为什么是带苦味的。至此,学生会感悟到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样发自内心的呼喊。此时,我还适时地补充说明了琦君散文的特色,并出示了琦君《下雨天真好》的小片段,再让学生去领悟作者苦苦的思乡情、深深的念母心。至此,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欲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学生的感悟能力也在这一次次的激发中得以提升。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学生真正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与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意境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成功中增强自信,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07.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9.
[3]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02.
[4]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卢楼初中)